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歷史
Fill 1
評論
杜特蒂和小馬可仕為何接連當上菲國總統?從《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看人民的選擇
除了毒品戰爭,杜特蒂6年執政為菲律賓留下的第二大政治遺產,恐怕是顛覆對威權統治的當代思考與歷史記憶──杜特蒂運用其高民意的支持來凸顯馬可仕獨裁時期的正面意義,也間接促成馬可仕後代重返大位。
2022.5.11
杜特蒂(Rodrigo Duterte)
轉型正義
選舉
毒品
菲律賓
假訊息
書摘
歷史
警政
Fill 1
評論
黃哲翰/德國「俄夢」醒了沒(下):誰為「普丁同情者」負責?
當普丁扯下「親歐民主派」面具後,德國社民黨堅持多年的「東進政策」內涵愈加顯得過時與空洞,甚至淪為替經濟利益洗白鍍金的萬用藉口,正中梅克爾口中「惡棍」的下懷。
2022.5.11
歐洲
能源
德國
經濟
俄羅斯
烏克蘭
歷史
蘇聯
Fill 1
文化.藝術
讓影像成為生命的鹽──穿越英雄化敘事的廖克發《野番茄》
跳脫長久以來談論、再現二二八事件的框架,《野番茄》從「雄中自衛隊」跳脫、延伸到影像敘事的邊界,在鬆散而詩意的結構中,映照出關於這個城市、這座島嶼,駁雜、不確定、無處安放的歷史經驗。
2022.5.2
導演
紀錄片
高雄
228
人物專訪
tidf
馬來西亞
歷史
共產黨
Fill 1
評論
梁家瑜/當法國極右派拿下了史上最高票:馬克宏連任成功後的國家隱憂
馬克宏與雷朋的對決不僅是傳統左右派之爭,更已拉高到尋找法國國家定位層次,而極右派持續升高的支持度仍將發揮重要影響力。俄烏戰爭後的國際局勢中,未來法國的動向是否更加難以預測?
2022.4.24
選舉
時事
歐洲
法國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歷史
歐盟
Fill 1
評論
掀浪者牟敦芾與他的未竟之業
自2018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後,「叛逆導演」牟敦芾的《不敢跟你講》(1969)和《跑道終點》(1971)便開始在世界巡迴放映並獲得熱烈迴響,討論著這兩部電影如何擁有改寫台灣電影史的可能性⋯⋯
2022.4.22
導演
香港
中國
產業
電影
歷史
言論自由
LGBTQ+
電影不欣賞
Fill 1
評論
林蔚昀/我在波蘭,尋找「台灣」──從地名研究啟程
從2009年開始,我一直在尋找波蘭的「台灣」──真的被稱為「台灣」(Tajwan)或「福爾摩沙」(Formoza)的地方,找到了45個。為什麼會有這些地名?台灣人可以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2022.4.20
北韓
認同
國民黨
文化
社會觀察
國際關係
歷史
波蘭
軍事
共產黨
蔣介石
冷戰
蘇聯
Fill 1
國際.兩岸
不被允許的「紀念」:普丁《外國代理人法》如何蠶食鯨吞俄國公民社會
侵烏戰爭4天後,俄羅斯人權團體Memorial被最高法院依《外國代理人法》宣告強制解散。這個致力於記錄史達林時代大規模政治迫害的組織,一直被國際公認是俄國的良心。我們專訪其成員,聽聽他們見證了什麼?
2022.4.17
人權
時事
司法
俄羅斯
歷史
言論自由
媒體
NGO
蘇聯
Fill 1
5本繪本,進入既熟悉又陌生的俄羅斯、烏克蘭民間故事
提到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民間故事,你或許會搖搖頭說你沒聽過。但除了《瑪莎與熊》,《拔蘿蔔》竟然也源於俄羅斯!蘇懿禎推薦5本繪本,讓大家更了解這兩個國家。
2022.4.15
出版
藝術
文學
兒少
俄羅斯
烏克蘭
民俗
歷史
兒童新聞
蘇聯
繪本
Fill 1
援助烏克蘭,在台灣的我們可以怎麼做?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波蘭政府開放了國界,讓所有在烏克蘭戰火下的難民,進入波蘭。波蘭全民動員,團結又有效率地對烏克蘭鄰居伸出援手,令人驚訝、感動、佩服。遠在台灣的我們,如果想要支持烏克蘭,應該怎麼做呢?
2022.4.15
難民
歐洲
外交
社群媒體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歷史
NGO
波蘭
兒童新聞
戰爭
Fill 1
台灣孩子大提問:關於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大家最想知道的是⋯⋯
《報導者》與11所國中、小學合作,收到220名、2到9年級學生的提問,整理出20個台灣孩子對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最想知道的事。我們請專家解釋,也有來自記者國際採訪的第一手資訊,為大家整理出答案。
2022.4.13
中國
難民
教育
美國
兩岸
動物保護
德國
兒少
防災
金融
經濟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歷史
歐盟
波蘭
軍事
聯合國
兒童新聞
戰爭
蘇聯
北約
1
2
3
4
5
6
…
33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