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歷史
Fill 1
評論
【投書】鑄牢中華魂?對西藏百年壓迫的升級:習近平加強火力的「中華民族化」熔爐
在習近平高科技極權主義籠罩下,西藏也變成歐威爾式的高壓環境。習以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藏傳佛教中國化和推廣通用語言文字為名,動用國家機關在學校、寺院、村落推廣對「中華民族」的認同,要求擁護中共⋯⋯
2023.12.3
中國
政治政策
達賴喇嘛
宗教
Tibet
認同
文化
歷史
共產黨
Fill 1
評論
《蛋的多重宇宙》:從一顆蛋、一隻雞,到弱勢者的選擇自由
30出頭就生養6個孩子的阿米娜,因為養雞與賣雞,而有能力在身體裡裝置避孕器。《蛋的多重宇宙》回顧從古至今世界各地和阿米娜一樣的弱勢者,如何靠著雞與蛋獲取自由的資本。
2023.11.29
產業
美國
性別平權
農業
食物
文化
書摘
歷史
種族歧視
Fill 1
Podcast
以巴短暫停火,然後呢?從加薩回來的台灣醫師、為受難家庭說故事的以色列作家:戰火之下,他們想說的話
這集,除了洪上凱醫生談第一線的所思所想,《報導者》主編子午也分享採訪以色列作家艾加・凱磊的看見與感觸。除了透過不同視野對以巴衝突有多一層理解,在台灣的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2023.11.22
醫療
難民
以巴衝突
宗教
中東
歷史
NGO
軍事
聯合國
戰爭
Fill 1
文化生活
神鬼、王權、人間──魔幻寫實的張吉安《五月雪》,以戲曲寓言遙祭大馬禁忌傷口
以《南巫》驚豔影壇的導演張吉安,新作《五月雪》一舉入圍金馬9項大獎。他田調多年,將仍是馬來西亞禁忌的五一三事件,用隱喻巧妙地重新顯影,也召喚事件的倖存者開始說話。片中不見白雪或血海,但情感已靜靜落在觀者心中。
2023.11.20
導演
選舉
戲劇
金馬獎
人物專訪
馬來西亞
宗教
認同
歷史
種族歧視
Fill 1
文化生活
息影20年復出再演母親,陸小芬:「你看不到以前任何一個角色氣質在我身上」
曾以狂野形象詮釋女性復仇戲,也曾在《看海的日子》和《桂花巷》經典演繹擔起生計的悲情女性,息影20年後再次擔綱母親角色的陸小芬,為何決定復出?又如何在《本日公休》裡帶出脫胎換骨的演出?
2023.11.16
性別平權
電影
金馬獎
人物專訪
家庭
歷史
婚姻
Fill 1
國際兩岸
未癒的歷史傷痕下,他們的和平想望難以同步──在台以巴人如何看待加薩戰火?
「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完全摧毀哈瑪斯」、「問題的根源,終究來自以色列的占領」⋯⋯以巴衝突至今月餘,《報導者》訪問居住台灣的以色列人和加薩人,各自道出對衝突的理解,與族群衝突帶給他們的傷痕。
2023.11.12
時事
以巴衝突
宗教
中東
歷史
軍事
戰爭
Fill 1
評論
重返紹興和華光社區,《相信樹的人》:唯有樹能指向家曾在何處
房子被拆後,「樹是我唯一可以辨識這裡的標記。」經歷北市府不當迫遷、曾參與華光護樹行動的張小姐,說起社區裡那株梅樹,語氣深情而哀傷。《相信樹的人》記下這些人與樹互賴共生的故事。
2023.11.5
環境
都更
社運
政治政策
居住正義
拆遷
文化
書摘
歷史
台北
土地徵收
Fill 1
文化生活
她們的拍片記事──走過90年代狂飆台灣,用電影創作回應性別與時代的導演們
正值台灣國際女性影展30週年,我們專訪4位跟著90年代婦女運動成長、勇於在時代中突破自我、帶動影像敘事體驗的導演賀照緹、陳芯宜、宋欣穎、陳潔瑤,看她們如何用影像回應自己的內心和所處的時代?
2023.11.5
導演
紀錄片
原住民
產業
性別平權
電影
性暴力
家庭
歷史
親密關係
婚姻
Fill 1
評論
沖繩戰役中最不忍直視的一頁:萬名「戰歿」的孩子們
沖繩為紀念戰後50週年建立「和平之礎」,銘刻所有沖繩戰中死亡的人名,不因國籍、人種有別,也不區分敵我,旨在向世界傳達戰爭的悲慘和無意義。然而,究竟有多少孩子被捲入沖繩戰,在戰場上活下來或喪命?
2023.10.26
人權
日本
美國
兒少
歷史
戰爭
沖繩
Fill 1
國際兩岸
10個Q&A解讀沖繩:為什麼反美軍基地?沖繩民眾怎麼看台海局勢?
《報導者》在沖繩採訪後,特別整理了知識補充:沖台的親密互動有多緊密?二戰記憶為何至今仍影響沖繩人的政治觀點?美軍基地何以讓沖繩人滿腹委屈?台海如果真的戰爭,日本自衛隊會怎麼辦?
2023.10.16
環境
中國
日本
經濟
懶人包
歷史
軍事
水汙染
沖繩
台灣有事
資訊戰
1
2
3
4
5
6
…
45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