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韓國
Fill 1
評論
陳子軒/盛夏日本運動啟示錄:「日本能、為什麼我們不能」打中你嗎?
日本大球的成功,與慶應高中的奪冠,也許只是時間點上的巧合,但深化運動如果沒有長期的願景與目標,絕非一蹴可幾,更不是可直接複製貼上──以台灣的運動組織結構與文化,全然的複製貼上只會格式不符而已⋯⋯
2023.9.8
體育
日本
韓國
認同
文化
社會觀察
共產黨
Long Game
Fill 1
人權司法
尋親為什麼這麼難?從扭轉社會偏見到建立DNA資料庫的漫漫長路
站在鏡頭自我介紹「我是誰、我來自哪裡、幾歲被收養?」訴諸媒體是尋親者的最後希望,卻也備受偏見和猜疑壓力。在台灣尋親為何如此之難?同樣經歷過嬰兒大量被私賣和出養的韓國,又怎麼處理這個歷史傷痛?
2023.8.13
人權
司法
韓國
兒少
社工
家庭
社會觀察
收養
人口販運
Fill 1
國際兩岸
當韓國老師投保被告責任險:教室裡的怪獸,首爾明星小學班導之死
5年來,韓國已至少100名老師結束生命,壓力的最大來源,來自對學生暴力的無可奈何、家長濫訴老師「虐待學生」的惡意檢舉。但答案是「學生人權的提升是否侵犯了老師人權」的辯論嗎?制度哪裡可增援?
2023.8.2
人權
教育
韓國
自殺
Fill 1
評論
楊虔豪/海外民間力量有無改變北韓的可能──讀《狙擊金氏王朝》
雖然金正恩一度塑造出正面形象,如今拜登、尹錫悅對北韓都採取強硬姿態,加上新冠疫情重創經濟,種種困境下北韓有無被改變的可能?在海外,有群人不惜賭上一生也要達成「不可能的任務」,解救更多脫北者奔向自由⋯⋯
2023.8.1
美國
韓國
書評
朝鮮
國際關係
Fill 1
評論
許仁碩/曾是東亞政治犯救援中心,日本為何對中國國安「長臂迫害」麻木?
日企主管因間諜罪被捕、留日港生因在日言論遭國安法控罪,甚至日媒多次報導中國正廣設祕密警察局⋯⋯面對中國的長臂管轄黑手,曾積極營救台韓政治犯的日本社會為何如今冷淡以對?
2023.7.6
香港
中國
人權
難民
日本
社運
外交
政治政策
韓國
國民黨
反送中
國際關係
歷史
言論自由
美麗島事件
NGO
港版國安法
共產黨
Fill 1
國際兩岸
韓國「#MeToo後真相」的社會撕裂與修復之路──首爾市長之死3年後
前首爾市長朴元淳性騷擾與自殺案,是韓國#MeToo運動衝突性最強、社會爭議也最大的關鍵事件,性騷擾舉報者「金絲草」反遭龐大輿論獵巫,加劇性別對立陰謀論,更把韓國推入難以短期內修復的「#MeToo後真相時代」。
2023.6.12
紀錄片
人權
韓國
性別平權
性暴力
社會觀察
霸凌
Hello World
MeToo
Fill 1
評論
「要不要曝光」的恐懼:那些人、那些事,為何讓被害者無法說出口?
無論是職場霸凌、性騷擾甚或性侵等事件中,為什麼社會大眾常以嚴苛的方式看待被害者「不夠聰明」?又何以被害者常常無法即時逃脫、事後更常出現「延遲揭露」現象?《你真的可以選擇不原諒》作者以心理學及協助被害者經驗一一分析。
2023.6.7
司法
韓國
兒童虐待
性暴力
書摘
心理
家暴
Fill 1
經濟產業
台灣GDP如何超越韓國?民眾對亮眼的經濟果實「有感」嗎?
2022年的台灣人均GDP,是20年來首次逆轉、超越韓國。如此的亮眼表現,卻和不少台灣人的「體感」存在落差;平均薪資的增長幅度,也難以跟上GDP的成長,為什麼?台灣的「疫情紅利」與經濟成長模式,還藏著哪些隱憂?
2023.6.6
產業
韓國
科技
經濟
薪資
Data Reporter
服務業
Fill 1
人權司法
防疫與投票絕非兩難──韓國可以、台灣呢?台權會訴求決戰憲法法庭
2022年11月26日台灣九合一地方大選,指揮中心和中選會禁止確診者出門投票,影響65,000人的公民投票權,引發極大爭議,人權團體將挑戰走憲法法庭。韓國同樣在COVID-19疫情下歷經兩次大選,怎麼做到讓確診和居隔者投票?
2023.3.21
人權
選舉
司法
政治政策
憲法
韓國
防災
公投
COVID-19
2024總統大選
Fill 1
影像
王崴漢/追星記事:他們在K-pop愛豆中,追尋的青春和自己
「一直支持我喜歡他的動力就是歸屬感。」K-pop席捲全球的流行文化浪潮中,投注大量時間甚至金錢「入坑」追星的年輕男女,經歷著怎樣的青春?公車廣告、周邊商品和付費的聊天互動,在已成龐大產業的娛樂文化消費之下,追隨愛豆,或許也意味著追尋自己……
2022.11.12
韓國
音樂
圖文故事
文化
社會觀察
攝影
1
2
3
4
5
6
7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