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文化
Fill 1
評論
王子榮/《阿凡達:水之道》,那些走過權利蠻荒的原住民
潘朵拉星球納美人和外來地球人的拉鋸與對抗,是《阿凡達》電影系列根本討論的議題。而在台灣,原住民文化與現代法制間的衝撞,從王光祿案到大法官宣告《原住民身分法》違憲,每每引起法律條文適用上的反覆思量。
2023.1.13
原住民
憲法
電影
認同
文化
法律人追劇
Fill 1
文化.藝術
你的鄉愁,不是我的歌──運動、劇場、去中心化,80年代遺落的文化提問
解嚴前後的80年代是社運的新時代,也是生猛的藝術能量,在意識形態與認同的混沌間迸發的時代。走過狂飆的80年代,年過70仍堅持在邊緣做小劇場、始終以質問姿態追尋自由的王墨林,如何看待「體制外」成為主流的今天?
2023.1.8
戲劇
社運
兩岸
藝術
解嚴
認同
文化
歷史
Fill 1
文化.藝術
高架化開發下縮水的國定古蹟:彰化扇庫搶救2.0,鐵道文資保存再一戰
「活的博物館比不會動的標本更吸引人!」彰化百年扇形車庫今年升格為國定古蹟,被視為扇庫「靈魂」、保留鐵道發展史的三項重要設施,卻因高架化建設而被排除在外⋯⋯開發與文資保存只能二選一嗎?
2022.12.25
白色恐怖
彰化
政治政策
文化資產
台鐵
文化
歷史
台北
Fill 1
文化.藝術
鄉土、母土、本土──漢聲與七○年代的文化翻土
文學界有轟轟烈烈的鄉土文學論戰,「台灣藝術」也在70年代的連串外交挫敗中展開辯證過程。在當時藝術下鄉的風潮中,意外捲動了一場文化翻土,使台灣化的「鄉土」覆蓋復興中華文化的「母土」。而在此時代變革中,《漢聲》雜誌扮演了在旱地上提鍬翻土、種出豔色花蕊的重要角色。
2022.12.15
出版
外交
美國
兩岸
人物專訪
藝術
認同
文化
民俗
歷史
冷戰
Fill 1
文化.藝術
退後原來是向前──45年後,由歷史浪尖回歸的雲門《薪傳》
明年2023年,雲門將由新一代舞者重新詮釋《薪傳》。1978年在嘉義首演《薪傳》的那天,恰好是美國單方面宣布跟台灣斷交時。45年前後,不同世代、卻有類似的時代氛圍,林懷民和年輕舞者們,怎麼想?
2022.12.15
美國
兩岸
認同
文化
歷史
冷戰
舞蹈
Fill 1
評論
張亦絢/有人掉下去了:談《不一樣的月光:尋找沙韻》
《不一樣的月光》是今年甫獲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的陳潔瑤在11年前的作品。在活潑的調性外,張亦絢看見陳潔瑤解構「古莎韻事件」的巧思,也照映出當時本該青春的莎韻、與失去的部分⋯⋯
2022.12.9
原住民
日本
電影
文化
歷史
電影不欣賞
Fill 1
生活.醫藥
台灣足球生態翻轉中──從社區俱樂部扎根,讓運動不只是勝負
近年在社區蓬勃發展的足球俱樂部,透過教練、學生與家長們積極參與,甚至自建場地等努力下,正拋開運動無用論或只是升學手段的桎梏,形塑台灣新世代的運動文化。
2022.11.29
體育
教育
兩岸
英國
兒少
足球
文化
歷史
Fill 1
環境.教育
民族教育落入銜接斷層?原民實驗中學的逆境尋路
全國目前有37所部落學校轉型實驗學校,但其中只有6所中學,民族教育面臨銜接難題,身處其中的教師也背負沉重的課程負擔。原民實驗教育的未來何去何從?
2022.11.27
原住民
教育
實驗教育
文化
讀者投稿
教育政策
Fill 1
評論
劉昌德/梅西終局之戰?足球頑童與南美洲的去殖民追求
球王梅西的世界杯最後一舞,牽動全球球迷的心。回顧馬拉度納和梅西這兩位阿根廷巨星,在截然不同的發跡背景下,一位成為反抗殖民壓迫的象徵,一位卻是全球化打造的名人商品,更彰顯出南美人對足球產業的愛恨與矛盾。
2022.11.21
體育
產業
足球
世界盃
文化
社會觀察
歷史
拉丁美洲
Fill 1
評論
石明謹/卡達世界盃真正的意義:一場伊斯蘭的世界盃
身為沙漠小國與足球菜鳥,卡達卻不惜大興土木執意舉辦伊斯蘭世界的首場世界盃,背後有著FIFA與卡達的各自盤算,試圖爭取龐大穆斯林市場與話語權。
2022.11.19
體育
宗教
足球
世界盃
中東
文化
卡達
1
2
3
4
5
6
…
19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