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屏東
Fill 1
評論
東港迎王祭典裡的外籍漁工:播噹嘟音樂、賣力打鼓、搖晃發財車
《移工怎麼都在直播》一書集結江婉琦多年田野調查與書寫,將全台各地移工們的真實情感與故事拉近至讀者眼前。本文記錄她在3年一次的東港迎王中,遇見在地有名聲的迎王遶境「外勞鼓隊」⋯⋯
2022.11.30
屏東
移工
音樂
宗教
朝鮮
漁業
食物
印尼
書摘
民俗
語言
Fill 1
環境永續
當海龜返鄉產卵,卻撞到獨木舟──搭上小琉球觀光失速列車的青年心聲
國慶3天假日,總計有2萬人登島小琉球,遊客擠滿沙灘,民宿和機車都很難訂到。生態環境維護不易,而觀光爆發成長又看不到盡頭,「賺到錢卻失去生活,值得嗎?」部分島民陷入兩難沉思。
2022.10.11
環境
屏東
體育
產業
政府國會
觀光
海洋
NGO
小琉球
Fill 1
環境永續
遊客年破百萬、今夏首度限水,小琉球遊客「總量管制」可能嗎?
小琉球已是全台遊客密度最高的離島,今夏更因觀光客太多,破天荒短期分區限水。小琉球是否要全面性總量管制、徵收登島費?各主管機關和民間都態度猶疑,背後說不出的難處是什麼?
2022.10.11
環境
屏東
政府國會
觀光
海洋
小琉球
Fill 1
影像
許𦱀倩/屏鵝公路──失焦向夢的南方
沿著屏鵝公路,一路向南。車流呼嘯,兩旁偶有矗立的建築與樂園,看來不合時宜,卻也勾起童年對墾丁的印象。透過時間與空間的移動,試圖明白自己在哪裡。
2022.7.16
屏東
在地傳真
攝影
Fill 1
評論
陳以箴/與自身的命運和解,從命運裡自由──讀《牡丹社事件 靈魂的去向》
人類之間的寬恕可以是什麼樣子?人類可以如何面對錯誤?又能如何接納愧歉?今年的11月8日,就是54位琉球人在恆春半島喪命的150週年。一個世紀以前諸帝國和底層人民間的碰撞,留給琉球和台灣的我們直至今日仍無以迴避的課題:與自身的命運和解,從命運裡自由。
2021.9.28
轉型正義
屏東
原住民
日本
書評
歷史
Fill 1
醫療健康
小社會裡的替罪羊──幾無容身處的農村感染者,艱難復歸路
「朋友、鄰居全都不見了⋯⋯不是要一起對付病毒嗎?怎麼變成大家恨來恨去?」農村裡感染者的處遇映照出,防疫與人權、群體與個體利益衝突間,需要更細膩的思考。
2021.8.29
彰化
屏東
人權
防災
社會觀察
心理
COVID-19
公衛
Fill 1
醫療健康
染疫恐懼的蝴蝶效應:水果爛了、獨角仙來了,彰化葡萄陷入產銷風暴
當南台灣首起群聚在彰化爆發,「葡萄有病毒?」的荒謬說法在恐懼裡蔓延,掀翻了農業大城。慘痛的代價替台灣農業疫情應變上了一課,月餘後又出現枋山芒果需即刻救援⋯⋯
2021.8.29
彰化
屏東
產業
農業
防災
COVID-19
Fill 1
醫療健康
沒有醫院的小鄉鎮,守下傳播力最強的變種病毒──枋山Delta病毒抗疫記
今年6月,Delta變異病毒株首度進入台灣社區,在屏東縣枋山鄉爆發群聚,所幸未如國外發展成大流行。枋山如何阻斷傳播鏈?從疫調、篩檢、打疫苗,地方基層扮演哪些關鍵地位、對台灣社區防疫提供示範?
2021.8.10
醫療
屏東
防災
社會觀察
COVID-19
公衛
疫苗
Fill 1
影像
蘇淮/油來油去:小琉球的三日油汙紀實
6月22日,高雄外海、中油大林煉油廠的輸油管斷裂,導致從高雄到恆春半島和小琉球海域,都受到漏油的汙染。油汙覆海、海龜匿蹤、拉起攔油索,攝影者在小琉球記錄下3天內的海洋變化。
2021.6.28
環境
高雄
屏東
時事
動物保護
在地傳真
海洋
攝影
水汙染
小琉球
Fill 1
影像
在「教」與「學」中成長──教學者的實踐之路
一群年輕教師前往國境之南實習,在備課、上課、檢討中學著當一名教學者,過程不能只是教,要先蹲低,學習合作與領導自己。這也是《報導者》在TFT培育現場學到的事。
2020.12.8
屏東
教育
在地傳真
兒少
攝影
1
2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