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鴿賽季節,小琉球、馬公等離島,不時有精疲力竭的賽鴿降落。對這些被載往外海放飛的賽鴿而言,這些返家途中必經的島嶼,是牠們喘口氣歇腳的浮木,然而對當地部分民眾來說,這批「天上落下的禮物」若能被鴿友贖回,就是一筆不差的外快,要是截獲一羽被鴿友重金下注、樂意付出高昂對價的賽鴿「大組頭」,更是筆意外之財。
鴿友對於這些離島上的捕鴿人,既忌憚害怕,又相互需索。如此手持鳥網,用百般招式追捕賽鴿的身影,成為當地隨著鴿賽節奏流轉的離島特殊眾生相。
30多年前,為杜絕作弊與擄鴿勒贖,台灣的賽鴿競翔場域從陸地全面轉往海洋,開展出獨特且嚴苛的「幼鴿海翔多關制」。選手鴿被載往基隆港、高雄港的外海放飛,距離從180公里開始逐關增長,最遠達320公里。對從高雄外海飛返的賽鴿來說,小琉球是歸途中見到的第一座陸地,隨著海翔制的開展與成熟,這座小島逐漸在鴿賽中找到自己的獨特角色。
其一,是賽鴿訓練衍生的商機。賽季開始前,不少鴿友或賽鴿教練會特地帶選手鴿到小琉球訓練,訓練選手鴿飛越海洋的膽量與方向感,也帶動在地交通運輸業者的生意。
其二,是地利之便衍生的擄鴿「生意」。若比賽當天逆風、天氣差,或選手鴿生病、體力不濟,便會降落小琉球休息。鴿賽當天的港口,總聚集各顯神通,捕捉天落橫財的民眾。
隔天早上7點,9,000多隻賽鴿自外海210公里處放飛,提著鴿籠的民眾現身漁港,滑著手機的氣象App,等待鴿子現蹤。
「來了!」上午10點多,打頭陣的賽鴿劃過藍天,港口瞬間熱鬧起來,一名長者放出他養在港邊的鴿子升空盤旋,試圖利用鴿子群飛特性帶下賽鴿。有人擺開誘捕籠,備妥飼料、飲水,吸引疲憊賽鴿入彀。
當地居民坦言,這現象是伴隨海翔賽制開始。有時3、4人合夥,半天就能捕獲70、80隻。比賽前的訓練,鴿主願花幾百、上千元贖鴿,不無小補。進入正式賽,有中盤商收購,價碼可破萬,「也造就漁民的外快,有時捕不到魚,賽鴿上船休息,就抓啦。」
居民表示:「到第五關(比賽最後一關),剩下的鴿子都是菁英,有些還是贖金特別高的大組頭,好多人跑來小琉球買,在碼頭喊到一隻6萬元,還有買家為了搶鴿子打架跌進海裡。」
延伸閱讀:〈人間「鴿」劇:空戰、策略戰、心理戰,與那些被賽鴿養活的人〉
有意思的是,鴿友不認為這是作弊。「沒有他們(歹徒),鴿子也回不來。是人家好運被跑到,下次搞不好輪到我啊!」鴿友青松(化名)說。
鴿子都到家了,分紅能否賴帳?「不會,也不敢。否則下一季比賽,歹徒在鴿舍旁放沖天炮,你就眼睜睜看鴿子在天空盤旋不敢下來,你的錢、你股東的錢,通通泡湯。」
這天的捕鴿行動約在中午時分落幕,當記者從白沙尾渡船碼頭折返回歸平靜的海子口漁港,只見地上躺著一羽沒了氣息的賽鴿,捧起時鴿首垂落,疑似遭人折斷脖頸。
細看該鴿腳環為2023年,是前一年報名參賽的選手鴿,居民推測,該鴿可能是2023年參賽時在小琉球滯留,這次不慎落入擄鴿人之手。由於每羽賽鴿一生只能參賽一次,這類早已迷途多時的賽鴿,除了極難找到原本的飼主,且即便贖回也無法再次參賽,鴿友一般不會贖回。眼見徒勞無功,擄鴿人可能就會將賽鴿洩憤殺害。
這羽「沒有價值」的賽鴿,遂成為賽鴿生死戰中的其中一名犧牲者。
2025/1/13
《台灣「鴿」劇浮世繪》專題系列報導刊出後,讀者陳女士主動聯繫《報導者》,表示2024年10月在小琉球目睹疑似擄鴿現場,她試圖解救受困鴿子,竟反遭一名男子毆打,她前往分駐所報案欲提告傷害罪,但警方未提供受理案件證明單,事發迄今3個月,全案仍無下文,疑似遭到吃案。琉球分駐所回應,全案已依傷害罪移送屏東地檢署偵辦。
陳女士指出,她2024年9月移居、入籍小琉球,居住在白沙尾漁港附近。10月6日,她外出散步時路過漁港旁的琉球區漁會,發現一隻鴿子腳上綁著細線,線的尾端捆縛在漁會建築的柱子上,鴿子無法飛行,僅能在地上小範圍行走啄食。她不知那是捕鴿人設下的誘捕賽鴿陷阱,上前欲為鴿子鬆綁,一名中年男性突然現身,聲稱自己是鴿子飼主,要陳女別多管閒事。
隔天上午,陳女途經白沙尾漁港,在琉球區漁會附近再次巧遇該名中年男子。她表示,男子疑似認為她又要惹事,竟不由分說毆打她胸口、肩頸部,還嗆她「不然妳去報案啊」,直到另外兩名男性前來勸架才收手。她憤而前往琉球分駐所報案、做筆錄,下午返回港邊,毆打她的中年人還在,她向對方表示已經報警,「你還敢不敢打我?」對方竟一拳毆向她下巴。
陳女士指出,由於胸口持續疼痛不適,她10月14日前往輔英科技大學附設醫院急診求醫,驗傷發現左邊第4、5、6根肋骨骨折,左鎖骨骨折,全身多處瘀青。但事發至今,不僅報案無下文,警方也未開立受理案件證明單,僅對她表示「案件已有紀錄」,當她要求查詢筆錄,警方卻表示紀錄不能給別人看,「但我明明是當事人」。
陳女士表示,經當地居民告知,她才明白誘捕賽鴿現象在小琉球行之有年,「是我白目,我不知道民情,不知道在地勢力的影響力這麼大,難怪當時打我的人要我滾回台灣(本島)去。」陳女士說,這數個月來,她將毆打她的當事人姓名、車牌號碼都告訴警方,案件卻一點進度也無。期間竟還有居民要她向加害人道歉,息事寧人別再追究。她生性愛護動物,認養犬隻與數隻鴿子,她為解救鴿子出頭,眾目睽睽下挨打,委屈還無法聲張,身為一個受害人情何以堪?她已聯繫屏東地檢署,盼能偵查釐清警方是否吃案。
琉球分駐所表示,陳女報案時,已開立受理案件證明單交予陳女,涉嫌毆打陳女的蔡姓男子坦承犯行,被依傷害罪嫌送辦。惟陳女認為警方吃案,向東港分局等上級機關投訴,督察單位已展開調查。
2025/1/15
捕鴿現場不僅港邊,有民眾目擊,小琉球制高點「八七高地」亦暗藏鳥網,連原生種鳥類都遭殃。2024年10月鴿賽期間,民眾在短短3天內,發現竟有小琉球稀客、共4隻二級保育類的褐鷹鴞纏在八七高地的鴿網上,立即將傷鳥解下送醫,並通報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拆除鳥網。
民眾表示,最近才意外發現小琉球的捕鴿網如此之多,還恐殃及野鳥與過境候鳥。但或許是這些網子會配合鴿賽時間張掛,比賽過後立即拆除,因此當農業處人員接獲通報,申請出差登島巡查,常只是撲空。民眾仍會持續留意、通報,並與農業處討論是否有更具效率的取締方式。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