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常見問題Q&A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關於《報導者》理念與價值
Q:《報導者》是一個什麼樣的媒體?

《報導者》台灣第一家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只接受捐款,沒有任何廣告(更不會有政府標案或置入行銷)。由基金會做為「保護傘」及「防火牆」,得以阻卻外力干預,確保媒體的獨立自主運作。

我們先以500萬元基金向台北市文化局登記成立「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由基金會接受及管理社會各界捐款,以此做為《報導者》營運經費。基金會不接受政黨、政治人物捐款,每一筆捐款及年度財務報表皆在網站詳列公開徵信。只要社會各界願意捐款支持,《報導者》就可不受媒體老闆、政府、財團、廣告主等任何外力干預而獨立報導。

因為一切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報導者》網站內容也以「成為公共財」而努力,只要是由《報導者》正職記者所撰寫的報導,皆適用「CC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的授權條款;我們的工程師也致力開源運動,網站採開放原始碼放置於github,開放各界好手線上回饋、無私貢獻。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報導者》是一個由台灣民間長出來的公共媒體。

想知道對《報導者》更詳細的介紹,請前往「關於我們」。

Q:《報導者》的網站上,為什麼不顯示任何點閱、按讚數字?

我們希望跳脫點閱率迷思,因為流量不完全等於報導價值,也不等於信任及影響力,而是希望回到報導本身的公共價值。我們也希望將記者從點閱率的迷思中解放出來,讓記者專注在追尋更有意義的政策和真相上。

Q:當出現重要即時性的事件時,如何在「即時回應」和「深度報導」之間取得平衡?

我們依然以深度報導為本,然而我們會選擇對當下極具影響力的議題,嘗試在第一時間於《報導者》臉書專頁進行初步觀察、回應或評論,大多時候則維持原有的步調。

Q:《報導者》的文章篇幅大多較長,不怕讀者卻步嗎?

我們認為,如果能產生共鳴、做得足夠深度,就不怕文章長,讀者就願意閱讀並且在社群媒體上轉貼分享,就算沒看完文章,只是存參,未來有一天相近的事件再次發生,讀者可以再把文章找出來讀,那麼網路長文的價值就很清楚了。

此外,我們也嘗試透過各種不同媒介、形式,讓讀者認識某個議題、對議題產生興趣,引發讀者更深入了解,則可選擇閱讀完整文章。這些各種不同媒介、形式,例如:新聞遊戲Podcast、動畫、資訊圖表、圖文懶人包、 Mini Reporter(報導者知識單元)等,都讓報導者可以觸及更多讀者,引發讀者關注議題,進而發揮報導的影響力。

關於報導產製
Q:《報導者》的記者具備什麼樣的特質?

最重要的特質是「挖掘真相的熱情」,因為做調查報導是條孤獨的路,需要學會吸收過程中可能的挫敗。第二重要的則是「新聞專業能力」,做調查報導需要查證許多證據及各方說法,必須要具備相當的邏輯能力和常識,才不會被帶著跑。

《報導者》同時強調記者的「同理心」,希望帶著同理心去看見、理解社會中的弱勢者,我們亦期許記者有「結構性觀察」的能力,不要把任何社會事件視為孤立的個體,而是去挖掘背後結構性的原因。此外,我們重視調查報導的「批判性」,希望善盡監督政府與有權有勢者的職責。

前往《報導者》網站瀏覽完整「作者群」。

Q:一篇報導需要花費多少時間與人力?

每篇報導的製作時間得視採訪與研究是否順利、是否有足夠的證據力支持文章,以及接觸到議題所牽涉的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因此,製作時間上無法一概而論。但《報導者》希望每位記者每一個半月至少有一篇中型專題(2篇以上)以及一篇小型文章。

而調查報導的進行,則平均維持在3個月左右(平均投入2名文字、1名攝影、後期有工程和美編加入);由於我們目前沒有像其它主流媒體一樣有資源配置研究員,所以記者不但要自己做研究、還要協助其它小稿,製作調查報導的時間上看似較長,但由於《報導者》記者得自己做研究和大量證據的爬梳,這些綜合因素加起來,我們其實運行的速度一點也不慢,轉速是相對快的。

Q:進行調查報導時,有遇過什麼危險嗎?是否曾被政府干預?

不容諱言,調查報導極可能面臨各種風險。《報導者》成立之初,就曾因為揭發不肖業者剝削勞工權益,引發業者揚言率眾包圍《報導者》辦公室抗議;之後則陸續碰到被監督的政治人物控告《報導者》等各類威脅,包括監督花蓮縣長傅崐萁施政作為的相關報導,遭到花蓮縣政府控告「侮辱公署」及誹謗罪,時任總編輯的何榮幸和記者一起到花蓮地檢署出庭,陳述相關報導的所有證據,最後獲得不起訴。

我們一以貫之的基本態度,是秉持新聞專業做好各項追蹤查證,讓所有報導內容皆有證據支持。事實證明,只要盡最大努力善盡新聞專業,就能經得起考驗。

Q:《報導者》的題目如何產生?專注深度調查報導如何貼近社會脈動?

我們在成立初期大力關注被傳統媒體忽視的公共議題,例如:台北街頭舉牌工的勞動處境、桃園新屋大火消防員遇難的追蹤調查高雄五輕關廠後全國最大污染場址整治問題⋯⋯,皆以大篇幅的長文探討背後的結構性問題,而這些議題大多由記者自主提出,並由編輯台主管協助下共同完成。

由於調查報導往往需要投入長時間研究訪談與梳理,因此成立初期,當面對重大突發時,缺少即時回應社會的力道。2019年起隨著《報導者》逐漸站穩腳步,我們開創了「深度及時」的新聞產製形式──結合深度報導與即時議題的各自優點。以普悠瑪號出軌事故為例,《報導者》隔天獨家報導司機員與台鐵高層之間的兩通關鍵簡訊,深度揭露台鐵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弊端,避免只究責司機而忽略台鐵改革的重要性。再以2019年6月香港反送中運動引爆為例,《報導者》一路詳實報導至今,兼顧現場觀察及後續深度追蹤,成為台灣社會了解香港抗爭情勢的重要窗口。

我們深信,深度報導應該要能在關鍵時間點發揮最大影響力,因此我們將繼續努力以深度即時貼近社會脈動。

Q:《報導者》多媒體協作如何進行?在多媒體作品有什麼樣新的嘗試?

從2015年的「急診人生」新聞遊戲開始,《報導者》致力多媒體協作。記者和技術團隊的合作是雙向的,考量題目特性和希望達成的影響力,記者可以透過多媒體協作找到最有力的呈現方式。同時,技術團隊也主動開發新技術,進行內部design thinking,激盪彼此的想法,探索可能的科技應用。2018年開始,技術團隊會訂定年度主軸,藉此整合技術的發展方向,同時強化和其他部門的合作。

換句話說,《報導者》的多媒體團隊協作,打破以記者為主導的傳統分工。這同時也是挑戰,為了確保記者和工程師在相同的步調上,得仰賴大量的溝通,在密切討論之後,才能決定故事的風格和面貌。

《報導者》持續優化多媒體作品,以「倖存者的餘聲──自殺者遺族的漫長旅途」這篇多媒體報導為例,在報導上線之初,報導中放入「使用者回饋工具」(Hotjar),用於觀察讀者的反映和回饋。

2020年開始,我們也陸續推出可被所有人重複使用的「通用型新聞敘事元件庫」,將製作多媒體作品時為達成目的所需的配件(例如:圖表、插畫、互動區塊等等),變成能被取出而自成一個獨立的「元件」,以重複使用為目的持續打磨,直到能支援多數用途。此元件庫能避免分散製作者的資源,使其投入更有意義及價值的目標,從而讓解決方案不僅是單點式地滿足單一個案,還能以更一般性地滿足多數需求為目標,持續演進。

科技雖然不斷演化、改變,數位敘事的核心精神,還是在於讓新聞變得更好,創造更符合行動裝置的使用者體驗,用不同的方式說故事,引導讀者接觸更多公共議題。

關於《報導者》營運
Q:成立至今遇到了哪些挑戰?

第一是募款。從以往台灣民眾捐款行為來看,募款多數流向宗教和社福團體,願意贊助給媒體的並不多,《報導者》必須證明自己是值得捐款的優質媒體。

第二個挑戰則是內部磨合。《報導者》成員來自不同世代,從四年級生到八年級生,其中又以七、八年級生佔多數,不同世代的思維和工作方式都不一樣。過去兩年多來我們花了不少時間調整與磨合,過程中調整組織架構與工作流程,形成目前落實內部民主與尊重個體差異的團隊文化。

最後則是如何在內容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報導者》重視內容品質,也希望能持續突破和創新,但在人力時間有限的狀況下,有時也會陷入「內容優先」或者「創新優先」的討論,但這種思辨過程推動《報導者》往前,雖是壓力,同時也是成長的良性動力。

Q:《報導者》為什麼還沒有推出APP?

由於APP在開發上與後續維運需要投入人力成本,考慮人力資源有限因此暫未進行,但我們已於2018年完成類似APP的網頁主動推播功能(web push),提供給希望第一時間掌握《報導者》刊登新聞的讀者們。

Q:《報導者》有開放招收實習生嗎?

成立以來,我們收到不少此類詢問,然而至今仍尚未正式開放招收實習生。我們認為,招收實習生應該要雙方都有收穫:實習生能夠在《報導者》學到東西,並且在《報導者》的作品產製過程有所貢獻,否則實習只會徒具形式,甚至淪為打雜。但《報導者》人力資源有限,我們在無法確認能帶領實習生完成報導的前提下,尚不會貿然收實習生。

不過,若在校生已有具體的學習計畫(包括文字記者、攝影記者、工程師、多媒體等),歡迎向《報導者》提案(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編輯檯會進一步評估,讓在校生有機會以專案實習或特約的身份在《報導者》刊登作品,並且支付合理稿費。這是我們量力而為可以做到的事,期待有志於新聞工作與數位敘事的在校生能夠積極主動提案。

Q:「報導者文化基金會」是否提供給學校社團籌辦活動上的經費贊助?

不少大專院校社團學生曾來信提出活動計劃案,並希望請求《報導者》提供經費贊助,由於《報導者》是非營利媒體,所有經費來自社會大眾的贊助支持,募得的款項也都用於產出能影響社會的深度調查報導為主,因此請包涵我們在經費的運用上,無法用於各校舉辦活動。

Q:報導者的經費來源?財務狀況如何?

我們借鏡多次榮獲普立茲新聞獎的美國非營利調查媒體《ProPublica》的營運模式,「報導者文化基金會」成立之初同樣以慈善資本大筆捐贈為主要經費。然而,初期在尚未累積足夠知名度與報導影響力之前,募款工作極為艱困。

在成立之初我們也曾思考「付費訂閱制」的可能性,這也是近年國內外新聞界的趨勢之一。但考量《報導者》濃厚的公共與開放性格,我們認為《報導者》並不適合採取鎖閱讀付費牆的訂閱制,而應走向開放所有報導內容、讓認同理念直接贊助的會員制。我們也相信,所有捐款給「報導者文化基金會」的讀者,會樂見《報導者》的新聞內容被更多人看見。 

如今(截至2021年初),「報導者文化基金會」專職人員從14人穩健成長至31人,年度經費已來到五千萬元。經過五年多的努力,小額單筆與定期定額贊助已達到總經費的二分之一、慈善資本大筆捐款佔比則持續下降。「報導者文化基金會」期待未來小額捐款能持續提升,以確保基金會長久營運的穩定性,我們仍需更多支持,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在此同時,我們也努力開拓「授權刊登媒體夥伴」的新路,透過與各類型媒體同步授權刊登《報導者》重要報導,一方面以此擴大《報導者》報導能見度與影響力,更連帶開拓了小額捐款之外的授權收入管道。如今「授權刊登媒體夥伴」已從國內報紙、雜誌、網路媒體擴大到國際媒體,成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重要經費來源之一。

當不少媒體以低成本整合既有新聞增加點閱率之際,《報導者》仍堅持深耕重要公共議題、產製優質原生報導。這份堅持獲得的支持,從小額捐款持續成長可見,台灣社會確實足以支撐小而美的非營利媒體生存下去,我們也期待有更多非營利媒體出現。

Q:我可以如何支持《報導者》

《報導者》平均每個專題報導需要至少30萬元的執行經費,我們需要定期定額長期贊助支持的夥伴,讓我們能夠走更長遠的路。歡迎您按意願與能力,給予《報導者》最實質的支持,或將《報導者》介紹給身旁親友認識。

關於Podcast節目《The Real Story》
Q:《報導者》為什麼要做Podcast?

2019年開始有讀者來訊希望《報導者》能製作Podcast節目,提供文字之外的報導型式,讓不便閱讀的閱聽人也能透過報導者接觸到重要議題。2020年年初,我們進一步規劃問卷,了解報導者的追蹤者對Podcast產品的需求。在收回的近1,600份問卷中,有9成以上的讀者希望《報導者》能製作Podcast,並且願意收聽訂閱,在與SoundOn平台合作之下,報導者各部門協作,展開了這場聲音實驗,並幸運的,得到了聽眾們和捐款者們的支持與認可。

Q:節目收入來源為何?

如同《報導者》官網上的所有內容,Podcast節目的製作經費也皆是來自於社會大眾的贊助支持,我們需要定期定額長期贊助支持的夥伴,讓我們能夠走更長遠的路。在此同時,我們也努力嘗試開拓「授權平台夥伴」,透過Podcast平台授權刊登《The Real Story》,一方面以此擴大《報導者》報導能見度與影響力,更連帶開拓了小額捐款之外的授權收入管道。

Q:節目內容與文字報導有什麼不同?

《The Real Story》從2020年8月開始,我們做了許多不同的嘗試,從一開始第一集在錄音室討論文字專題報導《安毒幽靈》的議題內容,到後來帶著麥克風走出去到各個不同現場與受訪者互動,逐漸發現到Podcast的內容是有別於文字報導的全新產品,這是《報導者》嘗試多媒體敘事、創造媒體價值、強化與閱聽人連結的實驗。它同時是一場大規模的媒體識讀,讓聽者理解新聞產製的方法與過程;它也是開放編輯室的一步,讓閱聽人參與提問、選題,近一步讓《報導者》成為眾人擁有的公共媒體。

Podcast節目以聲音建立起「關係」,把「真實」直接送給閱聽人,透過每一個抑揚頓挫、每一回合的對答互動和來自世界各地等新聞現場的收音,讓閱聽人更貼近時事一些,這些是文字報導較難以呈現的。

Q:《The Real Story》如何收聽?

在各大Podcast平台搜尋「報導者」,就能聽到我們推出的所有節目,或關注Podcast節目列表

SoundOn|https://bit.ly/39XGpdy

Spotify|https://spoti.fi/2ELnK9d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hYaBrJ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E5TrtX

KKBOX|https://bit.ly/3vHAeED

索引
關於《報導者》理念與價值
關於報導產製
關於《報導者》營運
關於Podcast節目《The Real Story》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