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政治社會
全部
選舉
政黨與地方政治
政策
交通
食安
資訊戰
社會觀察
Fill 1
鐵道專家安部誠治:福知山事故後JR西日本改革只有50分,公司化不會讓台鐵突具安全意識
安部誠治直言,以他的標準,福知山事故後JR西日本改革18年仍只有50分,建立安全文化才踏出第一步而已;即將公司化的台鐵,安全意識更如事故發生前的JR西日本,但太魯閣眼淚促成的外部監督委員會將是改變的契機。
2023.8.31
日本
人物專訪
台鐵
交通
工安
Fill 1
紅色網戰:中國駭客組織發起網路攻擊鏈,台灣百處基礎設施如何防備?
記得裴洛西來台期間台灣受到的駭客攻擊嗎?中國支持的駭客組織,正將箭頭指向全台100多處包含軍校、能源公司、水資源處理設施、電信公司、金融單位的「關鍵基礎設施」。我們的資安防護夠嗎?
2023.8.30
中國
產業
兩岸
科技
資訊安全
軍事
全民國防
駭客
Fill 1
騎士、追焦手和機車網紅:北宜公路上的「山道猴子」為何而跑?
最近爆紅的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很多人都想問:現實中的山道猴子追求什麼?山路追焦文化有多盛行?其中涉及哪些交通安全問題?我們來到下集主角們跑的台灣最著名跑山勝地北宜公路,這裡還有很多故事⋯⋯
2023.8.27
宜蘭
社群媒體
交通
文化
社會觀察
攝影
新北
警政
Fill 1
逾3千原住民立委投票所陷「被迫亮票」危機!民間籲推「不在籍投票」解套
山地、平地原住民共6席立委,本屆大選因民眾黨加入戰局而成為藍綠白必爭之地。然而原住民立委選舉早已出現嚴重「被迫亮票」現象,人民的祕密投票權受到侵犯。為何會出現如此怪象?「不在籍投票」能有幫助嗎?
2023.8.20
選舉
原住民
政府國會
司法
Data Reporter
2024總統大選
Fill 1
在地人情超越黨派、大族老面孔占優勢──深入部落現場,看原住民鐵票倉如何煉成
金馬獎得獎片《哈勇家》生動呈現原住民選舉文化,現實上,原住民長年被視為泛藍陣營鐵票,即使民進黨已兩度中央執政、投入大量資源,仍無法大幅撼動原住民選舉結構。為什麼?我們到部落現場探索答案⋯⋯
2023.8.20
選舉
原住民
民進黨
電影
國民黨
文化
Fill 1
一次看懂原住民立委選舉制度:6席立委如何產生?為何分山地平地?蘭嶼是山原選區?
原住民的民意代表選舉制度因歷史因素而十分複雜,其中的山地、平地原住民區分更常與如今社會經驗相悖。你可知道山地、平地原住民選舉人有多少?大票倉又在哪裡?幾張圖表快速補充知識。
2023.8.20
選舉
原住民
政府國會
司法
Data Reporter
Fill 1
桃園機場首次軍演──國防部如何模擬作戰,演練共軍進攻劇本?
解放軍空降占領桃機、滲透台北車站、占領煉油廠⋯⋯今年漢光演習被稱為「實戰化程度史上最高」,具體模擬共軍進攻劇本。這次演習加入「國土防衛戰」的思維背後,釋放哪些訊號?
2023.7.25
中國
時事
兩岸
俄羅斯
烏克蘭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Fill 1
#MeToo照妖鏡:職場性騷擾申訴機制顢頇失靈,跛腳性平三法怎麼修?
職場是性騷擾的重災區,但公司性平申訴機制易有漏洞、吃案頻傳、性平委員調查也無公權力,眾多受害人求助無門,成為如今台灣#MeToo的引爆點。朝野承諾7月底要完成性平三法修法,怎麼修才能真正幫助被害人?
2023.6.15
時事
司法
性暴力
MeToo
Fill 1
檢視藍綠白三黨性騷擾防治辦法:人治仍重於法治,能扭轉「大局為重」嗎?
台灣此波#MeToo運動由政壇而起,《報導者》整理民進黨、國民黨與民眾黨目前黨內性騷擾防治規定,發現在「大局為重」的政黨文化下,3個推出總統候選人的主要政黨現行措施仍是「人治重於法治」,法規和職場文化都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2023.6.13
時事
政府國會
司法
民進黨
性別平權
性暴力
國民黨
MeToo
民眾黨
Fill 1
台灣#MeToo十問:怎樣算是性騷擾?遇到了怎麼辦、如何存證?申訴機制和法律哪裡不足?
台灣#MeToo運動揭開了社會積習已久的性騷擾言行。面對不同型態的性騷擾或強迫,我們如何做到「不要就這樣算了」,並提高意識、事先預防,打造性別平等的環境?此文是人人必知、關於職場與校園性騷擾的關鍵十問。
2023.6.6
人權
司法
性別平權
性暴力
心理
親密關係
NGO
MeToo
1
2
3
4
5
6
…
53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