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全民國防
Fill 1
評論
她的戰場從榻榻米轉到社群媒體──大學地下室裡,烏克蘭巴西柔術選手堅守前線的日子
巴西柔術國手伯赫妲娜,在俄烏戰爭爆發後與家人搬進大學地下室,她的戰場也從榻榻米轉到社群媒體──用體壇國際人脈為士兵募集物資。《戰火下我們依然喝咖啡》書裡,記錄了眾多烏克蘭人如此以日常抵抗戰火的選擇。
2023.11.24
體育
社群媒體
俄羅斯
烏克蘭
書摘
戰爭
全民國防
Fill 1
政治社會
當台灣媒體成為中國駭客手下「肉雞」,操弄資訊的紅色網戰如何攻防?
近年中國駭客持續鎖定多間台灣媒體進行攻擊,隨著總統大選逼近,今年連國家通訊社《中央社》受害程度都更上一層樓。台灣媒體遭到紅色駭客網路攻擊的現況為何?我們試圖從未曾揭露的實際案例和資安專家眼中找出答案。
2023.11.20
中國
政治政策
兩岸
科技
假訊息
言論自由
媒體
資訊安全
軍事
全民國防
2024總統大選
駭客
資訊戰
Fill 1
Podcast
「台灣有事」各自表述:為台海危機未雨綢繆,或軍事化藉口?第一島鏈核心沖繩的變化與聲音
對許多沖繩人來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是令人緊張的話題;有人認為這是軍事化的藉口,也有人理解中國威脅和沖繩的角色,卻仍為基地負擔問題而糾結,戰時未能疏散、平民大量死亡的慘痛記憶也未曾淡去。跟著記者觀察第一島鏈上的戰備變化,也走進民間,聽見沖台對話的可能。
2023.10.24
中國
日本
外交
兩岸
國際關係
軍事
全民國防
沖繩
台灣有事
Fill 1
國際兩岸
每路關鍵援兵都經過沖繩──在日本最前線,詳解「台灣有事」臨戰劇本
如果明天就是台海戰爭,世界將如何回應「台灣有事」?無論是強化軍備還是兵棋推演,日本的戰略布局都指向被包夾在中美台之間的沖繩。我們來到沖繩的基地現場,觀察官民如何體感「台灣有事」。
2023.10.16
中國
難民
日本
外交
美國
兩岸
交通
國際關係
軍事
全民國防
沖繩
台灣有事
資訊戰
Fill 1
國際兩岸
台海若開戰誰先撤?沖繩避無可避、不允許再次失敗的「大疏散計畫」
「中共打來怎麼辦」不只是台灣人的焦慮,一海之隔的沖繩亦無法迴避。日本政府已積極動起來準備「沖繩戰時避難計畫」,為何卻引發第一線反彈?歷史的陰影之下,當權者能否學到教訓⋯⋯
2023.10.16
中國
難民
日本
美國
交通
國際關係
歷史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沖繩
台灣有事
Fill 1
評論
王宏恩/Meta刪中國網軍帳號就夠了嗎?面對升高的境外資訊操弄威脅,台灣需要更「透明」
Facebook大動作刪除中國官方網軍帳號,讓許多關心資訊戰或兩岸議題的朋友為之振奮。但從Meta報告內容以及台灣這幾個月來面臨的全新資訊操弄模式來看,我其實並不樂觀⋯⋯
2023.9.4
中國
AI人工智慧
社群媒體
假訊息
言論自由
媒體
大外宣
語言
全民國防
Fill 1
政治社會
紅色網戰:中國駭客組織發起網路攻擊鏈,台灣百處基礎設施如何防備?
記得裴洛西來台期間台灣受到的駭客攻擊嗎?中國支持的駭客組織,正將箭頭指向全台100多處包含軍校、能源公司、水資源處理設施、電信公司、金融單位的「關鍵基礎設施」。我們的資安防護夠嗎?
2023.8.30
中國
產業
兩岸
科技
資訊安全
軍事
全民國防
駭客
Fill 1
Podcast
去桃機看戰鬥直升機、在北車差點被爆破波震倒⋯⋯跟著「軍事迷」記者,走進「史上最真」演習現場
「軍演做得好,其實就是一種嚇阻,」軍事專家提醒,透過演習展現軍方和民間戰備能力,意義不僅只是「料敵從寬」的自我警惕,也是「備戰以止戰」的實際體現。跟著記者走入多個現場,從這場演習看懂台灣當前的國防戰略思維。
2023.7.27
中國
時事
兩岸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Fill 1
政治社會
桃園機場首次軍演──國防部如何模擬作戰,演練共軍進攻劇本?
解放軍空降占領桃機、滲透台北車站、占領煉油廠⋯⋯今年漢光演習被稱為「實戰化程度史上最高」,具體模擬共軍進攻劇本。這次演習加入「國土防衛戰」的思維背後,釋放哪些訊號?
2023.7.25
中國
時事
兩岸
俄羅斯
烏克蘭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Fill 1
國際兩岸
民間抗敵意志是最大武器──烏克蘭軍民8年內改革求生,走得慢但路不斷
「只有烏克蘭人能救烏克蘭人,我們必須要面對這個現實,然後做好準備,包括知識、技能。」烏國的軍隊改革雖有起步,但大象轉身緩慢;同行的烏國民眾,又如何自組「國防共學團」?
2023.1.11
政治政策
俄羅斯
烏克蘭
NGO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1
2
3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