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中國
Fill 1
政經.產業
從「雙棲里長」到「里長組黨」,中國因素如何深入台灣選舉基層?
台灣里長在中國擔任執行主任遭陸委會約談、今年組成的「基層聯盟黨」背後是曾獲習近平接見的中華民國村里長聯誼總會,從「雙棲里長」到「里長組黨」,背後都可見來自中國濃濃的「一代一線」統戰意味。
2019.12.13
中國
選舉
政治政策
2020總統大選
Fill 1
國際.兩岸
國際人權日遊行:反送中半年人氣未散,80萬人擠爆銅鑼灣
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70周年,也是反送中運動爆發半年。香港民間人權陣線於8日舉行遊行,近80萬人走上街頭,證明人氣未散。
2019.12.12
香港
中國
社運
政治政策
反送中
社會觀察
Fill 1
評論
樂園的選擇:從言論與資訊自由被剝奪,看亡國感的生成
在中國「政治極度高壓、經濟縱情催發」的特殊體制下,對於世界及政治自由的想像不同,育養出兩岸高度落差的年輕世代。台灣青年就這樣在一次次碰撞中,絞搾出氣味濃重的「亡國感」。
2019.12.11
中國
政治政策
書摘
Fill 1
國際.兩岸
區議會選舉後,只有黃藍的香港將往哪處走?
2019年區議會選舉結果,代表著香港正走向全新的方向,可說是香港的歷史分水嶺2.0。然而,香港仍延續著藍黃對峙的狀況,未來又會走向何方?
2019.12.10
香港
中國
社運
反送中
社會觀察
Fill 1
國際.兩岸
「香港人」是誰值得擁有的身份? 專訪中國新移民、香港教大講師黎明
來自上海,從求學港漂到永久居留的新移民,香港教育大學講師黎明在11年間,見證香港的改變。當本土港人與中國移民間的族群衝突加深,她如何透過行動打破隔閡?
2019.12.9
香港
中國
選舉
社運
政治政策
人物專訪
反送中
社會觀察
Fill 1
國際.兩岸
香港理工大學13日圍城:1,377人遭逮捕,被控人數創反送中新高
繼香港中文大學之後,香港理工大學也出現激烈衝突,大幅警力封鎖校園出口,演變成長達13天的圍城戰。
2019.11.29
香港
中國
社運
反送中
Fill 1
國際.兩岸
香港反送中大事記:一張圖看香港人怒吼的285天
9月4日,林鄭月娥正式宣布撤回《逃犯條例》修例,但港人的抗爭仍未結束。「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聲音從何而起?香港政府與反送中運動參與者之間經歷多少衝突? 《報導者》完整記錄事件始末,從中看到香港社會強烈的變化。
2019.11.26
香港
中國
司法
社運
政治政策
兩岸
反送中
Fill 1
國際.兩岸
民意對港府投下不信任票:香港區議會選舉,泛民派狂勝拿9成席次
24日,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泛民派拿下388席、建制派則僅剩59席,徹底翻轉過去18選區全由建制派擔任主席的現象。泛民派壓倒性的勝利,也代表反送中至今港人對政府的強烈不滿。
2019.11.25
香港
中國
選舉
社運
反送中
Fill 1
國際.兩岸
2019香港區議會選舉──遇襲、被捕、電話中斷,他們為何堅持選到底?
香港區選前夕,氣氛詭譎。即使經歷黃之峰遭DQ、岑子杰兩度遇襲,許多香港人還是積極投入選戰:「我們都去做會的事情,大家都會走該走的路。」
2019.11.23
香港
中國
選舉
社運
政治政策
反送中
Fill 1
國際.兩岸
當暴力無限循環,中大、理大的年輕勇武者在守什麼?
反送中運動以來,政府和警方不斷強調要「止暴制亂」,但結果卻是「以武製暴」,《報導者》訪問參與中文大學、理工大學示威的前線示威者,他們心態如何轉變?為何願意冒著中彈與檢控暴動罪的風險守在前線?
2019.11.18
香港
中國
社運
政治政策
反送中
1
2
3
4
5
6
…
19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