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書摘
Fill 1
評論
《離人散事》:跨越國界,共生的自由如何可能?
「既不是這裡,也不是那裡」、「既非起點,亦非終點」──無論是歐洲現下正引起波濤的難民潮,或全球難民/移民的遷移,無論在身體還是精神層次,都處在這般晦澀的情境之中。
2022.5.18
難民
移工
Tibet
東南亞
認同
文化
社會觀察
書摘
移民
Fill 1
評論
中國還需要香港嗎?《逆天抗命》:港人終局之戰仍在進行式
中國領導人為確保自身利益,必須讓「香港特別行政區」能繼續「特別」下去,可是他們卻不能容忍香港人恣意提出異見和呼籲政治改革。北京能創建一個「沒有香港特色」的國際金融中心嗎?
2022.5.12
香港
中國
人權
社運
外交
美國
金融
經濟
反送中
書摘
國際關係
港版國安法
共產黨
Fill 1
評論
杜特蒂和小馬可仕為何接連當上菲國總統?從《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看人民的選擇
除了毒品戰爭,杜特蒂6年執政為菲律賓留下的第二大政治遺產,恐怕是顛覆對威權統治的當代思考與歷史記憶──杜特蒂運用其高民意的支持來凸顯馬可仕獨裁時期的正面意義,也間接促成馬可仕後代重返大位。
2022.5.11
杜特蒂(Rodrigo Duterte)
轉型正義
選舉
毒品
菲律賓
假訊息
書摘
歷史
警政
Fill 1
評論
菁英媽媽的加速宇宙:被迫辭職後,為何又投入過勞的「密集母職」?
美國的菁英女性是最有機會打破職場性別天花板的族群,卻仍會落入無法兼顧工作和育兒的困境。她們被迫離職後的生活是什麼?研究發現她們為了維護自家的階級,成為孩子課外活動的編導、課業上的教練,也是整個家庭的家庭規劃師。
2022.5.6
教育
美國
性別平權
育兒
家庭
社會觀察
書摘
照護
Fill 1
評論
好媳婦這個角色,我不演了!《控告婚姻》找回最真的自己
一個家庭的幸福美滿,不該透過壓迫、犧牲媳婦而來。《控告婚姻:妻子的起訴書》寫出對父權制社會的批判與對婚姻的省思,希望女性在婚姻裡不再需要扮演妻子或媳婦,而能自由地活出真我。
2022.5.1
韓國
性別平權
家庭
書摘
親密關係
Fill 1
評論
是打貪還是打政敵?《出賣中國》揭露習近平打不破的「政、商、黑」勾結網絡
中國貪腐之深已動搖國本,恐怕在中共政權覆滅後都無力根除。然而,習近平出於政治目的的反貪腐,會在菁英間製造不安全感和仇恨,反而危及獨裁政權的凝聚力。
2022.4.29
中國
產業
政治政策
經濟
書摘
共產黨
Fill 1
評論
關於《報導者事件簿》, 我們的想像與期待
擅長文字報導的《報導者》遇到了以漫畫敘事見長的蓋亞文化,一起透過《報導者事件簿》帶領讀者進入報導漫畫的魔幻空間,先有共感,再來深度理解議題,例如這系列的第一本:留學黑工。
2022.4.24
血汗勞工
人權
勞權
出版
教育
東南亞
非洲
書摘
媒體
漫畫
仲介
Fill 1
評論
陳昭如/我心有所愛,不忍讓世界頹敗──2022《沉默》新版後記
台灣從北到南均有學校發生過類似性侵與集體沉默現象,絕不是特教學校或特教生專屬的。我不願針對特定學校或老師進行批判,「捉巫婆」並無濟於事,制度性的理解與審視,才是我期待的後續效應。只可惜外界在提及此案或拙作時,仍著重於案情的批判⋯⋯
2022.4.21
司法
教育
身心障礙者
性暴力
公務員
社會觀察
書摘
Fill 1
評論
被「敞墳之地」吞噬的瑪麗賽拉:無證移民靈魂的重量
「她一直說她會過去的…她的夢想就是去美國。她夢想實現了,只不過為此丟了性命。」這是美國近30年以「威懾預防」為主調的邊境管理下,極少被關注到的弱勢生命故事。
2022.4.4
美國
家庭
社會觀察
書摘
移民
Fill 1
評論
《我不是不努力,只是做不到你滿意》:大人一句無心的話,如何把孩子推入困境?
「趕快去讀書、你應該能做得更好、為什麼你總是這樣!」父母師長隱含期待與激勵的話語,為何反而讓孩子受挫?只有斥責的輔導只是「假指導」?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宮口幸治分享孩子「不想努力」的關鍵原因。
2022.4.2
日本
兒少
家庭
書摘
心理
親密關係
1
2
3
4
5
6
…
17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