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六四事件
Fill 1
影像
2021《報導者》年度照片選:多走一步,示意有光
新興毒品與菸品、網際世界的虛實、土地與法律的探尋、森林與人性的拉扯、海洋漁業的追蹤、真相的挖掘⋯⋯在路徑上灑落些許數位銀鹽和記者意志,在那前方未明之處,示意有光。
2021.12.29
環境
香港
體育
人權
勞權
原住民
產業
教育
能源
緬甸
電影
科學
毒品
農業
藝術
海洋
防災
Tibet
漁業
公投
六四事件
攝影
心理
COVID-19
民俗
公衛
疫苗
LGBTQ+
土地徵收
軍事
電子煙
森林
盜伐
Fill 1
評論
黎恩灝/香港高速威權化下,異議人士的頑抗──鄒幸彤與何桂藍的司法抗爭
香港人在後國安法年代如何負隅頑抗?鄒幸彤、何桂藍打破法庭潛規則的發言,旨在喚醒大眾:「司法獨立」和「法治」等在香港流行多年的神話,在威權統治下,只是政治迫害的遮羞布。
2021.12.20
香港
中國
時事
司法
社運
六四事件
反送中
言論自由
港版國安法
Fill 1
國際.兩岸
敬思想史的傳薪者余英時:何謂知識人的實踐
8月離世的史學家余英時備受敬重,不僅是學術上的成就,更多是因為他對「知識人」角色的詮釋與實踐。如今兩岸三地政治環境各有艱難,是否人人都能同余英時般持續為社會做點什麼?周保松、錢永祥、蘇曉康回顧這位長者的思想、啟發,並給出他們的答案。
2021.9.13
香港
中國
政治政策
六四事件
社會觀察
歷史
言論自由
哲學
共產黨
Fill 1
國際.兩岸
六四流亡者蘇曉康:不要低估中共的獨裁者學習曲線
「中共的崛起,是西方的失誤造成的。」身為六四流亡者,《河殤》總撰稿人蘇曉康談起「獨裁者的學習曲線」怎麼來的,以及台灣和香港的抗爭位置。他在中共百年黨慶時直指:「中國這十多年來,『盛世』是一個假的感覺,我說其實是醉生夢死。」
2021.6.30
香港
中國
社運
政治政策
兩岸
人物專訪
六四事件
社會觀察
歷史
言論自由
共產黨
Fill 1
國際.兩岸
六四32週年:香港《國安法》下的悼念日益艱難,台灣接棒延續燭光
香港維園的六四紀念晚會連續兩年被港府叫停,在港版《國安法》壓迫下,港人難以自由紀念六四,但不少人仍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悼念。本土疫情下的台灣也串起線上哀悼會,在台港人、台人,得以接力延續香港的燭光。
2021.6.3
香港
中國
時事
社運
政治政策
六四事件
COVID-19
港版國安法
Fill 1
評論
《未燒書》的時代餘燼:當我們站在六四清場前的天安門廣場
此時坦克的引擎聲量突然大增,發出轟轟然怒吼的聲音,成排的坦克從天安門城樓的方向,壓過學生剛剛巡查的帳篷,壓過已經倒下的民主女神像,以緩慢的速度前進。學生隊伍裡,有一個女生突然「啊──」一聲,淒厲呼嚎起來。那是一種精神崩潰的、撕心裂肺的淒厲狂呼...
2021.6.3
中國
社運
六四事件
書摘
Fill 1
國際.兩岸
不畏限聚令的六四:萬名港人點起遍地燭光,台灣自由廣場3千人跨海呼應
天安門事件31週年這天,香港持續了30年的維園六四晚會首度被禁、《國歌法》三讀通過,港人紛上街點起燭光,不止哀悼六四,也表達對一國兩制遭破壞的憤怒。
2020.6.4
香港
中國
社運
外交
六四事件
國際關係
Fill 1
文化.藝術
【銅鑼灣書店在台重啟】專訪林榮基──一位「賣書佬」的反抗
因賣中國禁書被失蹤,林榮基憂懼香港通過《逃犯條例》將法治無存而來到台灣,並在台北重開銅鑼灣書店,書店落成對他與台灣的重要意義是?
2020.4.24
香港
中國
人權
出版
人物專訪
六四事件
反送中
Fill 1
影像
一影像/如果1989年能重來──專訪天安門廣場40天記錄者謝三泰
1989,北京40日未完成的任務,謝三泰記錄著六四前夕,天安門現場從理想、滿懷希望逐漸墮入緊張、恐懼與絕望的過程。
2019.7.4
中國
兩岸
攝影論壇
六四事件
歷史
Fill 1
影像
黃郁菁/坦克人雕像揭幕,道出美國對六四30週年的人權希冀
6月3、4日,華府有兩場紀念六四聚會,在民主女神與坦克人的雕像旁,各方民眾與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參與,為美方對中國現今人權政策實施經濟制裁帶來可能。
2019.6.6
中國
人權
美國
六四事件
歷史
1
2
3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