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國際關係
Fill 1
國際兩岸
我家人在人質名單上──哈瑪斯突襲後,以色列邊境倖存者的懊惱與矛盾
以巴衝突46天後,終於啟動第一波換俘停火,卻僅維持7天就幻滅。獨立記者陳彥婷走訪以色列,採訪兩個人質家庭。他們原本對以巴和解的理念,如何因親友受害的切身之痛,陷入糾結與迷惘?
2023.11.30
時事
外交
以巴衝突
兒少
宗教
中東
家庭
國際關係
軍事
戰爭
Fill 1
國際兩岸
以巴戰火不需要偉大的答案,只需要可被實現的小小慈悲──專訪以色列作家艾加・凱磊
「戰爭與社群媒體都有極端對立的性質,當兩者結合起來創造出的情境,使得現在網路上最容易受到攻擊的,不是挺巴勒斯坦或挺以色列,而是試著理解雙方的人。」
2023.11.6
出版
美國
以巴衝突
人物專訪
文學
宗教
中東
心理
國際關係
種族歧視
軍事
黎巴嫩
戰爭
伊朗
Fill 1
評論
《奇幻熊在網路釣魚》:俄國如何部署駭客擊殺鏈,影響美國大選?
這個又稱「郵件門2.0」的駭客經典案例中,事後分析出的資安漏洞多到傻眼,但當下每個人都遵循著正常的抽象準則,做出來的行為多少也都算理智,只是,駭客的抽象準則和一般人完全迥異⋯⋯
2023.10.28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希拉蕊
川普
社群媒體
俄羅斯
書摘
國際關係
資訊安全
駭客
資訊戰
Fill 1
國際兩岸
對抗假訊息,就是維繫民主的關鍵所在──專訪V-Dem創辦人林德伯格
V-Dem是近年最常被使用的民主資料庫,他們最新發布的報告揭露全球民主體制正遭遇50年來最大挑戰。《報導者》在瑞典專訪該中心創辦人林德伯格,他提醒,對抗假訊息是當前維繫民主存續的核心問題。
2023.10.24
中國
人物專訪
社群媒體
假訊息
俄羅斯
國際關係
資訊安全
瑞典
Fill 1
Podcast
「台灣有事」各自表述:為台海危機未雨綢繆,或軍事化藉口?第一島鏈核心沖繩的變化與聲音
對許多沖繩人來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是令人緊張的話題;有人認為這是軍事化的藉口,也有人理解中國威脅和沖繩的角色,卻仍為基地負擔問題而糾結,戰時未能疏散、平民大量死亡的慘痛記憶也未曾淡去。跟著記者觀察第一島鏈上的戰備變化,也走進民間,聽見沖台對話的可能。
2023.10.24
中國
日本
外交
兩岸
國際關係
軍事
全民國防
沖繩
台灣有事
Fill 1
評論
親中變親台,輿論大逆轉:野島剛解讀「中國的執念」如何衝擊日本?
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數次喊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輿論則對中國抗議冷淡以對。曾相信日中共好的日本,為何如今民意轉向?野島剛直言,這一切的最大推手就是中國自己。
2023.10.20
中國
日本
外交
兩岸
書摘
國際關係
軍事
共產黨
戰爭
Fill 1
國際兩岸
「台灣有事」發大財?與那國島乘風破浪的台灣夢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與那國如果離開台灣就發展不起來,這是島民的共識。」離台僅110公里的沖繩縣與那國島,近期又開始和台灣試驗直航。島民的「台灣夢」是什麼?我們能發展怎樣的邊境交流?
2023.10.18
日本
觀光
交通
經濟
文化
國際關係
軍事
沖繩
台灣有事
Fill 1
國際兩岸
與沖繩反戰人士對話:從指責「台灣有事」虛假,到阻止侵略的共同想像
「沖繩台灣對話」國際論壇希望藉和平溝通阻止「台灣有事」,卻觸發各方矛盾。夾在帝國縫隙的台灣和沖繩能逃離弱者悲劇嗎?一位石垣島青年說:「比起急於找到答案,我們更有必要虛心理解台灣與沖繩彼此的共通點與底線。」
2023.10.16
環境
中國
日本
社運
美國
兩岸
認同
經濟
社會觀察
國際關係
歷史
軍事
沖繩
台灣有事
Fill 1
國際兩岸
【圖解】解放軍如何進逼第一島鏈:台海衝突下牽動的美日軍事布局
台灣和沖繩,在「第一島鏈」中有何關鍵位置?中國軍演不只擾台,也威脅日本、菲律賓等國家,共機、共艦有何騷擾軌跡?美國及盟友在此的戰略部署有何變化?
2023.10.16
中國
日本
美國
韓國
兩岸
菲律賓
東南亞
國際關係
軍事
東亞
沖繩
台灣有事
Fill 1
國際兩岸
台海若開戰誰先撤?沖繩避無可避、不允許再次失敗的「大疏散計畫」
「中共打來怎麼辦」不只是台灣人的焦慮,一海之隔的沖繩亦無法迴避。日本政府已積極動起來準備「沖繩戰時避難計畫」,為何卻引發第一線反彈?歷史的陰影之下,當權者能否學到教訓⋯⋯
2023.10.16
中國
難民
日本
美國
交通
國際關係
歷史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沖繩
台灣有事
1
2
3
4
5
6
…
25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