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兩岸
Fill 1
政治社會
捐款缺乏即時監督,公開金流又憂中國「監視」──選前應公布大筆政治獻金嗎?
當各政黨都已在摩拳擦掌備戰2024大選,2022年地方選舉的政治獻金資料卻才剛公告完畢。為提升公民監督效果,科技社群因而倡議選前就應公布大筆政治獻金,但這也引發中國藉此「監視」台灣企業的政治效應⋯⋯
2023.9.25
中國
選舉
產業
政治政策
兩岸
開放資料
Data Reporter
2024總統大選
Fill 1
評論
孔德維/觀照「大國」綺夢:「天朝」以外的中國政治想像──讀《忽必烈的獵豹》
習近平掌權後廣為傳頌的「大國」論述,其發展脈絡是什麼?中國的「一國X制」又體現怎樣的天朝思維?香港學者孔德維從漢學大家卜正民《忽必烈的獵豹》,層層拆解中國的大國想像。
2023.9.12
香港
中國
外交
兩岸
書評
新疆
國際關係
歷史
共產黨
一帶一路
Fill 1
政治社會
紅色網戰:中國駭客組織發起網路攻擊鏈,台灣百處基礎設施如何防備?
記得裴洛西來台期間台灣受到的駭客攻擊嗎?中國支持的駭客組織,正將箭頭指向全台100多處包含軍校、能源公司、水資源處理設施、電信公司、金融單位的「關鍵基礎設施」。我們的資安防護夠嗎?
2023.8.30
中國
產業
兩岸
科技
資訊安全
軍事
全民國防
駭客
Fill 1
Podcast
去桃機看戰鬥直升機、在北車差點被爆破波震倒⋯⋯跟著「軍事迷」記者,走進「史上最真」演習現場
「軍演做得好,其實就是一種嚇阻,」軍事專家提醒,透過演習展現軍方和民間戰備能力,意義不僅只是「料敵從寬」的自我警惕,也是「備戰以止戰」的實際體現。跟著記者走入多個現場,從這場演習看懂台灣當前的國防戰略思維。
2023.7.27
中國
時事
兩岸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Fill 1
國際兩岸
美中貿易戰就是「科技戰」,朱敬一:更是場「價值選擇」的戰爭
「我們不應把美中衝突當作一種修昔底德的陷阱、只是『兩強在爭』。季辛吉後,國際政治永遠在講現實利益、而不講價值;而我之所以講『價值戰爭』,就是想告訴大家,如果理念不同,利益終究也很難是相同的。」
2023.7.26
中國
產業
美國
大數據
兩岸
科技
人物專訪
經濟
假訊息
國際關係
資訊安全
Fill 1
政治社會
桃園機場首次軍演──國防部如何模擬作戰,演練共軍進攻劇本?
解放軍空降占領桃機、滲透台北車站、占領煉油廠⋯⋯今年漢光演習被稱為「實戰化程度史上最高」,具體模擬共軍進攻劇本。這次演習加入「國土防衛戰」的思維背後,釋放哪些訊號?
2023.7.25
中國
時事
兩岸
俄羅斯
烏克蘭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Fill 1
評論
民間國安智庫/強化國家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加重刑罰就夠了嗎?
海纜斷纜、全台停電、總統府網站遭駭客入侵⋯⋯我國關鍵基礎設施事故頻傳,衝擊社會與國家安全。為嚇阻不法,立法院近日修法提高破壞設施者的刑責,但7位法律專家參照歐美先例,指出法案的4大缺失。
2023.6.28
中國
政府國會
司法
能源
政治政策
兩岸
科技
經濟
資訊安全
戰爭
馬祖
通訊
駭客
Fill 1
國際兩岸
我能安全入港嗎?香港國安法3年後,無聲擴張的「台灣人黑名單」
自認研究領域「不敏感」的台灣學者,要入境香港時卻被港警帶進小黑屋,最後被遣返。2023年7月1日是港版《國安法》上路3週年,也是中國《反間諜法》擴大入罪的生效日。哪些台灣人特別需要注意赴港安全?審查紅線能被衡量嗎?
2023.6.27
香港
中國
人權
時事
社運
教育
兩岸
社群媒體
交通
反送中
國際關係
言論自由
媒體
資訊安全
港版國安法
Fill 1
影像
鄭宇辰/夢迴金門:戰地與不只是戰地的前世今生
40年前那場子彈凌空交錯的軍事演習;當兵時將臉埋在土裡抽菸的8旬阿公;村子裡已經填補起來的槍眼⋯⋯攝影師在金門遇見耆老的戰地記憶,與今時地景交錯成一段戰事前線的前世今生。
2023.6.24
金門
兩岸
圖文故事
社會觀察
攝影
歷史
軍事
戰爭
Fill 1
評論
【投書】如果兩岸發生戰爭──美軍協防會不會影響台灣人的參戰意願?
台海軍事衝突風險升高,台灣人參戰意願如何?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佑宗與博後研究員曾煥凱,以今年剛完成的問卷調查指出,除了對民主制度與國家的認同,美軍協防也會提升台灣人的參戰意願。
2023.6.4
中國
政治政策
美國
兩岸
軍事
戰爭
1
2
3
4
5
6
…
18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