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社會觀察
Fill 1
Podcast
兩種「解鎖人生」!他用匠人精神為夜歸人開門鎖;他們跑遍全基隆,解夜遊少年的心鎖
我們在社群上徵求大家想了解的行業甘苦談,蒐集提案後,「雙婉」探訪了兩種一直在我們生活周邊、卻很少注意到的工作者:鎖匠,以及外展社工員。乍看不同領域,卻有著共通點:他們都是解鎖人。
2023.5.30
兒少
社工
社會觀察
Fill 1
評論
劉致昕/滴水成湖,轉譯新疆的故事──專訪《新疆再教育營》作者戴倫.拜勒
拜勒是頂尖的維吾爾族社會與中國監控體系專家。在這場訪談裡,劉致昕和拜勒談到台灣讀者見證苦難的意義,以及新疆複雜的控制體系,直指那些可能未出現在暴力現場的高科技人才,也是壓迫系統裡的共犯。
2023.5.21
中國
人權
出版
人物專訪
社群媒體
新疆
再教育營
社會觀察
書摘
共產黨
Fill 1
評論
陳子軒/當職業運動前進「賭城」──線上、線下齊步走
球隊主場進駐賭城、電視台提供以博弈為主觀點的NBA賽事轉播,NFL也授權博弈公司直播比賽⋯⋯美國職業運動、博弈與媒體三位一體的未來圖像,恐怕將匯集成一場完美風暴。
2023.5.19
體育
產業
日本
歐洲
美國
棒球
博弈
社會觀察
Long Game
籃球
Fill 1
國際兩岸
窄路如何逢春?港產片屢破紀錄,「四字導演」和香港電影人的改變進行式
近年香港一群學院派出身、較為年輕的「四字導演」希望留在香港拍電影,主題皆涉獵社會題材,在香港本地票房屢破紀錄,在台灣金馬獎也受青睞。他們能走出中港合拍片的巢臼,另開一片天嗎?
2023.5.18
導演
香港
中國
產業
電影
社會觀察
Fill 1
教育校園
【2021國際閱讀素養調查】台灣孩子分數首度下滑的兩大警訊:低分族群比例擴大、理解情感能力不足
從政府政策、學校老師到親職教養書籍都強調「從小培養閱讀」的重要,但今天剛公布的PIRLS國際評測結果,發現台灣小學生閱讀能力落差擴大、理解情感能力不足。這些現象反映教學現場的哪些問題與思考?
2023.5.15
時事
貧富差距
教育
英國
兒少
閱讀
社會觀察
Fill 1
評論
李琳/休息不但不可恥,更是我們生而為人的權利──讀《休息即抵抗》
有「午睡主教」之稱的崔西亞・赫塞,在《休息即抵抗》一書中,分析讓大部分人精疲力盡的文化與歷史成因,並提出休息可以作為抵抗奮鬥文化、白人至上主義的武器。
2023.4.21
血汗勞工
人權
社運
美國
書評
社會觀察
歷史
種族歧視
Fill 1
文化生活
陳子軒/啦啦隊愈紅,運動本業恐愈虛──台灣職業運動走向內容農場化?
當球隊啦啦隊員額比一軍選手還多、新賽季開賽但各球場狀況頻頻⋯⋯誰才是職業運動賽事的主體?作者擔心,職業球團只問流量的內容農場化經營,正侵蝕台灣運動文化深化的可能。
2023.4.7
體育
時事
性別平權
棒球
文化
社會觀察
Long Game
Fill 1
Podcast
歹勢,我們來了!清潔隊、一日農夫、公路車挑戰,香港前媒體人移民台灣,用鏡頭書寫不一樣的港台故事
2019年至今,港人來台居住、定居突破4萬人,其中不乏因香港言論自由被扼殺而出走的媒體人。這集,專訪前香港電台《鏗鏘集》、《頭條新聞》團隊成員,聽他們如何在台灣重新出發、與故土新家展開對話?
2023.4.7
香港
社群媒體
社會觀察
媒體
移民
Fill 1
文化生活
走近她們的世界:台灣地下偶像的心之所向,如何在自由與界線的模糊中交織?
日系「地下偶像」近來在台灣崛起,約有百位少女以此自我定位。然而,標榜與粉絲高度互動的關係模式,讓這份工作的勞動界線略顯模糊。她們如何面對曖昧不明的界限,以及繼之而來的異樣眼光?
2023.4.5
產業
日本
音樂
社群媒體
文化
社會觀察
展演活動
讀者投稿
Fill 1
影像
王崴漢、梁佳欣/當他們踏出自立生活新步伐,來一場不完美的旅行吧!
我們陪著幾位心智障礙青年,走出平常接受自立生活訓練的小工坊,到台北展開兩天一夜小旅行。在鏡頭下,我們定格了他們臉上的徬徨與興奮;在鏡頭外,我們看見他們走向自立生活的旅途進行式。
2023.4.1
新竹
身心障礙者
精神疾病
藝術
圖文故事
社會觀察
攝影
心理
NGO
1
2
3
4
5
6
…
31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