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司法
Fill 1
評論
林孟皇/從《法外情》到《正義迴廊》,從良知、同理、公義深掘人民參與審判的意義
從經典港片《法外情》三部曲到創下香港三級片票房紀錄的《正義迴廊》,香港陪審團的作用和視野,在開始實施國民法官新制的台灣,更易讓觀眾省思參與審判的意義是什麼?除了更認識司法和社會百態,更可以重新思索人生、探究生命意義⋯⋯
2023.2.3
香港
司法
電影
家庭
法律人追劇
港版國安法
國民法官
Fill 1
人權.社會
《警職法》上路20年之2:異議單是什麼?民眾知道能對盤查說「不」嗎?
不當盤查問題在《警職法》訂立後,仍糾結台灣社會20年。除了員警應增強法治觀念外,尚仰賴民間社會的權利意識跟上,法院也應更積極認定不當盤查,才有可能從根本杜絕公權力慣性地跨越界線。
2023.1.30
人權
司法
讀者投稿
警政
Fill 1
人權.社會
《警職法》上路20年之1:關於盤查,基層員警「不能說的祕密」
遇到員警要求出示證件、拒絕盤查卻被帶回派出所⋯⋯立法20年的《警職法》,為何無法有效遏止「有疑慮盤查」常態出現?當員警坦言績效壓力是違法盤查的原因,有可能從制度上減少不當盤查嗎?
2023.1.30
人權
司法
讀者投稿
警政
Fill 1
國際.兩岸
走私澳洲龍蝦至中國,金門馬祖為何成樞紐?
中國2020年底禁止澳洲龍蝦進口後,意外養出台灣金馬的澳龍走私鏈。《報導者》一路追蹤調查,這條跨越6千多公里,從澳洲、台灣、金門馬祖再轉運中國的交易路線如何運作?為何「無法可管」?
2023.1.9
金門
中國
產業
時事
司法
經濟
澳洲
國際關係
馬祖
Fill 1
評論
吳全峰、滕西華/推翻朝野協商,國健署《菸害防制法》修法的3大疑慮
當新型菸品在青少年間蔚為潮流,政府對《菸害防制法》的修法態度卻搖擺不定,甚至在3次黨團協商取得共識後提出大翻車版本。作者認為,放寬加熱菸載具管制,形同對菸商大開後門,對菸害防制與保護兒少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023.1.8
立委
政府國會
司法
兒少
公衛
菸品
電子煙
Fill 1
評論
林孟皇/《孟買女帝》:置之不理、視而不見,還是正視性產業存在的必要性?
「每個人都有工作,有人靠智慧,我們靠身體,為什麼只有我們被歧視?」法官林孟皇從印度電影《孟買女帝》,談起台灣性產業管制的演進,並指出法律應該擺脫三綱五倫的幽靈,直視社會真實需求。
2022.12.23
人權
司法
印度
憲法
性別平權
電影
性暴力
法律人追劇
Fill 1
國際.兩岸
印尼「非婚性行為有罪化」風波:在取締黑魔法與禁止同居背後的民主倒退
使用黑魔法、侮辱總統,甚至非婚姻關係的性行為,在印尼國會剛通過不久的《新刑法典》草案中,全都是刑事犯罪?在法條引發爭議的背後,透露的其實是印尼日漸加速的「民主倒退」。
2022.12.13
時事
司法
政治政策
性別平權
東南亞
家庭
印尼
歷史
言論自由
Hello World
Fill 1
人權.社會
如何與被害人同行──跟騷法上路半年,有效嗎?保護令有何缺口?
《跟蹤騷擾防制法》上路滿半年,立法時注重的三道防線──書面告誡、保護令、刑事訴訟,在實務上運作效果如何?在被害人、警政、衛政單位、婦團與學者眼中,還有哪些漏洞應盡速補起?
2022.12.7
司法
政治政策
性別平權
性暴力
精神疾病
心理
家暴
警政
Fill 1
評論
【投書】台塑越南河靜汙染之後:聯合國企業人權論壇觀察報告
台灣在國際產業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卻總是輕忽責任,如何防止如台塑越南河靜鋼鐵汙染的人權悲劇再次發生?聯合國企業人權論壇中,作者看到國際最新發展趨勢。
2022.12.5
環境
人權
產業
司法
法國
土地汙染
NGO
水汙染
聯合國
Fill 1
評論
王子榮/從《贖罪風暴》看冤案之後的人生:制度才是救贖的光
伊朗電影《贖罪風暴》改編自導演父親真實冤案經歷,直視冤錯假案對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影響⋯⋯只是,法官不是全知的神,只能憑當時證據呈現作出心證,唯有透過制度面的建置,才能司法糾錯,讓光照入冤獄陰暗的角落。
2022.12.2
司法
電影
中東
法律人追劇
心理
1
2
3
4
5
6
…
37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