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婚姻
Fill 1
文化生活
息影20年復出再演母親,陸小芬:「你看不到以前任何一個角色氣質在我身上」
曾以狂野形象詮釋女性復仇戲,也曾在《看海的日子》和《桂花巷》經典演繹擔起生計的悲情女性,息影20年後再次擔綱母親角色的陸小芬,為何決定復出?又如何在《本日公休》裡帶出脫胎換骨的演出?
2023.11.16
性別平權
電影
金馬獎
人物專訪
家庭
歷史
婚姻
Fill 1
文化生活
她們的拍片記事──走過90年代狂飆台灣,用電影創作回應性別與時代的導演們
正值台灣國際女性影展30週年,我們專訪4位跟著90年代婦女運動成長、勇於在時代中突破自我、帶動影像敘事體驗的導演賀照緹、陳芯宜、宋欣穎、陳潔瑤,看她們如何用影像回應自己的內心和所處的時代?
2023.11.5
導演
紀錄片
原住民
產業
性別平權
電影
性暴力
家庭
歷史
親密關係
婚姻
Fill 1
Podcast
他們為何成為「犯罪的人」?記錄3起國民法官審判案後,我們看見的、想問的
截至8月25日,今年度各地方法院已受理53件國民參與審判案件,未來你我都可能成為法庭裡提問、做出量刑的國民法官,這集你將聽見記者一手觀察與個人感觸,而在單一個案之外,我們也試圖更宏觀看見整個結構,思考「被告,為何成為犯罪的人?」
2023.8.24
時事
司法
性別平權
社工
交通
家庭
社會觀察
家暴
國民法官
婚姻
Fill 1
人權司法
國民法官怎麼面對人類最終極的痛苦跟挫折──母親殺子案,與背後的單親困境
近年單親媽媽殺子案頻傳,法務部統計10年來每年平均11位兒童死於「殺子自殺」。《報導者》全程記錄第四件國民法官案、許女殺子案的法庭現場,並追溯悲劇背後,單親母職在當代社會的困境。
2023.8.21
司法
兒童虐待
精神疾病
自殺
兒少
育兒
家庭
國民法官
婚姻
Fill 1
評論
異地安身何為「家」──越南、移民、普悲寺
近20年來愈來愈多越南人來到台灣,陸續建立起越南寺廟,以滿足在台越南人社群宗教信仰的需求,普悲寺即為其一。許多婚姻移民將普悲寺視為兼具「家」與「宗教」性質的空間,許多人生故事也在此上演⋯⋯
2023.7.23
宗教
新住民
家庭
書摘
移民
越南
婚姻
Fill 1
人權司法
台灣首度國民法官判決全紀錄:鄧如雯案30年後,新北殺夫案彰顯家暴法未竟盲點
我國首起國民法官案件,經過連續3天馬拉松式審理,7月21日做出判決。《報導者》全程記錄台灣史上第一件國民法官審理過程,並探問在台灣立下亞洲首部《家庭暴力防治法》25年後,關於家暴安全網的未竟事宜。
2023.7.20
時事
司法
性別平權
社工
家庭
家暴
國民法官
婚姻
Fill 1
評論
台灣新電影的女性主義麻煩與苦女再現
女性受苦是男導演改編作品中的常見主題,過往多有論文以男性凝視批判之。作者則以這些電影中的「廢男」與「惡女」形象,指出在女性主義電影批評又多走了這麼多年的今天,對於新電影的性別分析應該有更多可能。
2023.7.7
同性戀
導演
社運
性別平權
電影
家庭
文化
歷史
電影不欣賞
婚姻
Fill 1
Podcast
孩子成了大人復仇「武器」?離婚搶子爭訟中,家調官心痛目睹,孩子的忠誠兩難與無聲求助
爸媽離婚了,孩子怎麼辦?當大人在離婚官司爭吵不休,往往忽略父母衝突場景已在孩子內心造成大片陰影面積,家事調查官如何幫助法官釐清離婚家庭的真實狀況,讓孩子的心聲被聽見?
2023.7.6
司法
育兒
家庭
親密關係
婚姻
Fill 1
人權司法
當離婚案成律師圈新藍海:開放市場與倫理之間的拉扯與辯論
離婚案件因為入門門檻低、需求量變高,近年吸引不少律師投入,但不同的執業風格與專業進入這塊市場後,也激起倫理辯論:如果律師接到家事案後,只管拚命訴訟,會造成什麼問題?
2023.5.10
產業
司法
社群媒體
兒少
行銷
家庭
心理
親密關係
婚姻
Fill 1
人權司法
離婚者的告白:放下打仗念頭、輸贏執著,和孩子一起海闊天空
我們訪問藝人柯以柔等4位經歷離婚的父母,在關係的激烈撕扯間,他們決定把自己的執念退後一點,把孩子的需求推前一點,花時間療癒孩子、也與自己和解。
2023.5.10
司法
兒少
育兒
家庭
親密關係
婚姻
1
2
3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