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民俗
Fill 1
5本繪本,進入既熟悉又陌生的俄羅斯、烏克蘭民間故事
提到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民間故事,你或許會搖搖頭說你沒聽過。但除了《瑪莎與熊》,《拔蘿蔔》竟然也源於俄羅斯!蘇懿禎推薦5本繪本,讓大家更了解這兩個國家。
2022.4.15
出版
藝術
文學
兒少
俄羅斯
烏克蘭
民俗
歷史
兒童新聞
蘇聯
繪本
Fill 1
影像
迎神眾生相──2022大甲媽祖遶境4日記事
大甲媽遶境第三年在防疫下進行,攝影師與媽祖同行、一路往南到嘉義新港奉天宮,觀察苦行的進香隊伍與接駕的在地鄉親臉譜,體會迎神眾生與媽祖間的信仰羈絆。
2022.4.14
台中
嘉義
媽祖
文化資產
在地傳真
攝影
民俗
Fill 1
影像
馬雨辰/島嶼北方的中陰界──背山面海的風水寶地「金山」
「從地圖上看,這裡有三分之二的地被墓園所覆蓋。」新北市金山區的人文地景,沒有過分釐清生者與死者的生活空間,彼此的面容與狀態參差錯落在這座既是山城又是漁村的意象之中。
2022.4.9
在地傳真
宗教
文化
攝影
民俗
新北
Fill 1
影像
袁詩堯/喪攝,以記錄撫慰悲傷
告別式、追思會,是亡者與生者生命中一道重要刻痕。袁詩堯分享專職喪禮攝影師後,他的觀察與人生體悟,更希望能舒緩和撫慰家屬的悲傷。
2022.4.4
在地傳真
圖文故事
宗教
文化
攝影
民俗
Fill 1
影像
2021《報導者》年度照片選:多走一步,示意有光
新興毒品與菸品、網際世界的虛實、土地與法律的探尋、森林與人性的拉扯、海洋漁業的追蹤、真相的挖掘⋯⋯在路徑上灑落些許數位銀鹽和記者意志,在那前方未明之處,示意有光。
2021.12.29
環境
香港
體育
人權
勞權
原住民
產業
教育
能源
緬甸
電影
科學
毒品
農業
藝術
海洋
防災
Tibet
漁業
公投
六四事件
攝影
心理
COVID-19
民俗
公衛
疫苗
LGBTQ+
土地徵收
軍事
電子煙
森林
盜伐
Fill 1
文化.藝術
九把刀《月老》──感謝與原諒的懺情錄
歷經感情風波、愛犬離世、女兒出生的九把刀,電影《月老》是他對愛情、姻緣與執著的反覆探問。在柯震東、王淨、宋芸樺、馬志翔的演繹下,「一萬年不變」有新答案。
2021.11.22
導演
電影
動物保護
金馬獎
人物專訪
文學
民俗
親密關係
Fill 1
影像
張國耀/我與祭典的距離──記2020年青山宮文化祭
2020年12月適逢青山宮建廟165週年,延續至深夜的盛大祭典引發噪音爭議,一度躍上新聞版面。攝影師張國耀當時來到現場,在鏡頭下意外呈現了廟會中疏離又沉靜的那一面。
2021.11.13
在地傳真
宗教
攝影
COVID-19
民俗
台北
Fill 1
影像
鬼是藏在心底的幽靈
疫情下的鬼月,普渡習俗因應防疫節制地進行著,攝影師記錄著儀式現場種種,月底一場半真半假的惡夢,讓他忽地強烈感受到專屬這個月分的尋常與異樣⋯⋯
2021.9.5
在地傳真
攝影
COVID-19
民俗
Fill 1
影像
《台灣的模樣》──嘗試以影像揉捏出「台灣氣口」、「台灣味」
如果要你拿出一組照片,說明什麼是「台灣文化」,你會給出什麼樣的元素?從這批國家典藏的照片中,我們看見「苦」與「樂」交織,這能否稱為是一種台灣味的核心精神呢?
2021.8.23
影像導覽
宗教
認同
攝影
民俗
歷史
Fill 1
文化.藝術
沈昭良/給過去和未來
從媒體記者轉換為專職攝影工作者,從南方澳漁民、舞台車歌手拍到了戒毒村、不義遺址,沈昭良回顧這20年,如何用攝影梳理台灣內部含括殖民、國家認同、族群、冷戰、人權、原住民、生態、環境、能源等等潛在課題⋯⋯
2021.5.22
毒品
藝術
漁業
文化
社會觀察
攝影
民俗
1
2
3
4
5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