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觀光
Fill 1
國際.兩岸
朝鮮來的瓶中人蔘:平壤樂園海盜船的歡叫,是真的嗎?
朝鮮觀光究竟能看到多少真實的人民日常?只能說,或許平壤與開城是樣板城市,但不是個大戲棚,這裡的人有自己的生活與喜怒哀樂。在海盜船上和我們一起大叫、笑得開心的朝鮮學生,是旅途中難得一見、真情流露的時刻。
2023.1.20
音樂
觀光
朝鮮
交通
旅遊
Fill 1
評論
陳子軒/死侍與《小球會大明星》──創造威爾斯小球會的灰姑娘童話
「死侍」萊恩・雷諾斯與好萊塢男星羅伯.麥可亨尼共同買下了一支英國的小鎮足球隊,讓這支名不見經傳、戰績平平的隊伍獲得爆炸性的關注,也為英國地方層級的足球賽事注入活力;當運動賽事不只比技術也比「說故事」,它能帶領球隊邁向happy ending嗎?
2022.12.16
紀錄片
體育
戲劇
英國
觀光
社群媒體
足球
Long Game
Fill 1
國際.兩岸
習連任也躲不掉的困局:清零持續、經濟熄火,二十大後中共會救市嗎?
二十大即將開議,對疫情仍堅持清零的中國,在出口貿易熄火和爛尾樓風暴下,出現了北京四通橋掛橫幅的抗議。中國經濟和民生有多糟?高舉民族大業「中國夢」能當飯吃嗎?
2022.10.13
中國
產業
政治政策
兩岸
觀光
經濟
社會觀察
COVID-19
移民
共產黨
房地產
Fill 1
環境.教育
當海龜返鄉產卵,卻撞到獨木舟──搭上小琉球觀光失速列車的青年心聲
國慶3天假日,總計有2萬人登島小琉球,遊客擠滿沙灘,民宿和機車都很難訂到。生態環境維護不易,而觀光爆發成長又看不到盡頭,「賺到錢卻失去生活,值得嗎?」部分島民陷入兩難沉思。
2022.10.11
環境
屏東
體育
產業
政府國會
觀光
海洋
NGO
小琉球
Fill 1
政經.產業
遊客年破百萬、今夏首度限水,小琉球遊客「總量管制」可能嗎?
小琉球已是全台遊客密度最高的離島,今夏更因觀光客太多,破天荒短期分區限水。小琉球是否要全面性總量管制、徵收登島費?各主管機關和民間都態度猶疑,背後說不出的難處是什麼?
2022.10.11
環境
屏東
政府國會
觀光
海洋
小琉球
Fill 1
【觀光篇】藝妓、祇園祭、五山送火:京都「後疫情觀光」的浴火重生
日本京都觀光產業大受疫情打擊,藝妓的收入甚至縮水到僅剩疫情前的十分之一。不過,今年起日本開始打開國門,進入「後疫情觀光模式」,或許可以為觀光打開一波新的契機。
2022.8.28
日本
觀光
經濟
文化
COVID-19
兒童新聞
旅遊
Fill 1
環境.教育
後疫情時代登山打卡熱、網路團遍地開花──山域安全的反思與改革契機
後疫情時代,社群媒體上的登山美照湧現,民眾對「網紅山」趨之若鶩,隨之增加的山域事故卻令負責搜救的消防單位苦不堪言。不受主管機關規範的台灣商業登山產業,也成為山域安全隱憂。
2022.7.27
產業
司法
教育
觀光
登山健行
社群媒體
公共安全
森林
Fill 1
環境.教育
一國多制的登山條例、未達共識的定型化契約草案──安全登頂路還有多遠?
2019年山林解禁,相關配套卻沒跟上。5縣市訂定地方自治條例管理登山運動,要求民眾分攤救難成本,對於促進登山安全、降低事故發生的願景卻成效甚微,且規管商業團的主管機關和法條至今還懸而未決⋯⋯
2022.7.27
產業
政府國會
日本
教育
政治政策
美國
觀光
登山健行
公共安全
森林
Fill 1
影像
紀新洲/花蓮,一座山海之城的心跳聲
受限於地理位置、開發時序,長期以來位置較為邊陲的花蓮,同時也坐擁絕美山海。這封傳真以街頭攝影的方式,記錄下這座城市的心跳與時間切片。
2022.7.23
花蓮
在地傳真
觀光
農業
漁業
社會觀察
攝影
Fill 1
國際.兩岸
全國只剩最後一天的汽油:斯里蘭卡國家破產的骨牌效應
斯里蘭卡墜入國家破產的債務黑洞,除了COVID-19和俄烏戰爭的蝴蝶效應,也與一場荒謬決策的「有機農業革命」有關。同時作為中國「一帶一路」的重點借貸國,斯里蘭卡的破產是否會觸發戰略的骨牌效應?
2022.7.5
中國
時事
能源
觀光
農業
東南亞
食物
經濟
俄羅斯
COVID-19
國際關係
Hello World
一帶一路
1
2
3
4
5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