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馬祖
Fill 1
政經.產業
30多年的隱形共生,金馬與中國間的灰色交易如何解?
走私澳洲龍蝦不稀奇?早在1990年代,在交雜的政治、歷史與地理因素下,金馬和中國兩岸間開始出現「海上交易」,至今頻繁如日常。金馬在地居民,對於走私要不要管、該怎麼管,也有多元聲音。
2023.1.9
金門
中國
產業
兩岸
農業
漁業
經濟
歷史
軍事
馬祖
Fill 1
政經.產業
船公司、地方頭人、黑道:金馬「龍蝦意外財」捲起的利益和衝突
澳洲龍蝦從台灣運到金門或馬祖的機場後,如何出港、與中國漁船交易?為了解走私「最後一哩路」,《報導者》實地走訪金馬,訪問當地民代、警察、船老闆、漁會成員,一窺走私版圖幕後的派系勢力與利益⋯⋯
2023.1.9
金門
中國
產業
漁業
澳洲
國際關係
警政
馬祖
Fill 1
國際.兩岸
走私澳洲龍蝦至中國,金門馬祖為何成樞紐?
中國2020年底禁止澳洲龍蝦進口後,意外養出台灣金馬的澳龍走私鏈。《報導者》一路追蹤調查,這條跨越6千多公里,從澳洲、台灣、金門馬祖再轉運中國的交易路線如何運作?為何「無法可管」?
2023.1.9
金門
中國
產業
時事
司法
兩岸
交通
經濟
澳洲
國際關係
馬祖
Fill 1
評論
郭怡汝/生而為台灣人,不可不知金馬事──讀《斷裂的海》
在歷史動盪中,台灣與金門、馬祖組成偶然共同體。經歷熱戰的過去,與新冷戰下的此刻,群島應該如何長成更包容的生命共同體?郭怡汝認為,《斷裂的海》提供理解與解答的機會。
2022.12.10
金門
兩岸
書評
解嚴
認同
社會觀察
軍事
戰爭
馬祖
Fill 1
影像
沈柏逸/藝術節的濕與屍:不潮的基隆「潮藝術」與變種的馬祖「藝術島」
愈來愈多的地方「藝術節」,是城市文化的再生,還是複製空殼、「殭屍」蔓生的陳腔濫調?兩場藝術節,基隆「潮藝術」與馬祖「國際藝術島」,在同樣潮濕的島嶼環境衍生出不同的藝術內涵⋯⋯
2022.6.25
環境
基隆
觀光
藝術
展演活動
軍事
馬祖
Fill 1
評論
台澎金馬是持續轉變中的過程──談《金門留念》與《島・國》
金馬台澎是正在形成的過程,《金門留念》與《島.國》這類紀錄片或其他相關觀看與閱讀,都是幫助我們能有意識地的思考與推動這個形成的過程。我們可以去探索與理解彼此認同形成與轉變的社會條件與情境,長出同情理解彼此的力量。
2022.5.9
紀錄片
金門
兩岸
tidf
認同
軍事
馬祖
Fill 1
影像
鄭宇辰/一場10年島嶼醞釀計畫,關於馬祖的理解與被理解
第一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已在4月10日落幕,在軍事據點及坑道化作展場後,這個以10年為願景的計畫,期望為馬祖四鄉五島帶來什麼改變?攝影師鄭宇辰透過鏡頭,提出對於這座北方島嶼群的觀察與反思。
2022.4.16
在地傳真
藝術
攝影
軍事
馬祖
Fill 1
影像
張良一/黃魚、阿兵哥之後,後疫情觀光潮下的東莒
疫情影響,無法出國的國人湧入離島旅遊,即便是偏遠的馬祖東莒島也受到衝擊。仍保有農漁村文化且相對素樸的東莒,會因觀光客出現不可逆的影響嗎?
2020.8.15
在地傳真
觀光
文化
COVID-19
民俗
馬祖
Fill 1
影像
田裕華/失落的戰地秘境,不失落的軍旅記憶
極盛時期號稱「五萬雄兵」的馬祖,如今軍人剩不到兩千人,「阿兵哥」變成稀有動物、被觀光的對象,也許不久的將來會成為歷史名詞。
2017.12.21
在地傳真
圖文故事
軍事
馬祖
Fill 1
評論
【戒嚴生活回憶】黃文雄/東犬島一九六三
1962年我在政大新聞所讀完第一年,因為考慮出國,決定休學先服完預備軍官役。服役的前小段在本島,後一大段在馬祖的東犬島(現稱東莒),帶領一個加強排,守護凹形東犬港的西半部。
2017.7.27
白色恐怖
轉型正義
解嚴
歷史
馬祖
1
2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