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政府國會
Fill 1
政經.產業
手冊不實用、演習變表演?政府民防體系老化缺陷多,民間興起訓練互助
台灣被國際視為處境與烏克蘭相似,但國防部近期推出的「全民國防手冊」備受批評,檢視政府編組的民防系統的防衛量能也令人憂心。在台灣社會焦慮感提升之際,不少民團開始動起來⋯⋯。
2022.5.23
消防員
政府國會
公務員
NGO
軍事
警政
戰爭
全民國防
Fill 1
政經.產業
【防疫與保險之亂】政策大開、特別條例仍緊縮,「官方版」隔離補償認定恐埋未爆彈
防疫政策快速翻牌,確診工具、隔離條件與適用對象不斷生變,法律、疫情及人民權利與義務未能同步。除了防疫險保單之亂,專家擔心法規若未修正解套,民眾和防疫人員的「防疫補償金」問題,也會引發與政府的紛爭。
2022.5.18
醫療
時事
政府國會
司法
防災
金融
COVID-19
公衛
Fill 1
政經.產業
【防疫與保險之亂】寧損商譽也要拚不核保,台灣保險公司爆誠信危機
4月Omicron風暴吹亂保險公司的算盤,面對龐大理賠風險,從核保到理賠奇招盡出,就算破壞信任也要硬幹賭一把,但專家指出防疫保單之亂還沒完,現在只是上半場⋯⋯。
2022.5.17
醫療
產業
時事
政府國會
防災
金融
COVID-19
Fill 1
政經.產業
「超速」的太魯閣事故調查報告:縮短調查時間、模擬驗證不確實,連運安會調查官也不安
2021年4月台鐵太魯閣號因撞擊工程車翻覆造成43死,運安會在相隔一年後公布最終調查報告,提出16項改善建議。《報導者》獨家取得內部資料,發現原定18個月的調查時程大縮水,有些重要但耗時的模擬分析被迫中止,資深調查官與專家直指程序爭議及報告內容3大疏漏。
2022.5.9
時事
政府國會
防災
交通
追蹤報導
工安
公共安全
Fill 1
生活.醫藥
「居隔單拿到沒?」當居家照護、居家隔離行政大塞車,邁向共存有哪些障礙?
從核對隔離者身分、發居家隔離單、啟動電子圍籬⋯⋯,大規模居家隔離者仍舊消耗龐大的基層防疫人力。新的「4+3」政策有幫助嗎?如何讓資源順利轉進居家照護、輕重症分流,將是台灣面對Omicron防疫調整的重要挑戰。
2022.4.25
醫療
政府國會
科技
防災
COVID-19
公衛
篩檢
Fill 1
評論
【投書】期盼台積電帶頭突破屋頂光電瓶頸,成為創造綠能的協力者
台積電即將進駐的高雄市楠梓產業園區即將進入環評大會決議,我們認為台積電用電量龐大,對再生能源有具體需求,如果能夠將一部分導向屋頂光電,可望帶動高雄邁向淨零的城市轉型,將創造環境與社會的雙贏。
2022.4.10
高雄
產業
政府國會
能源
科技
NGO
Fill 1
生活.醫藥
塞爆排程、補償趨嚴、基金排擠⋯⋯COVID-19疫苗救濟的骨牌效應
全台近8成的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短時內出現不少疑似不良反應個案,逾4千件提出疫苗受害救濟申請。然而在疫情緊急狀況、衛福部修法更改救濟判定條件下,引發連串骨牌效應,正衝擊官民間的信任。
2022.3.29
醫療
人權
政府國會
司法
社會福利
COVID-19
疫苗
Fill 1
生活.醫藥
政府一手上訴、一手修法,「痛痛女孩」和衛福部纏訟4年回到原點
2017年台灣出現首起HPV疫苗訴訟案,一審家屬勝訴、衛福部上訴,但最高行政法院發回更審。此過程中,衛福部二度修改疫苗救濟審議辦法,引發司法、醫學與人權不同視角的討論和疑慮。
2022.3.29
醫療
人權
政府國會
司法
社會福利
疫苗
HPV
Fill 1
人權.社會
太魯閣的眼淚:在停格的生命裡,家屬誓言監督改革「直到台鐵變安全」
11位在太魯閣事故中痛失親人的家屬成立「太魯閣的眼淚」,走向積極倡議之路。掛著未乾的淚水,在事故一週年前夕,其中4位家屬帶著已逝者的紀念物接受《報導者》專訪。
2022.3.27
政府國會
日本
災後重建
防災
台鐵
交通
家庭
心理
工安
Fill 1
政經.產業
不進納管大門的萬家農地違章工廠,他們盤算什麼?
一沒地、二缺錢、三賭政府不會查──在3月19日納管大限前,《報導者》實際走訪尚未申請的農地違章工廠,揭開背後的關鍵問題。業者為何選擇放棄?第一線公務員有何稽查困境?糾纏台灣數十年的違章工廠問題將迎刃而解嗎?
2022.3.17
彰化
產業
政府國會
公務員
追蹤報導
農地工廠
新北
1
2
3
4
5
6
7
8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