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7月26日大罷免投票中,新竹市是唯一市長、立委遭到「雙罷」地區,因貪汙案一審有罪而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攜手國民黨立委鄭正鈐頻頻聯合造勢反罷免。而在近年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成功、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失敗之後,高虹安罷免案的結果備受矚目。
《報導者》深入新竹採訪發現,儘管高虹安已退出民眾黨,但這位停職市長卻左右逢源獲得民眾黨、國民黨及新竹市議會正副議長力挺,連已經淡出政壇的新竹市前市長林政則、許明財與前議長謝文進都出席高虹安造勢活動,顯示國民黨地方力量全部動員為民眾黨保住一席縣市長,而新竹市政府的「助陣」更已多次被外界質疑行政不中立。
7月19日罷免投票前的黃金週末,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國民黨籍新北市長侯友宜、苗栗縣長鍾東錦、嘉義市長黃敏惠等人都來到新竹天公壇公園的「反惡罷」造勢活動,共同呼籲選民投下「不同意票」支持高虹安及鄭正鈐。
前一天,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妹妹柯美蘭、國民黨籍南投縣長許淑華也在新竹「反雙罷」活動站台。柯美蘭強調,當天是哥哥遭羈押的第318天,她控訴司法辦藍不辦綠,還要追殺民眾黨。許淑華則痛批民進黨罷免行為簡直是滑民主之大稽,表現好的市長、立委雙罷更是前所未見。
早在7月5日週六上午,藍營高人氣的台北市長蔣萬安,就已協助高虹安在「本命區」全力固票。
蔣萬安先是來到新竹市關新公園參加「保安號幸福列車」活動,現場擺起充氣遊樂設施讓小朋友盡情玩耍,並架起簡易舞台與街舞團體一起跳舞,「安安哥哥」與「安安姐姐」與小朋友互動,參加活動的媽媽們則爭相與蔣萬安合照。活動結束後,蔣萬安更與高虹安站上宣傳車一起掃街。
關新公園位於新竹市關新里,週六上午人潮並不多,街上也沒車潮,與新竹火車站周邊的車水馬龍很不一樣,蔣萬安、高虹安在此「 安安合體掃街」並未引起熱鬧人潮圍觀。
關新里、新莊里正是竹科新貴聚集地,近年來則被視為民眾黨重要票倉。新莊里長盧秋永毫不避諱表態力挺高虹安,他強調,這兩年來向市府請託的道路修繕與活動中心廁所興建都有落實,市長對他們照顧有加,所以這次不同意罷免。
熟悉新竹政情人士分析,竹科周邊一直都是高虹安的「本命區」,從本命區出發造勢,一來可以試水溫與拉聲量,二來降低被支持罷免民眾嗆聲的可能性,選擇在這樣人潮不多的新興社區掃街,「熱鬧掃街並非重點,而是將直播與影片放上社群,即使掃街沒有兩旁支持者簇擁都無所謂,重點是讓網路上的選民看見她。」
反觀「雙罷」另一焦點國民黨立委鄭正鈐,當天蔣萬安也陪同鄭正鈐掃街到竹市熱點巨城購物中心,簡短發言後隨即北上回到台北市參加國民黨造勢活動,沒有持續陪著鄭正鈐出席下午在軍宅華夏金城社區的活動,就有不少到場的眷村伯伯覺得惋惜,沒機會看到蔣萬安。
而當天下午的活動中,鄭正鈐與高虹安雖然合體互相拉抬,但參與人數僅約百人,原本準備的椅子沒能坐滿,助理趕緊收椅子讓民眾更集中,顯示光靠兩位被罷免人聯合造勢仍不足以炒熱氣勢,急需大咖政治明星加持。
回顧近年來兩次縣市長罷免案,分別是2020年的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與2024年的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結果大不相同。韓國瑜罷免案投票率42.14%,同意票高達939,090票,不同意票僅25,051票,韓國瑜採取「冷戰」策略結果讓罷免案通過;反觀去年的謝國樑罷免案,具有地方派系實力的謝國樑加上國民黨全黨力挺,投票率衝高至50.44%,同意票69,934票,但不同意票達86,014票,罷免案遭到否決,因此被視為「熱戰」策略才能通過罷免案考驗。
儘管面臨停職、退黨及「三腳督」選區結構,高虹安卻比之前的韓國瑜、謝國樑獲得更多助力。
先是國民黨籍新竹市副議長余邦彥在6月21日於社群媒體發文表態「力挺高虹安!守護新竹!」,而兩年多前市長選戰沒有公開力挺高虹安的國民黨籍議長許修睿,則是選在7月3日出席明湖市民活動中心新建工程開工典禮致詞時,呼籲市民大力支持高虹安、投下不同意罷免票。
到了選前一週,甚至連已經淡出政壇的國民黨籍新竹市前市長林政則、前市長許明財,以及無黨籍的前議長謝文進都出席高虹安舉辦的造勢活動,更凸顯藍營在地勢力傾全力幫助高虹安守住市長寶座。不但展現「藍白合2.0」氣勢,高虹安的「陸戰」力量更已全數到位。
至於「空戰」方面,高虹安的前幕僚透露,高虹安雖已退出民眾黨,實際上辦公室團隊裏面幾乎都是民眾黨支援的人力,協助高虹安發揮空戰優勢,鞏固理工背景竹科工程師的支持,以及吸納不少婦女票,而這些都是傳統地方政治人物觸及不到的票源。
民眾黨新竹市黨部主委、市議員李國璋接受《報導者》訪問時分析,空戰本來就是高虹安的強項,只要持續加溫,相信會催出更多票數。而他自己從以前國民黨到現在民眾黨,感受到最大差別是有一群小草志工,上班前來幫忙、下班後也來,可望帶動更多不同意罷免票。
李國璋強調,新竹市是這次藍白合示範區,選前兩週是民眾黨辦晚會,選前之夜則是輪到鄭正鈐來舉辦,有明確的合作與分工,每一個場合都一起同台,希望靠在地的藍白合來反制雙罷,對民眾黨來說更是一定要守住這個唯一執政縣市。
然而,高虹安停職後由副市長邱臣遠代理市長,其後新竹市政府卻發生多次被質疑行政不中立風波,這也成為新竹罷免團體持續抨擊的焦點,新竹雙罷發言人林志潔與領銜人戴振博甚至向廉政署檢舉新竹市府違反行政中立。
林志潔在7月15日指出,罷團已收到廉政署回函,確認新竹市府違反行政中立,並將相關情資事證函送新竹地檢署調查有無圖利。
林志潔細數新竹市府違反行政中立的樣態,包括市府各種主辦或協辦的活動中不斷宣講反罷免,或利用市府管理的景點與建物發放反罷免文宣;反觀罷團在連署期間,想要在十八尖山登山入口旁擺放桌椅連署,就遭到驅趕、要求離場,事證都已經提供給廉政署。
而6月15日民眾黨在新竹火車站前舉辦反罷免活動,民進黨市議員曾資程發現市府社群粉專竟然直播這場活動,涉嫌行政不中立,後續新竹市府回應這是廠商操作不慎,發現錯誤後已經停止直播,並對此事深表歉意;高虹安也召開記者會強調,她在停職後僅參加民間主辦活動,未出席任何市府公務會議。
在爆發多次行政不中立風波後,新竹市府與高虹安辦公室已更加小心謹慎,例如7月5日上午關新公園的親子活動,場地是由民眾黨市議員李國璋協助向市府租借,台上主持人介紹高虹安時均稱呼「市長」,但看板或標語上都避開「市長」這兩個關鍵字。
針對違反行政中立問題,新竹市政府發言人楊寶楨指出,市府一向恪守行政中立原則,絕不會動用行政資源介入任何政治活動,至今未接獲廉政署的函文,也未有市府人員被約談或調查。她強調,市府的文宣從未出現反罷免等相關文字,市府活動也未宣傳反罷免,對於有心人士的誣指無法接受並嚴正駁斥。
民進黨籍新竹市議員楊玲宜則表示,市府的行政中立只是說一套做一套,長期觀察可以發現,高虹安上次選舉的優勢選區,市府投注各項資源都源源不絕,但非優勢區就慢慢來,這都是利用行政優勢與不中立的惡質手段。
《報導者》透過高虹安幕僚多次聯繫,高虹安仍選擇不回應任何爭議問題。高虹安僅在造勢場合不斷強調遭受民進黨鋪天蓋地的政治攻擊,但從不後悔投身公共領域,並強調一旦被罷免,將由民進黨執政的中央指派代理人,將沒有再一次的補選機會。
長期觀察新竹地方生態的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主任杜聖聰指出,上次九合一地方大選,國民黨地方勢力發覺提名的林耕仁無法獲勝後,選前棄保將高虹安拱上台,高虹安上任後雖然爭議頻頻,但該給地方的資源一樣都沒少,也讓不少無黨或國民黨民意代表對高虹安持正面看法。他認為,這次罷免案中,除了正副議長之外,甚至連無黨籍議員都陸續公開挺高,對於高的基本盤絕對有助益。
「高虹安過往支持度最好的區域都在竹科周邊,這些傳統選戰很難觸及的大樓社區,連里長都很難有施力點,卻可能會出來投給高虹安,」杜聖聰認為,擁有空戰與陸戰的優勢下,罷團想要成功罷免高虹安會有一定的難度。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主任張峻豪分析,新竹市對於民眾黨來說非常重要,由於選民結構藍綠白三強鼎立,因此需要國民黨力挺,「蔣萬安很早就到新竹幫高虹安站台,除了也拉抬新竹立委鄭正鈐之外,也是希望民眾黨在台北市能多幫國民黨一點忙,」所以在7月初之後,藍白合的場合愈來愈多。
進入罷免投票最後一週,張峻豪認為,結果非常難以預料,藍綠白的支持者應該都已經動員完畢,會出來投票就是會出來投票,而新竹市具有大量的外來人口,「外來人口最後會有多少人出來投票,將會主宰勝負。」
新竹雙罷團體在最後關頭則是持續掃街辦活動,出身新竹市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也開始現身活動。林志潔表示,新竹雙罷是唯一要面對兩個政黨的罷團,雖然已經挺過最艱困的連署階段,但剩下最後一哩路,她每天都先到台北上節目空戰,回新竹後繼續陸戰,希望催出更多不滿藍白在國會亂搞的中間選民出來投票。

很少人注意到,這次大罷免除了31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還有另一件民進黨南投縣議員陳玉鈴罷免案。這是國民黨中央發起「以罷制罷」策略後,唯一成立的一件罷免綠營民代案。
此案已在7月13日投票,結果同意罷免票數為12,160票,未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門檻的14,302票,罷免案遭到否決。
身兼民進黨南投縣黨部主委的陳玉鈴,在挺過罷免第一戰後表示,國民黨「以罷制罷」沒有成功,她會深切檢討、持續改進,也持續努力讓地方更好。
本身就是南投竹山在地子弟的罷免國民黨立委游灝團體志工蘇柏豪指出,陳玉鈴從一開始就決定打「冷戰」,一張文宣都沒發,雖然也沒把握會過關,但策略是希望不要過度催票,「一下子催不同意(陳玉鈴罷免案),等一下又要催同意票(游顥與馬文君罷免案),選民很難不搞混,」所以陳玉鈴打定主意輸掉也沒關係,不讓選民混淆是第一要務。
蘇柏豪觀察,南投縣選票結構本來就是藍大於綠,而這次陳玉鈴罷免案中,國民黨籍南投縣長許淑華、立委馬文君與游顥都強力動員,選前之夜包括南投、彰化與雲林縣長都來了,連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都來催票,這樣的高度動員下投票率僅31.76%,雖然只差2千多張同意票就罷免成功,仍顯示藍營的投票動能不足。
目前各選區的狀況,張峻豪認為藍營支持者的熱情並沒有明顯加溫,南投這場罷免只是議員層級,勝負很難直接擴散至其他選區,但仍是觀察的指標之一;目前國民黨對於死亡連署、黨工被起訴都還是訴求司法不公,這樣的論述很難吸引中間選民出來投不同意罷免票。
張峻豪指出,7月26日的第一波大罷免投票(包括24位國民黨立委及高虹安罷免案),以立委及市長的高知名度都比較容易成為「熱戰」型態,而不論是罷免方或是反罷方,剩下幾天時間,「如何催出更多票」將會是最後決定勝負關鍵。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