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民進黨
Fill 1
政治社會
在地人情超越黨派、大族老面孔占優勢──深入部落現場,看原住民鐵票倉如何煉成
金馬獎得獎片《哈勇家》生動呈現原住民選舉文化,現實上,原住民長年被視為泛藍陣營鐵票,即使民進黨已兩度中央執政、投入大量資源,仍無法大幅撼動原住民選舉結構。為什麼?我們到部落現場探索答案⋯⋯
2023.8.20
選舉
原住民
民進黨
電影
國民黨
文化
Fill 1
評論
陳昭如、黃長玲/遲來的#MeToo被害者公信力,正義能隨之而到嗎?
台灣晚了國際6年才跟上#MeToo浪潮,政院也隨即端出性平三法修正案作為回應。兩位作者強調性騷擾發生的關鍵是不平等的權力結構,而目前重罰化的修法方向,未必能有效遏止性騷侵害。
2023.7.20
人權
時事
政府國會
司法
教育
民進黨
性別平權
性暴力
社群媒體
MeToo
Fill 1
政治社會
檢視藍綠白三黨性騷擾防治辦法:人治仍重於法治,能扭轉「大局為重」嗎?
台灣此波#MeToo運動由政壇而起,《報導者》整理民進黨、國民黨與民眾黨目前黨內性騷擾防治規定,發現在「大局為重」的政黨文化下,3個推出總統候選人的主要政黨現行措施仍是「人治重於法治」,法規和職場文化都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2023.6.13
時事
政府國會
司法
民進黨
性別平權
性暴力
國民黨
MeToo
民眾黨
Fill 1
政治社會
34張圖表,帶你看2022九合一大選關鍵結果
2022九合一選舉,六都藍綠版圖和催票率消長如何?地方議會有哪些亮點?18歲公民權複決在各縣市的投票狀況如何?34張圖表帶你一次掌握。
2022.11.27
台南
高雄
台中
桃園
選舉
政府國會
民進黨
憲法
國民黨
台北
新北
民眾黨
Fill 1
政治社會
野島剛:民進黨不是輸給藍營和中國,是輸給自己
「民進黨並非輸給國民黨、輸給中國因素,而是在長期執政中沒有向主要支持者們給出滿意的答案。」長期觀察兩岸三地政治情勢的野島剛,從外媒角度分析此次大選勝敗關鍵。
2022.11.26
選舉
時事
政治政策
民進黨
蔡英文
兩岸
國民黨
民眾黨
Fill 1
政治社會
王宏恩:民進黨催出核心支持者,但失去小黨及無黨派選民的支持
王宏恩指出,國民黨總得票數和勝選區域其實沒有變多;民眾黨雖選上新竹市長,但從議員和黃珊珊得票來看,柯文哲參選總統的勝算不高。整體結果反映地方選舉民眾較重視地方議題,不代表因此支持中國,而更像是「生活又不是只有抗中保台」的想法。
2022.11.26
選舉
時事
民進黨
蔡英文
柯文哲
國民黨
民眾黨
Fill 1
政治社會
18歲公民權複決門檻?青年參政與第三勢力布局?大選關鍵看點一次掌握
九合一地方選舉及18歲公民權的修憲複決案將於11月26日登場,《報導者》與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共同製作資訊圖表,帶讀者快速掌握青年參政情形、第三勢力如何布局地方選舉、候選人財產申報狀況,以及18歲公民權複決門檻等4項關鍵看點,作為選前觀察。
2022.11.23
選舉
政府國會
政治政策
民進黨
憲法
國民黨
Fill 1
政治社會
藍綠都支持,反而沒聲量?「18歲公民權」民調不樂觀,965萬張同意票怎麼催?
「18歲公民權」投票即將登場。然而,相較於朝野政黨以高度共識將此案送出立院,在民調只有不到5成支持下,要過965萬同意票的公民複決高門檻,恐怕困難重重⋯⋯
2022.9.5
選舉
政治政策
民進黨
憲法
公投
國民黨
Fill 1
評論
僑生也需要轉型正義:馬來西亞學生「北漂台灣」除魅記
台灣社會對僑生仍有強烈的刻板印象與誤解,儘管僑生身分確實是特權政策。不符合時代的政策必定帶來錯誤的「國際觀」,無論是哪黨執政,只要一天不對僑生的身分認定政策作改革,僑生被「族群歧視」的隱憂與爆發,就會一直存續。
2022.6.26
轉型正義
政府國會
教育
民進黨
馬來西亞
認同
國民黨
書摘
種族歧視
Fill 1
政治社會
公投四案,同不同意都應思考的問題
公投並非萬靈丹,無論結果是否通過,將各面臨不同問題。《報導者》採訪學者專家,解析正反論述、結果出爐後將衍生的後續議題,提供民眾在政黨動員之外的思考空間。
2021.12.13
環境
時事
能源
政治政策
民進黨
美國
食安
核電
公投
食物
國民黨
國際關係
藻礁
1
2
3
4
5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