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民進黨
Fill 1
政經.產業
萊豬進口9項法案全通過:一週後豬肉管理「一國兩制」,台灣準備好了?
從總統蔡英文8月28日宣布開放含萊劑美豬,到12月24日走完行政程序,只有短短4個月。一週後,進口豬准用萊劑、國產豬禁用的新制將上路,但不論標示規定、稽查資源都還未到位…
2020.12.24
立委
民進黨
美國
食安
農業
經濟
國際關係
Fill 1
評論
盧郁佳/亡國之父孫中山──讀《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
孫中山其實是個野心自走砲?盧郁佳從張戎新書《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中看見近代革命家、政界種種政治交易的模型,錢權政治如何使民主理想變質…
2020.9.26
政府國會
民進黨
書評
國民黨
歷史
祕密無論說或聽皆危險
Fill 1
政經.產業
背叛的滋味──從投韓到罷韓,高雄人等一個專情的市長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即將在6月6日登場,投票前夕,心情最複雜的可能是六合夜市管理委員會的幹部們。他們為何從挺綠、投韓到罷韓?
2020.6.2
高雄
選舉
產業
時事
政治政策
民進黨
兩岸
經濟
韓國瑜
罷免
Fill 1
評論
滕西華/實踐世代正義的健保改革:落實家戶總所得費基、增加政府公衛投資
蔡英文就職演說對全民做出「更健康、受到更好照顧」的承諾。作者認為,此時正是以家戶總所得取代因職業、所得來源實質健保費率不一的不公,落實陳時中部長提倡過的「正宗」二代健保改革時機。
2020.5.20
醫療
政治政策
民進黨
蔡英文
健保
公衛
Fill 1
評論
周奕成/美中關係改變下,蔡總統的3個歷史使命
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台灣與自由民主國家的聯盟關係如何提升?如何在疫後全球分工體系重組中取得優勢?憲改的時機到來,第8次修憲能否成為可能?
2020.5.19
政府國會
外交
政治政策
民進黨
憲法
美國
財政
蔡英文
兩岸
經濟
國際關係
公衛
Fill 1
評論
施逸翔/落實完整人權是優先價值,不是隨意選擇的自助餐
蔡英文即將展開總統第二屆任期,人權團體如何評價過去4年政績?在社會安全、公平正義、國際人權等面向,有何新政建言?
2020.5.18
轉型正義
血汗勞工
人權
難民
原住民
移工
政府國會
司法
社運
政治政策
民進黨
性別平權
蔡英文
精神疾病
農業
礦業
社工
東南亞
漁業
社會福利
NGO
Fill 1
評論
李根政/環境劣化的大開發時代,或邁向綠色成長的經濟轉型?
後防疫時期,如何紓困、振興經濟是政府後續考驗,連任的蔡英文總統與蘇貞昌院長能否放下以環境為代價的開發思維,借勢走上綠色經濟的振興之路?
2020.5.17
環境
產業
政府國會
能源
政治政策
民進黨
蔡英文
農業
經濟
NGO
農地工廠
Fill 1
評論
林佳和/總統、政黨分裂投票下,2020新國會民主與效率的多重難題
台灣的立法院,是獨特「半總統制」下積弱不振的國會。加上弔詭的黨意與民意下,民粹政治運動竄起,以及不分區之區域立委化的現象,到底該如何改革?
2020.1.21
政府國會
民進黨
國民黨
2020總統大選
Fill 1
評論
葉浩/新政府能否縫合選戰裂縫,開創新局迎接憲政時刻?
選前不同黨派各自喊出口號向選民催票,這些話語背後顯示台灣人民面臨的關鍵選擇,選後我們又該怎麼跨界對話、擁抱彼此,讓台灣不分黨派世代,一起重新開機?
2020.1.20
轉型正義
民進黨
憲法
蔡英文
柯文哲
國民黨
2020總統大選
韓國瑜
Fill 1
評論
李根政/期待連任的蔡英文,尋回「在野民進黨」環境前瞻改革的初心
環境運動的挑戰是,如何讓群眾在守護民主時不忘對執政者的監督。蔡總統第二任期與新國會,能否提出更好的環境政策?
2020.1.14
環境
選舉
空氣汙染
社運
能源
政治政策
民進黨
蔡英文
土地汙染
2020總統大選
農地工廠
1
2
3
4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