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花蓮
Fill 1
影像
沈柏逸/「好野人」跟你想的不一樣: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好野」?強調本地參與、原住民文化的2021森川里海溼地藝術季,試圖用一個個裝置、行動藝術詰問,邀請觀光客跨出文明局限,體驗、反思與自然共生的富足⋯⋯
2021.9.11
花蓮
原住民
藝術
文化
社會觀察
Fill 1
環境.教育
數位落差,不只是硬體落差──看見疫情下的教育不平等
不論在偏鄉或都會,無數家庭因疫情而開始遠距教學、在家工作,當家庭經濟與關係變得更脆弱時,第一線的教師發現更難解的是學生的扶助問題,線上中輟學生可能將增加。在遠距教學中如何拉著每一條可能隨時斷線的風箏,將會是持續的挑戰。
2021.6.23
花蓮
台東
時事
貧富差距
教育
科技
兒少
家庭
社會觀察
COVID-19
Fill 1
影像
曹雨昕/三級警戒下的花蓮:海風靜日
隨著三級警戒發布,遊客消失,觀光的⾯紗被揭開,整座城市慢了下來,還原成在地人的日常。走在吹拂著海風的街上,不再需要摩肩接踵,停⾞也不再是⼀位難求;只是安靜下來的,也有景點,也有那些無法營業的店家。
2021.6.12
花蓮
攝影
COVID-19
Fill 1
生活.醫藥
台鐵近60年最嚴重意外:太魯閣號事故49死,213人輕重傷
4月2日上午9時28分,花蓮縣秀林鄉台鐵東正線清水隧道北口,一輛工程車輛從山坡滑落鐵軌,撞上行經的太魯閣號408次列車,造成列車出軌卡在隧道內,是台鐵近60年來最嚴重的意外事故。
2021.4.2
花蓮
時事
台鐵
交通
追蹤報導
Fill 1
政經.產業
全台首宗鄉長罷免案:花蓮富里一場政治家族與地方派系的延長賽
擁有「六十石山金針花海」的花蓮富里鄉,出現全台第一場鄉長層級的罷免,選民為何提罷?鄉長有何話說?這場罷免對派系把持的地方政治生態的衝擊又是什麼?
2020.11.26
花蓮
選舉
時事
政治政策
罷免
Fill 1
評論
當地方派系換了北京老闆──被陸客觀光重塑的台灣地景
台灣不少夜市近年被改造為迎合陸客的觀光夜市,學者分析這是地方派系討好新「恩主」中共,陸客成了中國主權延伸的觸媒。
2020.3.28
花蓮
苗栗
中國
政治政策
兩岸
觀光
文化
書摘
Fill 1
政經.產業
當國民黨候選人喊出「拒絕花蓮王」,藍營在花蓮的兩難命題
當國民黨花蓮縣黨部喊出「拒絕花蓮王」,成為選戰最尷尬一景。對輪流當縣長立委的傅崐萁夫婦,花蓮民眾會做出什麼選擇?
2020.1.9
花蓮
選舉
政治政策
國民黨
2020總統大選
韓國瑜
Fill 1
評論
蔡中岳/這些年台灣人一起受過的「選舉公路」夢魘
台灣公路建設彷彿永遠少一段,國道6號延伸花蓮、蘇花安、花東快每4年冒出來一回,拼建設不分藍綠,「選舉公路」不停歇,但台灣裝得下嗎?
2020.1.7
環境
花蓮
選舉
政治政策
交通
Fill 1
環境.教育
25萬人連署、11次審查、4度朝野協商,為何修不掉《礦業法》霸王條款?
修了3年的《礦業法》協商破局,一但確定修法未過,礦場繼將續沿用舊法霸王條款「免環評、免告知、免同意」。60個因修法期被凍結的舊礦權展延20年,環評制度也將跟著陪葬。
2019.12.18
環境
花蓮
原住民
產業
礦業
經濟
原住民保留地
Fill 1
政經.產業
北宜高鐵、蘇花安、花東快,2,300億選舉支票買得動東部年輕人嗎?
東部交通,一直是台灣重大課題。大選前夕,政府再拋多項建設支票,但我們實際走訪,發覺東台灣年輕世代與父輩反應不太相同。
2019.12.17
花蓮
台東
宜蘭
政治政策
台鐵
交通
2020總統大選
1
2
3
4
5
6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