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Story【S4EP17】

上一堂立法院議事通識課:國會改革法案改什麼?委員會審查、黨團協商、再修正動議,到底在幹嘛?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5月17日、5月21日立法院因「國會改革法案」爆發肢體衝突,院外也引來民團、民眾聚集抗議,高舉「沒有討論,不是民主」、「反黑箱,反擴權」等標語。

所謂「國會改革法案」涉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等5法的修法。截至21日,立法院已二讀通過國民黨和民眾黨版的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賦予國會調查權、規範藐視國會行為、強化立法院人事同意權等條文,尚有聽證權、《刑法》增訂藐視國會罪等條文待處理。但其實國會改革並非首次被提出,前總統蔡英文2015年的治國五大改革就曾提及。本次修法無法取得共識,是民進黨昨是今非?還是各黨修法方向有不小差異?

另一方面,針對外界爭論的「程序黑箱」問題,《報導者》也爬梳過往立院朝野黨團攻防史,試圖釐清爭點──「修正動議」到最後一刻才送到委員桌上,是議事常態;但本次「少數黨草案無法出委、沒有實質逐條討論、黨團協商沒有結論」的情況,在過往政黨攻防、運用人數優勢的手段中,仍為少見情況,值得我們討論關注。

此外,由國民黨籍立委傅崐萁提出的3項花東交通建設特別條例草案也引發爭議,目前三案都已通過交通委員會審查,其中二案曾排入17、21日議程(註)
當日未進入表決,新一期院會未排入討論事項
,草案規定哪些內容?立法院可以立法提案,要求行政院10年內完成建設嗎?可能造成怎樣違憲疑慮?

這集,由資深政治線記者、《報導者》執行長何榮幸以及記者許詩愷,在院內衝突、院外萬人抗議之時,跟大家解釋:「國會改革」到底是什麼?正常的修法流程和程序運作的意義?若爭議條文三讀通過,後續有哪些攻防的可能性?

【註】本集錄音時間為2024年5月22日。

(來賓|《報導者》執行長何榮幸、記者許詩愷;製作團隊|方德琳、藍婉甄、陳思樺、張詩芸;攝影|楊子磊)

訂閱The Real Story

感謝您的收聽!邀請您透過Apple PodcastSpotify或其他收聽平台免費訂閱《The Real Story》,及早接收更新通知,節目資訊不漏接!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