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交通
Fill 1
Podcast
只要記得,她就不算死:普悠瑪倖存女孩的辣泡麵漫畫裡,想不起來的痛與忘不了的友誼
去年(2022)春末,我們到台東拜訪16歲、剛從卑南國中畢業的旻瑄,她也是2018年10月21日台鐵普悠瑪事故中的倖存者。這場意外帶走了18條生命,其中有5位卑南國中的師生,包括旻瑄幼稚園以來最好的朋友⋯⋯這集,請聽一段和泡麵有關的,愛與別離、受傷與重生的故事。
2023.11.16
台東
出版
教育
災後重建
兒少
台鐵
交通
食物
漫畫
Fill 1
國際兩岸
「台灣有事」發大財?與那國島乘風破浪的台灣夢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與那國如果離開台灣就發展不起來,這是島民的共識。」離台僅110公里的沖繩縣與那國島,近期又開始和台灣試驗直航。島民的「台灣夢」是什麼?我們能發展怎樣的邊境交流?
2023.10.18
日本
觀光
交通
經濟
文化
國際關係
軍事
沖繩
台灣有事
Fill 1
國際兩岸
每路關鍵援兵都經過沖繩──在日本最前線,詳解「台灣有事」臨戰劇本
如果明天就是台海戰爭,世界將如何回應「台灣有事」?無論是強化軍備還是兵棋推演,日本的戰略布局都指向被包夾在中美台之間的沖繩。我們來到沖繩的基地現場,觀察官民如何體感「台灣有事」。
2023.10.16
中國
難民
日本
外交
美國
兩岸
交通
國際關係
軍事
全民國防
沖繩
台灣有事
資訊戰
Fill 1
國際兩岸
台海若開戰誰先撤?沖繩避無可避、不允許再次失敗的「大疏散計畫」
「中共打來怎麼辦」不只是台灣人的焦慮,一海之隔的沖繩亦無法迴避。日本政府已積極動起來準備「沖繩戰時避難計畫」,為何卻引發第一線反彈?歷史的陰影之下,當權者能否學到教訓⋯⋯
2023.10.16
中國
難民
日本
美國
交通
國際關係
歷史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沖繩
台灣有事
Fill 1
政治社會
鐵道專家安部誠治:福知山事故後JR西日本改革只有50分,公司化不會讓台鐵突具安全意識
安部誠治直言,以他的標準,福知山事故後JR西日本改革18年仍只有50分,建立安全文化才踏出第一步而已;即將公司化的台鐵,安全意識更如事故發生前的JR西日本,但太魯閣眼淚促成的外部監督委員會將是改變的契機。
2023.8.31
日本
人物專訪
台鐵
交通
工安
Fill 1
Podcast
從「猴子」變成人,一位「機車記者」山道上的10年見聞
《報導者》「機車線」記者林雨佑自己是資深重機騎士,網路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意外成為現象級作品後,他也發揮舍我其誰的精神,直接「領域展開」,本集雨佑將用數個關鍵字,帶你從「猴子」和「人類」視角出發,聽見影片場景背後的真實故事和門道。
2023.8.29
宜蘭
政治政策
交通
文化
社會觀察
攝影
新北
警政
Fill 1
評論
【投書】騎腳踏車上路像是一場障礙賽?台灣自行車道四大不友善設計
台灣從17年前開始推廣自行車騎乘運動,但政府在道路設計時,有把腳踏車用路納入考量嗎?作者比較單車大國荷蘭與新北林口的自行車道設計,指出台灣人單車通勤族群的困境與需求⋯⋯
2023.8.28
政治政策
交通
荷蘭
新北
自行車
綠色運輸
Fill 1
政治社會
騎士、追焦手和機車網紅:北宜公路上的「山道猴子」為何而跑?
最近爆紅的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很多人都想問:現實中的山道猴子追求什麼?山路追焦文化有多盛行?其中涉及哪些交通安全問題?我們來到下集主角們跑的台灣最著名跑山勝地北宜公路,這裡還有很多故事⋯⋯
2023.8.27
宜蘭
社群媒體
交通
文化
社會觀察
攝影
新北
警政
Fill 1
評論
林雨佑/千萬點閱率背後,「山道猴子」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本文從記者多年在車圈的經驗出發,結合數據指出台灣駕訓監理制度為何如同放任山道猴子跟馬路三寶自然繁衍?同時從交通安全教育、經濟價值、產業發展等面向,試圖提出將台灣山道文化翻轉為賽道文化的可能。
2023.8.27
政治政策
社群媒體
交通
認同
社會觀察
Fill 1
Podcast
他們為何成為「犯罪的人」?記錄3起國民法官審判案後,我們看見的、想問的
截至8月25日,今年度各地方法院已受理53件國民參與審判案件,未來你我都可能成為法庭裡提問、做出量刑的國民法官,這集你將聽見記者一手觀察與個人感觸,而在單一個案之外,我們也試圖更宏觀看見整個結構,思考「被告,為何成為犯罪的人?」
2023.8.24
時事
司法
性別平權
社工
交通
家庭
社會觀察
家暴
國民法官
婚姻
1
2
3
4
5
6
…
12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