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社會福利
Fill 1
評論
楊惠君/為社會傷口進行深層清創──從精神疾病痛點,看見重生可能
《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出版,不單期望讓人「理解」精神疾病與病家無助,更嘗試開墾出一條在正常與異常間,形塑世界的路。
2019.11.27
醫療
人權
司法
書評
精神疾病
社會福利
Fill 1
生活.醫藥
一場艱難的對話:一名精神障礙者如何走向殺人之路
2018年,一起牙醫師遭思覺失調症患者刺死命案,爭議未曾止息。報導者長期走訪,從司法紀錄、精神鑑定,探看結構性問題。
2019.11.11
醫療
司法
精神疾病
社工
社會福利
社會觀察
Fill 1
生活.醫藥
全球自殺率降低,台灣卻年增3%──我們的自殺防治網還缺了什麼?
20年來台灣自殺率一直高於全球平均,甚至在近年以年增3%幅度「逆勢上漲」。台灣早就建立全國登錄及通報系統,制度走得很前面,為何卻無法解決居高不下的自殺率?
2019.10.9
醫療
精神疾病
自殺
社工
社會福利
Fill 1
政經.產業
【921地震20週年】重建進行式7,300天,大破大立的未竟與傳承之路
20年過去,為什麼我們要記得921?這場史級巨難後,台灣歷經眾多規章和觀念上的大破大立,但徹底革新的改造工程,仍是進行式⋯。
2019.9.18
地震
災後重建
政治政策
防災
社會福利
Fill 1
評論
【投書】都市原住民二代:我的父母如何墜入都巿經濟、健康弱勢邊緣
全台原住民約4成住在都會地區,他們為了更好的經濟發展離開原鄉,卻多淪為健康弱勢。社福體系該怎麼有效幫助他們?
2019.8.28
醫療
原住民
政治政策
文化
社會福利
Fill 1
評論
貧富不均對兒童的侵蝕:從大腦到教育成就,易落入自我欺騙陷阱
較大的貧富差距除了透過影響家庭生活與關係,進而影響兒童的發展,更會對兒童的認知能力、學習效果與職業選擇產生更直接的作用。
2019.8.21
貧富差距
教育
兒童
育兒
社會福利
社會觀察
書摘
Fill 1
生活.醫藥
鐵屋裡的吶喊——龍發堂解散後,難以平復的人權烙印
龍發堂被高市府強行解散了,然後呢?堂眾不僅面臨復歸社區後資源斷裂、家屬無力照顧,過往在堂內受到的非人對待,也難以訴諸司法...
2019.8.19
醫療
人權
司法
精神疾病
社會福利
Fill 1
評論
只要聽人說話,每月爽領33K?「社區關懷訪視員」在做什麼?
當人們認為社關員只是跟精神失序者聊天而已,不僅反映社會對專業助人工作的不解與誤解,也讓我自問:這份工作的專業為何?
2019.8.6
醫療
人權
精神疾病
社工
社會福利
書摘
Fill 1
人權.社會
從「公辦龍發堂」到共融桃花源——玉里社區家園啟示錄
打造人生後半場的家、實現穩定工作的夢想⋯玉里社區家園的住友在這個小鎮上,重新證明「身而為人」的尊嚴與價值。
2019.6.19
醫療
花蓮
精神疾病
社會福利
Fill 1
人權.社會
過度傾斜的機構安置──為什麼幫失家兒找家這麼難?
受傷的孩子進機構後,物質上被照顧,身體也不再有傷,然而有些東西仍是機構難以給予的,例如家人般的愛。
2018.8.21
人權
安置機構
兒童
社工
社會福利
1
2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