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社會福利
Fill 1
人權.社會
解憂咖啡店,陪機構兒少自立生活:踏入現實社會後,請記得我們都在
「咖黑」不只是咖啡店,更是陪伴安置機構兒少與藥癮家庭的據點。這裡有療癒,也有爭吵,在充滿挑戰的陪伴現場,正向心理學出身的店長黑面,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成為他們出社會後隨時可以回頭停靠的港灣。
2022.12.21
醫療
高雄
教育
兒童虐待
毒品
創業
安置機構
兒少
社工
家庭
社會福利
心理
Fill 1
人權.社會
在不同家庭與機構流轉的浮萍──如何跨界組隊為「難置兒」修整港灣?
在不同家庭或安置處所之間轉換3次以上的兒少,實務上稱為「難置兒」,他們感到不斷被拋棄,也漸漸磨去對人的信任。如何確實接住他們,也同時強化照顧者的能量?不同的跨界團隊正在找方法。
2022.12.21
醫療
教育
兒童虐待
安置機構
兒少
社工
社會福利
心理
寄養家庭
家暴
社會住宅
早療
Fill 1
人權.社會
家庭工事中──壞掉的大人、受傷的孩子,與修復之手
11月的第二次CRC國際審查,國際委員認同台灣為減少不必要家外安置所做的努力,也建議深入評估家外安置兒少安全返家的現況。但糾結經濟、教養、童年創傷等複雜議題的家庭能如何修復?修到什麼程度才算安全?
2022.12.21
人權
兒童虐待
安置機構
兒少
社工
家庭
社會福利
心理
寄養家庭
家暴
Fill 1
生活.醫藥
曾是聯合國認可的罕病人權大國,為何台灣今讓患者淪落健保邊緣人?
根據罕見疾病基金會統計,2013年二代健保後,罕藥通過健保給付的數量明顯逐年變少,不僅整體給付率從過去的86.8%下降到47.6%,今年直到第二季的新藥執行率僅0.016%。罕病家庭如同重回黑暗年代,斷藥、吶喊、無助、絕望⋯⋯
2022.10.24
醫療
人權
長照
社會福利
健保
NGO
罕見疾病
藥物
Fill 1
評論
鄭又維/當我的家人不見了──失智者失蹤逐年攀升,高齡社會下的咫尺天涯
失智者失蹤協尋的需求逐年攀升,成為警政單位重要的業務和課題。如何提升全民對失智症的理解,讓「失智友善社區」不再是口號,迫在眉睫。
2022.10.5
身心障礙者
高齡老人
長照
失智症
家庭
社會福利
心理
照護
警政
Fill 1
環境.教育
日照中心進駐市區小學引爭議,「長照結合校園」政策有解嗎?
天母住宅區內的芝山國小,將是台北市首個日照中心進入小學的案例,但過程衝突不斷。家長為何反對?其他達成「老幼共學」案例的校園,又如何做到?
2022.10.5
教育
政治政策
身心障礙者
高齡老人
長照
兒少
失智症
家庭
社會福利
照護
Fill 1
生活.醫藥
走進藥癮治療性社區──在這裡,生活即治療
除了戒癮門診、替代療法,長住型的治療性社區也是藥癮者的治療選項。有的社區遠離人群,有的位在鬧區,共通點都是要讓藥癮者在生活細節中,走過治療、自療與自瞭之路。
2022.9.22
醫療
司法
政治政策
毒品
社工
家庭
社會福利
心理
NGO
酒癮
Fill 1
人權.社會
懷孕就解約?直視雇主的苦與移工的難,哪些改變才能扭轉弱弱相殘?
面對各國搶工潮,落實懷孕移工的權利,已不只是基於人道關懷,更是盤點台灣勞動力、促進產業與長照政策革新升級的一次機會。一位雇主嘆,如果政府有生產照顧中心,好的移工就不用回去了。
2022.9.12
人權
勞權
產業
移工
政治政策
長照
育兒
社會福利
照護
NGO
仲介
Fill 1
影像
古佳立、莊凱程/奔馳北海岸,承諾一餐溫飽──三芝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
不分晴雨,送餐員每天開著車穿梭在蜿蜒的山路、田野間、海岸旁,為獨居、身心障礙等個案送上中餐、晚餐與溫暖。在「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為期一週的蹲點攝影,我們看見每一次的送餐不僅是承諾,更是對人性的關懷。
2022.9.3
人權
政治政策
志工
高齡老人
長照
社會福利
社會觀察
攝影
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Fill 1
評論
為何他們在吸毒環境裡生小孩?一段90年代版的西城故事:在集體毀滅中尋找個人尊嚴
我們再一次看到,導致母親拋棄孩子或毒害胎兒的原因顯然不是「女性主義」或「女性賦權」。相反地,問題完全出在父權主義下的「家庭」定義之上,也在一個失能的公部門之上,因為他們把養育及支持孩童的責任完全推給個人──尤其是女人。
2022.8.31
美國
性別平權
街友(Homeless)
毒品
兒少
家庭
社會福利
社會觀察
書摘
1
2
3
4
5
6
7
8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