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照護
Fill 1
生活.醫藥
《病主法》上路後,為什麼依賴呼吸器的病人仍是「善終孤兒」?
長期呼吸器依賴者,落在生命最難掌握判定的醫療三不管地帶,如同善終孤兒,法律幫不上忙。醫界應盡速凝聚判別「末期病患」的共識。
2020.12.22
醫療
人權
司法
長照
照護
安寧療護
Fill 1
生活.醫藥
1%的奇蹟,要付出什麼代價?呼吸器決策資訊網,為拔不拔管的生命難題找答案
插管後有機會脫離呼吸器嗎?不同年齡、病況的機率一樣嗎?陳麗光團隊建置「台灣呼吸器決策資訊網」,以大數據提供醫病溝通具體依據,幫助病家理性決策。
2020.12.22
醫療
大數據
科學
長照
健保
照護
安寧療護
Fill 1
生活.醫藥
安寧之母成安寧病人,趙可式坦言:過去台灣亞洲第一的評鑑佳績,是靠「樣版醫院」拿到的
一手建立起台灣安寧療護病房的護理標準和模式,趙可式去年一度成為15天安寧「預習生」,她看見什麼?
2020.12.22
醫療
政治政策
安樂死
武漢肺炎
照護
安寧療護
Fill 1
生活.醫藥
青貧族繳保費、銀髮族去看病──青年可能扛不起的健保未來,如何解?
收入多卻繳得少,公平嗎?老年全是經濟弱勢?全民健保的設計在少子高齡化、低薪時代已不合時宜,當健保恐撐不過5年,我們該怎麼留住有品質的健保照護?
2020.9.27
醫療
政治政策
財政
高齡老人
健保
公衛
照護
薪資
少子化
Fill 1
評論
陳美霞/新冠病毒照妖鏡:市場導向下的公衛危機現形
COVID-19讓世界公衛問題原形畢露,作者分析疫情嚴峻的美、英、義,看見政府對人民健康的責無旁貸,督促台灣應回歸公衛本質...
2020.5.12
醫療
政治政策
美國
英國
防災
武漢肺炎
公衛
照護
義大利
Fill 1
評論
林文源/想像疫情、想像社會:中醫共存邏輯的啟發
社會對COVID-19的描述充滿戰爭部署的意象,相較於西醫的「對抗」想像,作者透過SARS時的中醫治療思維,提供不同於對抗病毒的思考。
2020.5.11
醫療
災後重建
防災
社會觀察
武漢肺炎
公衛
照護
Fill 1
評論
【投書】理解失智症患者對「物」的執著:「亂給」、「什麼都不給」、「囤積」背後的意義和對應之道
爆買、蒐集或控制某種物品,當家中長輩有這些狀況,可能是失智症跡象。醫師以3個案例分析失智者的行為原因與對應方法。
2020.4.29
醫療
高齡老人
失智症
照護
Fill 1
生活.醫藥
【疫情下的陪病風暴】1天2千6仍找嘸看護,陳時中鬆口:全責照護擬納健保
印尼看護確診、院內感染發生,武漢肺炎疫情再掀醫院照護風暴,限制一人陪病更可能成為感控破口,衛服部終對「全責照護」鬆口…
2020.3.26
醫療
政治政策
防災
武漢肺炎
健保
公衛
照護
Fill 1
評論
英國血汗照護職場:低薪過勞,逼照護員從弱勢身上偷時間
在英國,有50萬長者和身心障礙人士,依賴居家照護來維持基本生活。英國記者臥底調查,卻發現過勞和低薪,正在全面毀滅照護員的服務品質。
2019.5.23
血汗勞工
英國
長照
照護
Fill 1
生活.醫藥
穿越照護風暴,尋回家族之絆──平雲與他的父親平鑫濤
平雲回顧父親平鑫濤中風昏迷的特殊時刻,「死亡權」與「生命權」間愛的拔河,是人生最艱困、也沒有正確答案的期末考。
2018.12.11
醫療
出版
安樂死
人物專訪
長照
照護
安寧療護
1
2
3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