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交通
Fill 1
政治社會
鐵道專家安部誠治:福知山事故後JR西日本改革只有50分,公司化不會讓台鐵突具安全意識
安部誠治直言,以他的標準,福知山事故後JR西日本改革18年仍只有50分,建立安全文化才踏出第一步而已;即將公司化的台鐵,安全意識更如事故發生前的JR西日本,但太魯閣眼淚促成的外部監督委員會將是改變的契機。
2023.8.31
日本
人物專訪
台鐵
交通
工安
Fill 1
Podcast
從「猴子」變成人,一位「機車記者」山道上的10年見聞
《報導者》「機車線」記者林雨佑自己是資深重機騎士,網路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意外成為現象級作品後,他也發揮舍我其誰的精神,直接「領域展開」,本集雨佑將用數個關鍵字,帶你從「猴子」和「人類」視角出發,聽見影片場景背後的真實故事和門道。
2023.8.29
宜蘭
政治政策
交通
文化
社會觀察
攝影
新北
警政
Fill 1
評論
【投書】騎腳踏車上路像是一場障礙賽?台灣自行車道四大不友善設計
台灣從17年前開始推廣自行車騎乘運動,但政府在道路設計時,有把腳踏車用路納入考量嗎?作者比較單車大國荷蘭與新北林口的自行車道設計,指出台灣人單車通勤族群的困境與需求⋯⋯
2023.8.28
政治政策
交通
荷蘭
新北
自行車
綠色運輸
Fill 1
政治社會
騎士、追焦手和機車網紅:北宜公路上的「山道猴子」為何而跑?
最近爆紅的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很多人都想問:現實中的山道猴子追求什麼?山路追焦文化有多盛行?其中涉及哪些交通安全問題?我們來到下集主角們跑的台灣最著名跑山勝地北宜公路,這裡還有很多故事⋯⋯
2023.8.27
宜蘭
社群媒體
交通
文化
社會觀察
攝影
新北
警政
Fill 1
評論
林雨佑/千萬點閱率背後,「山道猴子」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本文從記者多年在車圈的經驗出發,結合數據指出台灣駕訓監理制度為何如同放任山道猴子跟馬路三寶自然繁衍?同時從交通安全教育、經濟價值、產業發展等面向,試圖提出將台灣山道文化翻轉為賽道文化的可能。
2023.8.27
政治政策
社群媒體
交通
認同
社會觀察
Fill 1
Podcast
他們為何成為「犯罪的人」?記錄3起國民法官審判案後,我們看見的、想問的
截至8月25日,今年度各地方法院已受理53件國民參與審判案件,未來你我都可能成為法庭裡提問、做出量刑的國民法官,這集你將聽見記者一手觀察與個人感觸,而在單一個案之外,我們也試圖更宏觀看見整個結構,思考「被告,為何成為犯罪的人?」
2023.8.24
時事
司法
性別平權
社工
交通
家庭
社會觀察
家暴
國民法官
婚姻
Fill 1
人權司法
台灣第二件國民法官案:酒駕致死7年2個月重判,酒害問題仍待解
台灣國民法官第二案、也是全國首起國民參審的酒駕致死案件28日宣判,做出7年以上刑期重罰,這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嗎?《報導者》全程記錄審理過程,並探詢酒駕事故背後的根本性成癮問題以及可能解方。
2023.7.27
時事
司法
交通
社會觀察
酒癮
國民法官
Fill 1
國際兩岸
我能安全入港嗎?香港國安法3年後,無聲擴張的「台灣人黑名單」
自認研究領域「不敏感」的台灣學者,要入境香港時卻被港警帶進小黑屋,最後被遣返。2023年7月1日是港版《國安法》上路3週年,也是中國《反間諜法》擴大入罪的生效日。哪些台灣人特別需要注意赴港安全?審查紅線能被衡量嗎?
2023.6.27
香港
中國
人權
時事
社運
教育
兩岸
社群媒體
交通
反送中
國際關係
言論自由
媒體
資訊安全
港版國安法
Fill 1
評論
鍾慧諭/解決台鐵北部軌道容量不足,並非只有基隆捷運一途
基隆捷運蓋不蓋?本文作者認為,如果用專業來面對最原始初衷「解決北部區域路廊台鐵容量不足、台鐵基隆段班次不足、帶動沿線土地開發」的問題,解決方案不會僅是現階段昂貴、但無法真正服務基隆市的捷運。
2023.4.17
基隆
政府國會
台鐵
交通
台北
Fill 1
評論
野島剛/台灣最不美麗的風景──台灣人必須向「交通戰爭」宣戰
近來台灣「行人地獄」在旅客間蔚為話題,野島剛帶日本學生來台也被「震撼」。他指出,日本也曾歷經兩度「交通戰爭」,和台灣的差異是:日本站在對策最前線的是警察,警察把交通安全視為己任,與調查殺人事件一樣擁有同等權力,積極執行對策。
2023.4.16
政治政策
交通
警政
公共安全
1
2
3
4
5
6
…
12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