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書評
Fill 1
評論
胡戩/他們為何曾相信中國的承諾?專訪徐承恩與他的「香港民主回歸世代精神史」
自承從民主派轉為本土派、建國派,《香港,鬱躁的家邦》作者徐承恩來台推出新著《未竟的快樂時代》,書寫香港民主運動裡「中國好,香港好」嬰兒潮世代的功過。本文作者胡戩則是更年輕的雨傘世代,他們怎麼看下個時代?
2023.6.3
香港
中國
書評
六四事件
反送中
歷史
港版國安法
Fill 1
影像
余志偉/晃忽擺盪30年,林聰勝的《旗津記憶》
從1993到2023,長期擔任報紙攝影記者的林聰勝,用三十年時光和眼光凝視高雄的海洋、渡船與島中之島,換得異於眾人的旗津記憶,見證一地的時代和人生變遷⋯⋯
2023.5.6
高雄
在地傳真
攝影論壇
書評
攝影
Fill 1
評論
黃致豪/定義人的不是疾患,而是抵抗──《核心崩解》譯後有感
得天才獎的精障人士;家境富裕終身不愁吃穿的嚴重病人;對人、生命、與知識充滿熱情卻又時為滅世妄想所苦者。餘裕與障礙;成功與崩解。這個世上可以容納幾個艾倫・薩克斯?
2023.4.23
司法
教育
書評
精神疾病
Fill 1
評論
李琳/休息不但不可恥,更是我們生而為人的權利──讀《休息即抵抗》
有「午睡主教」之稱的崔西亞・赫塞,在《休息即抵抗》一書中,分析讓大部分人精疲力盡的文化與歷史成因,並提出休息可以作為抵抗奮鬥文化、白人至上主義的武器。
2023.4.21
血汗勞工
人權
社運
美國
書評
社會觀察
歷史
種族歧視
Fill 1
評論
張鎮宏/放棄自爆的恐怖分子?巴黎恐攻大審中,對照《家.國.安全》的邪惡自問
為什麼一個普通人會參與恐怖攻擊?我們該如何面對他的懊悔?張鎮宏從法國恐攻中唯一生還的恐怖分子談起,將其法庭證詞對照《古蘭似海》作者在新書《家.國.安全》裡對「邪惡」起源的探問。
2023.2.24
比利時
出版
司法
恐怖攻擊
ISIS
法國
書評
敘利亞
宗教
Fill 1
評論
沐羽/英雄的廚房與反英雄的國家──讀《克里姆林宮的餐桌》
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人只想做一個人。維特多寫的是想要成為英雄的一個政權,以及底下那些連人都幾乎當不成的群體。然而有人活動的地方就有廚房,就有火,而火象徵希望與再生,他們盜來了火,在昏暗的政局裡點燃了人性的光。
2023.2.23
書評
食物
俄羅斯
烏克蘭
歷史
波蘭
蘇聯
Fill 1
評論
房慧真/眼裡掉出鱗片,第二次看見──讀《投票記》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拉馬戈在《投票記》中,以白色恐怖寓言再次嚴厲批判民主制度,房慧真則從此書談及1977年的中壢事件:當鱗片剝落,民眾睜開眼睛,「威權板塊的鬆動與位移,發生在一瞬間」。
2022.12.12
選舉
政治政策
書評
文學
國民黨
俄羅斯
歷史
拉丁美洲
Fill 1
評論
郭怡汝/生而為台灣人,不可不知金馬事──讀《斷裂的海》
在歷史動盪中,台灣與金門、馬祖組成偶然共同體。經歷熱戰的過去,與新冷戰下的此刻,群島應該如何長成更包容的生命共同體?郭怡汝認為,《斷裂的海》提供理解與解答的機會。
2022.12.10
金門
兩岸
書評
解嚴
認同
社會觀察
軍事
戰爭
馬祖
Fill 1
評論
李峻嶸/大選之後,足球以外──讀《巴西:被殖民掠奪的熱帶天堂,以狂歡掩飾創傷的森巴王國》
《巴西》一書記下這座熱帶天堂如何走過殖民歷史,又如何在社會留下各種難解矛盾。李峻嶸認為,就算巴西今年成功贏得第6座世界盃冠軍,舉國歡騰下的短暫團結,也不可能消滅殖民遺留、貧富差距等現實創傷。
2022.12.8
選舉
貧富差距
政治政策
書評
足球
世界盃
社會觀察
拉丁美洲
Fill 1
影像
當代攝影書十二講──第十二講:國別|台灣(Taiwan)
張乾琦《鍊》呈現外在現象、和探尋內在意識的夏宇《第一人稱》,一個如窗、一個如鏡,展演台灣當代攝影書的多元風貌。
2022.11.19
攝影論壇
書評
藝術
攝影
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1
2
3
4
5
6
…
22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