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房慧真/抗衡國家與父權體制的情感檔案庫──讀《莉莉安娜的夏天》
2024年11月25日,適逢國際消除對女性使用暴力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許多上街示威的母親、失蹤人口家屬、女性受害者親屬、女性主義團體在街頭留下塗鴉與標語,呼籲社會預防並停止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攝影/Gerardo Vieyra/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對「厭女謀殺」習以為常的國家
安特萊奧・巴切克馬爾蒂內斯,13歲,放學時被綁架。⋯⋯兩天後,有人找到了她的屍體,種種跡象表明死於扼殺,因為舌骨斷裂。陰道和肛門都被強暴。手腕上有典型的捆綁留下的腫脹。雙膝有傷,據此推斷,雙腿也遭捆綁。一個薩爾瓦多移民在學校後面發現了她的屍體⋯⋯她穿戴整齊,除去襯衫上少了幾個鈕扣,沒有別的撕扯痕跡。──《2666》

拉美作家羅貝托・博拉紐(Roberto Bolaño)為了完成最後一部長篇小說《2666》,拒絕難得的肝臟移植機會,他的病情加速惡化,在小說完成前,他因肝衰竭而過世。受訪時他曾說:「我本想成為一名凶殺案偵探,而不是作家。」

《2666》取材於一則可怕的新聞,自1993年以來,在墨西哥奇瓦瓦州(Chihuahua),美墨邊境的華雷斯城(Ciudad Juarez)一帶,10年間有超過400多名女性遇害,死者有婦女也有女孩,多是工廠女工。1990年代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在華雷斯城,數以百計的工廠湧現,吸引幾十萬貧困人口前來。博拉紐以此為背景,寫一個天真的美國記者在此地的酒吧裡,看見一個男人走進來,揮拳向一個女人,第一拳讓女人的頭部發出腦殼破裂的聲音,第二拳將她徹底擊倒。美國記者是特地開車來看拳擊賽,他很快就明白,此處真正的拳擊發生在賽場之外。

《2666》的最後一章〈罪行〉用驗屍的臨床口吻描寫了108具遺體,多達近300頁,閱讀罪刑就像凝視深淵。華雷斯城又稱「少女死亡之城」,是墨西哥整個國家「厭女謀殺」(femicide)的極致,而墨西哥每年有3,000多位女性被殺,平均每天有10個女人遇害。絕大多數的凶案無人偵破,凶手逍遙法外,整個社會對女性遇害的新聞已經麻木無感,當地人常說:在這裡,你殺了一個女人,什麼事都不會有。

到了2024年春天,事情彷彿有了一點變化,這一年的墨西哥總統大選,3位主要候選人中,民調高的是兩位女性。6月3日,墨西哥選出史上首位女總統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她是一位科學家,形象良好。諷刺的是,就在薛恩鮑姆當選的幾個小時後,墨西哥西南部科蒂哈市(Cotija)的女市長桑琪士(Yolanda Sanchez Figueroa)在街上中了19槍身亡。女市長在2021年當選後就多次收到死亡威脅的訊息,還曾在購物商場被綁架,囚禁3天。新科總統薛恩鮑姆也曾是位女市長,女人不一定相挺女人,她的背後是前總統的守舊勢力,她當墨西哥市市長期間,數次打擊女性主義者的占領示威活動。每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數十萬墨西哥女性會上街遊行,抗議對女性的暴行,已成慣例。

寫作,為了對抗國家對暴力的縱放

在2021年遊行的隊伍中,一位女記者舉著牌子,上頭寫:莉莉安娜・里維拉・加爾薩,謀殺(asesinado),1990年。最下面寫著大大的「正義」(JUSTICIA)。

Fill 1
2021年,一名女記者在遊行中為莉莉安娜的死亡與未竟正義舉牌。(圖片來源/二十張出版)
2021年,一名女記者在遊行中為莉莉安娜的死亡與未竟正義舉牌。(圖片來源/二十張出版)

建築系大學生,20歲的莉莉安娜在1990年7月16日被殺害,凶手是她幾次嘗試要分手的前男友安赫爾,發生在30年前的墨西哥──30年後,類似案件還繼續發生。大學生雷思維在2017年遭男友殺害,雷思維的母親走上街頭,加入其他聲討正義的人群,並要求嚴謹的法律調查,經過長達兩年的抗爭後,加害者最終被宣判有罪,並判處45年的徒刑。正義得以伸張,雷思維案是極為稀少的幸運例子,卻鼓舞了莉莉安娜的姊姊,墨西哥知名作家克莉絲蒂娜・里維拉・加爾薩(Cristina Rivera Garza)。30年來──不,是29年,3個月,又兩天,克莉絲蒂娜以及整個家族都將妹妹封凍起來,「時間彼此堆疊,她的名字變成了禁語。」直到雷思維的判決書「如電流流竄我的脊椎」。

重啟莉莉安娜的回憶,一開始不是書寫,而是追索、究責、尋回正義,殺害妹妹的安赫爾從沒有被逮捕、判刑。2019年,克莉絲蒂娜試圖向墨西哥城總檢察長提出聲請,回覆的結果是檔案已過時效,形同莉莉安娜再死一遍,這是雙重的死亡。根據墨西哥獨立機構的調查,2018年有93%的犯罪未被調查。美洲人權法院的裁決書指出,墨西哥的司法無效助長有罪不罰的環境,助長暴力的重複發生,這傳遞一個訊息:對女性的暴力是被容忍和接受的,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克莉絲蒂娜只好向未來求助,「未來的我將說,就是在這一瞬間,我明白了寫作如何反抗國家。」

寫作如何反抗國家。回到寫作的最初,1987年將要從大學畢業的克莉絲蒂娜參與罷課遊行,高聲唱著《國際歌》,到城市南邊的貧民窟田野蹲點,寫出200多頁關於墨西哥城都市群眾運動中的女性參與。她和莉莉安娜姊妹間共通的話題是政治與遠方的戰爭,還有抽象的、整體的「女性」。克莉絲蒂娜自詡為女性主義者,此視角讓她看清父親如何限制母親的人生,這是上世紀末英美移植進來的西方女性主義,然而在墨西哥,危機近在眼前,卻毫無察覺。

克莉絲蒂娜的生活刺激而精采,「最重要的是我活在完全的自由中」;同樣是1987年,妹妹莉莉安娜和安赫爾正式交往,即將要失去最可貴的自由,「我沒辦法忍受任何形式的嫉妒。我想要我的自由勝過一切。」1987年,克莉絲蒂娜完成第一本作品《戰爭無關緊要》(La guerra no importa,暫譯)得到重要文學獎,慷慨的克莉絲蒂娜會和妹妹共享打字機,將來克莉絲蒂娜會成為國際文壇知名作家,30年後她打開存放遺物的紙箱,才後知後覺原來妹妹也喜愛寫作。

《莉莉安娜的夏天》不是克莉絲蒂娜獨立完成的非虛構寫作,而是巴赫汀(Mikhail Bakhtin)定義下的「混聲複調」。莉莉安娜透過她大量留下的筆記、信件、便箋、票根發出聲音,莉莉安娜的聲音靈動調皮,充滿求知欲,「她的信件是名符其實的摺紙炸彈,在讀者的手心炸開,增添了神祕與同謀、快樂與淘氣的共同體驗。」莉莉安娜的聲音同時也是檔案庫,要來對抗國家管轄下消失的那個檔案。

「我意識到我必須製作出國家無法提供的文件、報告、證詞、訪談、證據,用自己的檔案庫來取代官方的檔案庫,僅屬於我們的,關於觸摸與呼吸、聲音、親近與情感的寶庫。」AI時代有以科技復活逝者音容的技術,那是條捷徑,卻不無倫理學的疑慮。克莉絲蒂娜復活妹妹莉莉安娜的方式,是謙卑細心更加壓低身段傾聽,儘管那是冥界的空谷回音,莉莉安娜任何一張草稿廢紙、無意義的塗鴉,都在揭示線索與密碼,有其言外之意,「語言同時揭露與隱藏的能力。窗戶與簾子。望遠鏡與霧。」

《莉莉安娜的夏天》,克莉絲蒂娜.里維拉.加爾薩著,賴懷宇譯,二十張出版
《莉莉安娜的夏天》,克莉絲蒂娜.里維拉.加爾薩著,賴懷宇譯,二十張出版

「混聲複調」還包括莉莉安娜的大學同學、曖昧發展的男朋友或女朋友,還有莉莉安娜心碎的父母親,以及彷彿當作度量衡的克莉絲蒂娜自身。在悲劇的胚胎開始萌芽有心跳時,克莉絲蒂娜是個世界主義、無政府主義者,她望向遠方的核災與戰爭,望向城市邊緣的貧民窟,望向世紀末的激進(或說是「刻板僵化」)女性主義,鄙視愛情故事,「我只能將其解讀為服從、缺乏自由、專業失敗」,鄙視愛情故事後面的消費主義,鄙視妹妹愛聽的流行音樂、Hello Kitty玩偶,鄙視妹妹身上招蜂引蝶的女人味,「必須有人阻止愛,必須有人拒絕愛。」然而,比鄙視更可怕的是忽視,是無視──克莉絲蒂娜帶著莉莉安娜聽黑膠唱片抗議歌曲、談論政治,卻從來沒深聊過妹妹的男友,傾聽妹妹的感情煩惱,「我一直以為,那個頻繁地來找她、有著一頭金髮和黃褐色雙眼的結實男人,只是個過客。」

30年後,莉莉安娜的紙箱裡,安赫爾寫的紙條文法不通毫無修辭能力,只是丟出一顆手榴彈:「我非────愛你!」30年後,克莉絲蒂娜第一次看到悲劇的起源──階級的壁壘分明,考不上大學的安赫爾只能留在家鄉的修車廠工作,家中的成員還有守寡的母親、單親扶養孩子的姊姊,黯淡而前途未明。莉莉安娜的前途則光明展開,中產階級的家庭幸福而完滿,被安赫爾殺死的那個夏天,家人都不在她身邊,在瑞典拿到博士學位的父親帶著母親在歐洲旅遊,克莉絲蒂娜前往美國繼續深造,而莉莉安娜自身,過了這個夏天,她也要到英國讀碩士。「莉莉安娜突然安靜了下來,瞇起眼看著我們。在雨季開始前,那明亮、乾燥的微光正好征服了天空。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妹妹活著。」

寫這篇文章的同時,在台灣剛剛發生因家暴聲請保護令的妻子,連同支持她的妹妹,在土城市中心當街被丈夫砍殺身亡。2012年墨西哥修正聯邦刑法,把出於性別原因而殺戮女性的行為正式定罪,「厭女謀殺」被認定為刑事犯罪,而在那天之前,這種情況被稱為不值一提的「情殺」,日復一日的、稀鬆平常的情感糾紛。不,不是情殺也不是糾紛,是出於強烈的仇恨,對女性獨立與自由的仇恨。

(編按:本文由二十張出版提供,內文經《報導者》編輯。)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