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性別平權
Fill 1
評論
寫字療疾,照亮長路──熟悉又陌生的照護者
本文細數鍾文音、蘇偉貞、楊富閔、廖瞇、Loso Abdi、李欣倫等人以肉身為試煉、血淚為筆墨完成的作品,透過照護者的角度,書寫長照過程中的掙扎與徬徨,帶領讀者走一趟「老病死」的人生之途。
2023.9.9
醫療
出版
移工
性別平權
高齡老人
精神疾病
長照
文學
家庭
印尼
書摘
親密關係
照護
Fill 1
教育校園
平權教育失敗?校園歧視言論背後,「政治正確」的未竟、焦慮與反挫
以「火冒4.05丈」嘲弄原民加分制度的台大學生,只是在開玩笑?還是說出心中異見?當歧見挑戰進步價值、玩笑遇上嚴肅議題,歧視言論風波中的學生、第一線教師及專家學者,有什麼話想說?
2023.9.6
人權
原住民
高中生
教育
性別平權
文化
言論自由
霸凌
Fill 1
文化生活
美式火烤牛肉上桌!當單口喜劇、嘻哈音樂遇上道德爭議,創作者們怎麼想?
調侃性別、弱勢族群、社會悲劇,是挑戰僵化的道德規則?還是加深社會歧視?當創作遇上「政治不正確」的批判,單口喜劇和嘻哈音樂創作者如何回應?
2023.9.6
原住民
戲劇
性別平權
音樂
社群媒體
文化
言論自由
Fill 1
評論
黃哲翰/深入德國托育風暴核心:高齡化社會為何成為「厭孩之國」?
加班、不生、再老化!在高齡社會的衰退螺旋、反育兒的經濟邏輯下,德國何以成為「戒除小孩」、「與孩為敵」的社會?專家智庫們想用「解放媽媽去工作」當解方,有用嗎?
2023.9.4
血汗勞工
教育
性別平權
高齡老人
德國
兒少
經濟
育兒
家庭
少子化
Fill 1
影像
吳垠慧/鏡頭背後的她們──台灣女攝影記者探尋
當「攝影大哥」形塑人們對攝影記者的認知與形象,女性攝影記者如同「被隱形」。本文作者蒐集了超過50位女攝影的名單,出生年代橫跨30至90年代,並透過訪談,在媒體產業興衰史中,重現她們的身影。
2023.9.2
出版
產業
性別平權
攝影
歷史
媒體
Fill 1
Podcast
他們為何成為「犯罪的人」?記錄3起國民法官審判案後,我們看見的、想問的
截至8月25日,今年度各地方法院已受理53件國民參與審判案件,未來你我都可能成為法庭裡提問、做出量刑的國民法官,這集你將聽見記者一手觀察與個人感觸,而在單一個案之外,我們也試圖更宏觀看見整個結構,思考「被告,為何成為犯罪的人?」
2023.8.24
時事
司法
性別平權
社工
交通
家庭
社會觀察
家暴
國民法官
婚姻
Fill 1
評論
林孟皇/從《醜聞真相》看英國法庭:公開審判與隱私保障如何平衡?
英國影集《醜聞真相》透過一樁政治人物的性醜聞,探討英國菁英階級的不堪真相。台灣觀眾則可從法庭戲,看見迥異於我國的英國法運作模式,以及不分國別,普遍存在各個社會的父權沉痾。
2023.8.18
司法
性別平權
英國
性暴力
家庭
法律人追劇
MeToo
Fill 1
評論
陳子軒/女足世界盃、世大運、U12世界盃──2023夏日運動的黑色喜劇
世大運甫落幕,台灣收獲10金、46面獎牌,遠勝美國的1金、23獎牌,這代表台灣體育實力大勝美國嗎?作者從今年夏天3場世界級賽事現場,提醒切莫因為場上成績,迷失運動發展的長期耕耘方向。
2023.8.11
體育
人權
時事
性別平權
棒球
世大運
兒少
足球
社會觀察
Long Game
Fill 1
評論
成為母親後,我終於能擁抱身心障礙驕傲──《無障礙父母》的育兒故事
為人母的渴望與身心障礙身分必然衝突嗎?菈法在20代後半成為身障者、30歲成為母親。曾經對於自己必須依賴他人感到難為情的她,因為母職新身分而重新梳理自己與障礙的關係。
2023.8.8
人權
社運
性別平權
身心障礙者
育兒
家庭
澳洲
社會福利
書摘
照護
Fill 1
評論
台男的狂八〇新電影?──在侯孝賢與楊德昌下面的風景
八○年代新電影常是男人彼此相聚,甚至想霸道占據的新領域。幸運的是侯孝賢和楊德昌固然樂於結夥革命、提攜後進,但始終更忠於自己的聲音。我總感覺,對他們來說,那條沒人走過,甚至沒人想過該怎麼走的路,才是我們台灣人、我們電影人更該闖的路。
2023.8.4
同性戀
導演
性別平權
電影
歷史
電影不欣賞
1
2
3
4
5
6
…
20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