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性別平權
Fill 1
人權.社會
離開、復合、想求助卻開不了口,我們如何支持家暴受害人的自主選擇?
無論是決定離開、復合、猶豫是否求助,都是家庭暴力受暴者的可能反應。目前的家防系統,是否能給予不分性別的受暴者足夠能量、做出關鍵抉擇?
2021.1.12
性別平權
安置機構
兒少
社工
家庭
社會福利
親密關係
家暴
Fill 1
人權.社會
都是莽夫的錯?加害vs.被害標籤對立下,被遮蓋的「家暴相對人」
《家暴法》實施23年,不但實務上愈來愈難界定被害人與相對人,以女性經驗出發的政策設計,常讓男性比例較高的「相對人」感到格格不入、排拒社工服務,暴力無法斷根⋯
2021.1.12
性別平權
社工
家庭
社會福利
親密關係
家暴
Fill 1
文化.藝術
《親愛的房客》:以愛之名,越過血緣和性別的高山
電影《親愛的房客》討論了收養者和孩子間不受血緣限制的親情、社會中常見的誤解、收養舊制的運作。對看遍類似官司的法官王子榮來說,這劇情哪裡打動他?現今的收養制度又為何有修改?
2021.1.8
同性戀
性別平權
電影
金馬獎
法律人追劇
收養
Fill 1
國際.兩岸
號稱種族及性別平權的Google,為何在AI界掀起歧視的風暴?
Timnit Gebru「被離職」事件在美國科技界沸沸揚揚,作者觀察相關討論,認為矽谷仍對少數族裔和女性缺少信任和同理,另外許多人也指稱政治正確壓迫到言論自由,「黑人非裔女性」即不能評論?真是這樣嗎?
2020.12.28
時事
性別平權
科技
人工智慧
種族歧視
讀者投稿
Fill 1
影像
2020《報導者》年度照片選集:歷史地層的99道刻痕
2020新聞事件一波波襲來,不斷考驗我們對世界的適應。《報導者》攝影團隊與合作夥伴依舊帶著鏡頭走進現場,盡力呈現一整年台灣在時間與空間的視野,關注人們的處遇與公共議題的影響力。
2020.12.28
環境
醫療
香港
中國
日本
政治政策
性別平權
動物保護
反送中
攝影
武漢肺炎
Fill 1
評論
台語片的魔力與跨時代思考:海女、妖姬和偽娘,也許還有同志山羊
在千禧年後回望台語片,學者最想要分析探求的,是故事裡的性別問題。本書發現,從女性境遇切入台語片非常有趣,各種「反串、反反串」的角色扮演,以現代眼光來看也別有意味...
2020.12.3
同性戀
性別平權
電影
書摘
歷史
語言
跨性別
LGBTQ+
Fill 1
影像
李昭妟/她們在片場
進入傳播系時,女多於男;畢業後在影視圈、電影圈,所見卻是男多於女。我想知道,是職業需求、還是職場環境影響「她們」的選擇?「她們」現在又去了哪裡?
2020.11.28
紀錄片
產業
性別平權
攝影工作坊
媒體
Fill 1
文化.藝術
藝術是誰決定的?從動物畫家「豬卡索」談藝術體制的「白盒子」
一隻豬的畫為何受到關注?牠真的有藝術天賦嗎?從「豬卡索」的崛起,讓我們看見藝術體制的侷限與藝術典範的偏見…
2020.11.13
性別平權
藝術
哲學蟲洞
Fill 1
影像
2020台灣同志大遊行──在彩虹旗幟下成人之美
第18屆台灣同志遊行主題為「成人之美」,在同性婚姻合法後,性別平權運動繼續向前,為性多樣社群發聲,讓每個人的美都被看見、被尊重。
2020.10.30
同性戀
性別平權
婚姻平權
攝影
跨性別
LGBTQ+
Fill 1
影像
一場辦了12年的晚會,一群追求「平安好過日」的媽媽、老師和變裝皇后
當反同團體掀起繪本《國王與國王》風波,同志諮詢熱線南部辦公室的年度感恩晚會如期在高雄登場。各種性向的親友、師生、伴侶共聚一堂,用話劇演出平日受到的各種質疑,彷彿一起面對歧視、一起直視傷口,是平安過日的第一步。
2020.9.13
同性戀
教育
性別平權
婚姻平權
圖文故事
家庭
攝影
跨性別
LGBTQ+
1
2
3
4
5
6
…
10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