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原住民
Fill 1
評論
【投書】偏鄉與部落教保資源嚴重不足,政府真有決心要「一起養」嗎?
今年兒童節,蔡總統再次宣示「0~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然而城鄉資源落差大,偏鄉及原住民族部落的家長及兒童,在照顧及教育路上孤軍奮戰,甚至有部落想做0~2歲托育照顧,卻得不到政府友善回應。
2022.4.28
原住民
教育
兒少
育兒
Fill 1
影像
2022世界新聞攝影獎,彩虹下紀念百人坑兒童的紅裙照奪冠
本屆世界新聞攝影大賽一改賽制,以地理分類,「想讓來自不同地區的故事都被看見」。另有新設「開放形式」組別,除了拿下全球冠軍的作品是結合了多種媒介的影片,也出現不少別出心裁的非傳統作品,看來大會有意擴闊傳統紀實攝影的界線。
2022.4.6
體育
原住民
社運
動物保護
假訊息
烏克蘭
攝影
加拿大
軍事
Fill 1
人權.社會
我從哪裡來?南靖部落裡,兩個媽媽改寫原住民的都市流浪記
全國原住民人口有48.69%居住在都會區,許多都市原住民開始重建對新「家」的認同和文化。在三鶯大橋下的南靖部落,Aring、Aki與不同族人們找到停止流浪的答案。外人眼中的荒煙蔓草,是他們心靈安居的桃花源。
2022.1.23
原住民
教育
居住正義
認同
家庭
文化
社會觀察
新北
Fill 1
影像
2021《報導者》年度照片選:多走一步,示意有光
新興毒品與菸品、網際世界的虛實、土地與法律的探尋、森林與人性的拉扯、海洋漁業的追蹤、真相的挖掘⋯⋯在路徑上灑落些許數位銀鹽和記者意志,在那前方未明之處,示意有光。
2021.12.29
環境
香港
體育
人權
勞權
原住民
產業
教育
能源
緬甸
電影
科學
毒品
農業
藝術
海洋
防災
Tibet
漁業
公投
六四事件
攝影
心理
COVID-19
民俗
公衛
疫苗
LGBTQ+
土地徵收
軍事
電子煙
森林
盜伐
Fill 1
政經.產業
從牛樟木到肖楠、扁柏,揭開國產珍貴木材的神祕地下市場
民間對珍貴木材的渴望,在禁伐30年後形成龐大地下市場。蟾蜍茶盤、聚寶盆、佛珠等木藝品背後,很可能隱藏著盜伐產業鏈的痕跡。
2021.12.7
原住民
產業
移工
司法
兩岸
森林
盜伐
Fill 1
環境.教育
一個原住民家庭的生命故事:盜伐之路,能否停止循環?
我們透過涉及山老鼠案件的原住民家族故事,看見經濟、社會等因素下不斷踏上盜伐之路的關鍵。正視犯罪成因,才有可能根本防治。
2021.12.7
原住民
產業
司法
毒品
經濟
家庭
文化
社會觀察
森林
盜伐
Fill 1
文化.藝術
許哲嘉《捕鰻的人》──中年男人成長傷痕的生命之詩
捕鰻的人,一群失落的人、尋求救贖的人。無論海洋、鰻魚與人,個體成長與族群傳承,面臨苦難後能否存活?受傷後能否修復重生?
2021.11.23
導演
紀錄片
宜蘭
原住民
金馬獎
人物專訪
海洋
宗教
漁業
家庭
社會觀察
Fill 1
環境.教育
想做原民生「第二個家」,大學原資中心卻陷入血汗助理與被邊緣化困境
為營造多元友善校園環境,教育部大力推動、超過9成大專校院都有設置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但人力編組、低薪、主管不理解原民文化等問題不斷累積,許多中心的專任助理認為,這形同在校園複製原住民族邊緣地位⋯⋯
2021.11.7
血汗勞工
勞權
原住民
教育
政治政策
認同
文化
種族歧視
薪資
讀者投稿
Fill 1
政經.產業
最高法院大法庭裁定:原保地假人頭買賣無效
《報導者》原保地專題發揮影響力!9月17日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裁定統一見解,直指「非原住民以借名登記、簽訂買賣契約、設定地上權及所有權轉移的行為,違反禁止規定,應屬無效。」
2021.10.20
原住民
時事
政府國會
司法
憲法
經濟
文化
追蹤報導
原住民保留地
Fill 1
評論
莊瑞琳/恢復主體的歷史魔法──關於台灣史的思考
大概就是在《百年追求》前後,台灣題材與台灣史的出版進入了逐步豐富與多面向的十年。同時我也日益感受到,以台灣作為本土,既是大家難以否認的共識,但同時有更多歧異與空白需要安置。當「官方說法」徹底失靈的時代來臨,當主體搶著復甦,也是更困難的階段到來的時刻。
2021.10.8
原住民
出版
認同
歷史
荷蘭
出版觀景台
1
2
3
4
5
6
…
11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