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科學
Fill 1
生活.醫藥
【不斷更新】武漢肺炎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
美總統川普也確診,這場武漢肺炎疫情可能牽動全球局勢演變。《報導者》以倒敘方式,用文字記錄從台灣至世界各國疫情每一個重要紀實,包括病例、邊境管制政策與科研發展等,不斷即時更新中。
2021.1.18
醫療
中國
時事
日本
歐洲
美國
韓國
法國
兩岸
英國
新加坡
科學
德國
防災
東南亞
中東
俄羅斯
武漢肺炎
公衛
Fill 1
環境.教育
真的假的?陽明山「命中缺陽」,全台日照時數最短就是它?
這個冬天台灣北部下雨下不停,2020年12月上半旬,宜蘭甚至創下平均每天只有日照5分鐘紀錄。這真的很反常嗎?還有哪些地方雨下得更誇張?從氣象局數據爬梳過去紀錄,我們分析給你看。
2021.1.6
環境
宜蘭
時事
科學
Mini Reporter
台北
Fill 1
生活.醫藥
疫苗,行不行?流感 VS. COVID-19十大問題解析
新冠疫苗以史上最快速度上巿!《報導者》採訪整理目前對人類影響最嚴重兩大病毒──流感和COVID-19──疫苗全解析:多少人打疫苗才有群體保護力?為何有不良反應?
2020.12.27
醫療
科學
懶人包
武漢肺炎
公衛
Fill 1
生活.醫藥
1%的奇蹟,要付出什麼代價?呼吸器決策資訊網,為拔不拔管的生命難題找答案
插管後有機會脫離呼吸器嗎?不同年齡、病況的機率一樣嗎?陳麗光團隊建置「台灣呼吸器決策資訊網」,以大數據提供醫病溝通具體依據,幫助病家理性決策。
2020.12.22
醫療
大數據
科學
長照
健保
照護
安寧療護
Fill 1
環境.教育
地球愈暖化、流行病愈多?氣候緊急時代,COVID-19只是開端
許多權威期刊研究指出,人類正迎來一個傳染病更頻繁發生的年代:因氣候變遷造成的生物遷徙,引來病毒在物種間的移動機會增加。當全球紛紛跟進2050年碳中和的行列,台灣呢?此時制定《氣候變遷法》來得及嗎?
2020.12.15
環境
醫療
空氣汙染
政治政策
科學
武漢肺炎
公衛
Fill 1
生活.醫藥
楊惠君/大疫之下的歷史守門任務──不只尋找遏止之道,更論證防疫的理路
科學中重要的事情,不是獲得新事實、而是發現新的思考方式。媒體工作亦然。全球尚未解鎖的此刻,《報導者》以《世紀之疫—揭開COVID-19下病毒、人性、新世界》一書,向每個防疫線上的守護者致敬。
2020.11.30
醫療
科學
社會觀察
書摘
武漢肺炎
歷史
Fill 1
生活.醫藥
真的假的?口罩百百種,但沒有「工業級口罩」這一種?
口罩有幾種?差別是什麼?N95口罩的「95」又代表什麼意義?除了帶大家了解口罩類別的冷知識,《報導者》也要提醒:其實正確配戴口罩,比什麼都重要。
2020.10.4
醫療
產業
科學
防災
Mini Reporter
公衛
Fill 1
環境.教育
當人體器官驗出塑膠微粒:台灣限塑18年,然後呢?
從海洋到海鮮、從海鮮到人體,塑膠微粒大軍正在反撲人類生活,就連食物、空氣都含有微塑膠。當歐盟、加拿大2021年起禁塑,台灣18年來的限塑政策成效如何?下一步何時定案?
2020.9.29
環境
空氣汙染
政治政策
科學
海洋
歐盟
Fill 1
生活.醫藥
真的假的?血清抗體檢測,是解讀流行疾病的「關鍵密碼」?
彰化萬人血清檢測爭議沸沸揚揚,不過回歸研究本身,抗體究竟是什麼?為何其檢測結果能當作傳染病的研究依據、又為何會有偽陰性、偽陽性的問題?讓我們回歸科學面,全面理解基礎原理!
2020.9.9
醫療
科學
Mini Reporter
武漢肺炎
公衛
Fill 1
生活.醫藥
從彰化血清抗體檢測爭議,看COVID-19研究加速運轉下的倫理與防疫挑戰
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縣衛生局的「萬人血清抗體檢測計畫」雖初步證實台灣社區安全,但篩檢工具、研究倫理引發諸多爭議,帶給台灣學界與防疫單位的省思是什麼?《報導者》專訪冠狀病毒之父賴明詔,看他如何解讀。
2020.8.28
醫療
彰化
時事
科學
人物專訪
武漢肺炎
公衛
1
2
3
4
5
6
7
8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