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signin
登入
Search
搜尋
bookmark_red
書籤
donate
贊助
訂閱
Logo
Search
搜尋
Search
bookmark_red
書籤
signin
會員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核電
Fill 1
人權.社會
【公投解析2之2】動員、猜謎、空投,直接民主第一步哪裡沒到位?
10案齊發、主文複雜艱澀、甚至出現抵觸憲法等爭議,部分公投成了空投⋯要讓公投成為真正深化人民直接立法的精神與力量,我們還有多少地方要調整與學習?
2018.12.1
選舉
司法
教育
政治政策
憲法
婚姻平權
核電
公投
Fill 1
人權.社會
【公投解析2之1】七個公投案過關了,哪些權益真正改變?
學者形容這次公投「以為得到預期結果的人,沒有想像中得到的多」,結果究竟改變了什麼?或是白投了什麼?
2018.12.1
同性戀
選舉
司法
政治政策
憲法
性別平權
食安
核電
公投
Fill 1
評論
【投書】以核養綠觀點:誰能讓能源轉型計畫真正實踐?
如果能源轉型太急促,會讓再生能源變為傷害生態的兇手,且不能滿足穩定供電與能源供應安全的話,就應該要把非核家園的期程再拉長到2025年之後。
2018.11.21
環境
能源
核電
公投
Fill 1
評論
【投書】非核減煤觀點:擁核、非核,哪方才是「養綠」?
以核「養綠」還是「擋綠」?環團認為資源應投入能源轉型、環境永續與產業升級,不該再讓核能有機會繼續拖延、阻礙再生能源的發展。
2018.11.21
環境
能源
核電
公投
Fill 1
評論
【投書】讓科學數據說話:以核養綠、非核減煤,誰能讓減污排碳少一點?
許多人以為用核電可以減少燃煤發電、改善空氣品質,因而支持「以核養綠」。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2018.11.8
環境
能源
核電
Fill 1
評論
郝明義/如果你參加過反核運動
無論「以核養綠」公投過不過,都只是個開始。圍繞著核電的爭論只是表象,我們必須看清爭論底層真正的根由。
2018.10.12
社運
能源
核電
Fill 1
評論
【投書】家離核電廠那麼近:一位金山人的無奈
身為中學老師,我實在無法告訴孩子,萬一發生嚴重的核災,照著校園演習做就能保護自己,而政府派的車一定會順利來救人⋯
2018.8.13
環境
核電
Fill 1
環境.教育
9度廢核遊行後你該問的問題:再生能源進展如何?
廢核大遊行落幕,對於能源轉型政策的中場檢視才正該開始:用再生能源換核電,政府這2年來做得如何?
2018.3.13
環境
時事
能源
核電
Fill 1
評論
現實惡臭土壤中所綻放的「非現實」花朵
核武如果是立即致命的毒藥,核能則是包裝精美的毒品;要能真正從原爆的陰影中走出,需要的是人們不斷地自省與反思。
2017.12.14
能源
書評
核電
Fill 1
影像
山下隆博/核電家鄉的溫度
我的故鄉就有核電廠,從小生活在核電廠附近,我並沒有直接感受到這些恐怖,因此覺得好奇,開始用拍攝來記錄這個主題。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不站在贊成或反對的立場,去記錄這些美麗的風景與人物、日常生活,透過這些作品來喚起更多人對於這個議題的思考。
2017.6.20
攝影對談
核電
1
2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