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棒球
Fill 1
評論
陳子軒/運動與俄的距離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超過2週,運動世界紛紛表態,在國際奧委會登高一呼下,多數運動組織與聯盟,都加入了實質或是象徵性地抵制俄羅斯體壇的行列。本文回顧了蘇聯時代開始,該國和台灣以及世界體育的交流史。
2022.3.11
體育
時事
外交
電影
棒球
足球
俄羅斯
國際關係
奧運
Long Game
體操
籃球
Fill 1
文化.藝術
運動的魔力和魔性──5部運動電影,通往人生的修煉道
運動賽事,勝負關鍵不在天賦、技術、機運,更在領悟。年節正逢疫情升溫,在家防疫時光,《報導者》總主筆楊惠君推薦5部運動影片,題材橫跨女性棒球員故事、禁藥爭議、賽場教練哲學、運動員心理健康……讓我們一起看見勝負之外的賽局,反思人生。
2022.1.27
同性戀
紀錄片
體育
性別平權
電影
棒球
精神疾病
博弈
心理
奧運
自行車
藥物
Fill 1
影像
【現場圖輯】走過疫情風雨,中華職棒下半季熱鬧開打
中華職棒上半季在經歷疫情三級警戒停賽、閉門復賽;下半季開幕戰邀來國防部示範樂隊及三軍儀隊表演、以及東京奧運金牌得主、舉重女神郭婞淳開球,以嚴謹的防疫精神及因運動熱血的心,面對所有挑戰,期許一切雨過天青。
2021.8.23
體育
棒球
在地傳真
攝影
COVID-19
奧運
Fill 1
評論
曾文誠/那年天空很希臘──我曾置身與錯身的台灣奧運棒球夢
巴塞隆納的銀牌,雅典的陳金鋒三分砲⋯你心中的奧運棒球經典、夢幻隊成員會有誰?本屆台灣因疫情無緣東奧,但在資深球評曾文誠心中,還有好多奧運棒球故事想說。
2021.7.21
體育
棒球
歷史
奧運
Fill 1
評論
陳子軒/從領先全球開打到棒球盛行國唯一停賽,中職復賽泡泡為何吹不起來?
台灣本土疫情爆發後,短短一週內,中職從嚴禁飲食、閉門比賽到全面停賽。如今中職積極提交防疫泡泡方案,希望儘早開打減少損失,但觀察去年以來國際職業運動的狀況,有哪些關鍵與考驗?台灣是否能承擔起風險?
2021.7.9
體育
產業
時事
歐洲
美國
棒球
防災
經濟
COVID-19
公衛
Long Game
Fill 1
評論
陳子軒/你準備好為奧運犧牲了嗎?疫情照妖鏡下的國際體壇現實
「為舉辦奧運,必須做出犧牲!」國際奧會主席近日語出驚人。為何疫情之下,全球運動組織仍屢屢做出違反人性和常理的決定,硬要辦奧運、讓運動員冒著生命危險出賽?台灣職棒選手這次可以向奧運說不,其他運動員能嗎?
2021.6.4
體育
政治政策
棒球
經濟
國際關係
奧運
Long Game
Fill 1
評論
陳子軒/如果用越南語播中職?從加拿大冰球之夜7語版轉播,看運動多元文化行銷和社會責任
台語、客語、原住民語、越南語、印尼語⋯,台灣棒球、籃球等賽事能不能為社會各族群提供多元語言轉播?從近日加拿大冰球之夜的7語轉播、嘗試作為融合多元文化的橋梁,我們或許可以對運動有更多想像。
2021.5.7
體育
時事
棒球
兩岸
加拿大
語言
Long Game
Fill 1
評論
陳子軒/分賣或獨佔?付費或免費?從中職線上轉播授權爭議,看運動賽事轉播贏的藝術
賽事的轉播方式不只關乎球迷權益,更與球隊、聯盟發展息息相關。在Eleven Sports終止與網路平台合作轉播爭議中,中職能否開始思考如何改寫讓球團、球迷利益雙贏的遊戲規則?
2021.4.2
體育
產業
日本
歐洲
美國
棒球
足球
Long Game
Fill 1
影像
中職解封──台灣領先全球,打一場「有觀眾」棒球比賽
COVID-19疫情肆虐之下,NBA、MLB等運動賽事被迫延賽,中華職棒繼4月11日領先全球開幕賽後,今天更成為全球第一個開放觀眾進場的職棒比賽,引發世界關注。
2020.5.7
體育
棒球
在地傳真
圖文故事
攝影
COVID-19
Fill 1
生活.醫藥
真的假的?棒球本來不是打9局,而是搶21分?
163年前,棒球從搶21分改為打9局;2020年開始,部分國際賽將改成打7局,目的都是「加快比賽節奏」,後者更是希望藉此吸引年輕球迷。
2019.10.5
體育
棒球
歷史
1
2
3
4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