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棒球
Fill 1
生活.醫藥
美、日職決戰WBC!經典賽後棒球排名最新變化、台灣世界第三積分怎麼來?數據告訴你
大谷翔平再見三振,日本強壓地主美國第三度贏得WBC冠軍,夢幻的情節比漫畫、電影更熱血。WBC開打前,台灣世界排名其實高居第二,2019年U18更力壓美國奪冠,如今這些選手在哪裡?為何學生棒球與成棒實力無法銜接?
2023.3.21
產業
時事
日本
美國
棒球
科學
心理
Data Reporter
Fill 1
曾文誠的棒球小白WBC入門指南:經典賽身世與戰力分析,新世代台灣隊能否再現魔幻時刻?
受疫情影響,第五屆WBC世界棒球經典賽延至今年舉辦,台灣也睽違10年再度成為經典賽預賽地主國。這集球評曾文誠要告訴你世界級棒球賽從業餘到職業的發展歷程、分析「新生代」中華隊球員的戰力亮點。
2023.3.7
體育
棒球
Fill 1
評論
陳子軒/經典賽,如何擺脫「棒球馬戲團」酸名?
世界棒球經典賽(WBC)即將在台灣舉行,從熱身賽就票房長紅。但這號稱世界水準最高的殿堂級賽事,為何會有「世界棒球馬戲團」(World Baseball Circus)的酸名?
2023.3.3
體育
產業
美國
棒球
Long Game
Fill 1
評論
陳子軒/房子不等於家──台灣職業運動與城市的距離
台灣47支運動聯盟球隊裡,目前有31支冠上城巿之名,職業運動的屬地主義目標終於落實了嗎?還是,球隊依舊是企業主的,冠名只是一種行銷,球迷與居民建立都市認同的投射、進而深化運動底蘊,仍是夢一場?
2022.11.11
體育
產業
棒球
足球
行銷
Long Game
籃球
Fill 1
評論
陳子軒/男生打球,女生加油?中職「啦啦隊之必要」的運動性別分工意涵
「中華職棒沒有啦啦隊撐不到30年。」在台灣,啦啦隊文化儼然成為職業運動的必要條件,或多或少提升進場人次與人氣,但其中有哪些性別意涵被忽略了?陳子軒指出我們需要消解運動場域中性別專屬分工的概念,期待「像女孩那樣丟球、像男孩那樣歡呼」都可以的那一天到來。
2022.8.19
體育
時事
性別平權
棒球
行銷
社會觀察
Long Game
Fill 1
評論
陳子軒/亞洲盃男籃的仲夏夜夢與魘:職業賽、國際賽的平行與交錯
亞洲盃男籃賽,台灣被約旦三分球逆轉、無緣八強,對比6月底風光落幕的國內職籃聯盟冠軍賽,在球迷心中形成極大落差。但職業運動的最終極目的,難道是為國爭光嗎?有沒有其他多元的認同和想像可能?
2022.7.22
體育
棒球
足球
世界盃
認同
Long Game
籃球
Fill 1
評論
陳子軒/運動與俄的距離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超過2週,運動世界紛紛表態,在國際奧委會登高一呼下,多數運動組織與聯盟,都加入了實質或是象徵性地抵制俄羅斯體壇的行列。本文回顧了蘇聯時代開始,該國和台灣以及世界體育的交流史。
2022.3.11
體育
時事
外交
電影
棒球
足球
俄羅斯
國際關係
奧運
Long Game
體操
籃球
Fill 1
文化.藝術
運動的魔力和魔性──5部運動電影,通往人生的修煉道
運動賽事,勝負關鍵不在天賦、技術、機運,更在領悟。年節正逢疫情升溫,在家防疫時光,《報導者》總主筆楊惠君推薦5部運動影片,題材橫跨女性棒球員故事、禁藥爭議、賽場教練哲學、運動員心理健康……讓我們一起看見勝負之外的賽局,反思人生。
2022.1.27
同性戀
紀錄片
體育
性別平權
電影
棒球
精神疾病
博弈
心理
奧運
自行車
藥物
Fill 1
影像
【現場圖輯】走過疫情風雨,中華職棒下半季熱鬧開打
中華職棒上半季在經歷疫情三級警戒停賽、閉門復賽;下半季開幕戰邀來國防部示範樂隊及三軍儀隊表演、以及東京奧運金牌得主、舉重女神郭婞淳開球,以嚴謹的防疫精神及因運動熱血的心,面對所有挑戰,期許一切雨過天青。
2021.8.23
體育
棒球
在地傳真
攝影
COVID-19
奧運
Fill 1
評論
曾文誠/那年天空很希臘──我曾置身與錯身的台灣奧運棒球夢
巴塞隆納的銀牌,雅典的陳金鋒三分砲⋯你心中的奧運棒球經典、夢幻隊成員會有誰?本屆台灣因疫情無緣東奧,但在資深球評曾文誠心中,還有好多奧運棒球故事想說。
2021.7.21
體育
棒球
歷史
奧運
1
2
3
4
5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