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棒球
Fill 1
評論
陳子軒/女足世界盃、世大運、U12世界盃──2023夏日運動的黑色喜劇
世大運甫落幕,台灣收獲10金、46面獎牌,遠勝美國的1金、23獎牌,這代表台灣體育實力大勝美國嗎?作者從今年夏天3場世界級賽事現場,提醒切莫因為場上成績,迷失運動發展的長期耕耘方向。
2023.8.11
體育
人權
時事
性別平權
棒球
世大運
兒少
足球
社會觀察
Long Game
Fill 1
Podcast
大巨蛋讓球迷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一段橫跨30年的「孵蛋」簡史,能孕育出「台灣棒球」的主場嗎?
「沒有一座球場只是因為豪華而偉大,」當球場的硬體設施已經完善,接下來該思考什麼?如果運動產業的核心是「感動」,大巨蛋又該如何打造專屬台灣球迷的棒球殿堂?
2023.8.1
體育
政治政策
棒球
建築
文化
台北
Fill 1
評論
王雲慶/不只是地標,大巨蛋如何成為承載台灣棒球文化的聖地?
挺過20多年的風雨,大巨蛋似乎有望在年底破繭而出。這座原先因室內棒球場需求而開始興建的場館,有可能延續台灣人的棒球集體記憶嗎?前大巨蛋棒球顧問王雲慶從美日職棒球場設計巧思提出建議。
2023.7.16
體育
政治政策
棒球
建築
文化
台北
Fill 1
評論
陳子軒/憶阿標學長──那年731罷賽事件的台大碩士生裁判
「阿標」江崇標,我台大壘球隊的大學長,用三角函數解釋裁判站位的台大木土系碩士,也是當年中華職棒培訓裁判中招募而跳槽到台灣大聯盟的其中一位。他的熱血棒球逐夢人生,若在現今發生,早就會是在社群媒體廣為流傳的傳奇故事⋯⋯。
2023.7.14
教育
棒球
歷史
Long Game
Fill 1
評論
陳子軒/當職業運動前進「賭城」──線上、線下齊步走
球隊主場進駐賭城、電視台提供以博弈為主觀點的NBA賽事轉播,NFL也授權博弈公司直播比賽⋯⋯美國職業運動、博弈與媒體三位一體的未來圖像,恐怕將匯集成一場完美風暴。
2023.5.19
體育
產業
日本
歐洲
美國
棒球
博弈
社會觀察
Long Game
籃球
Fill 1
文化生活
陳子軒/啦啦隊愈紅,運動本業恐愈虛──台灣職業運動走向內容農場化?
當球隊啦啦隊員額比一軍選手還多、新賽季開賽但各球場狀況頻頻⋯⋯誰才是職業運動賽事的主體?作者擔心,職業球團只問流量的內容農場化經營,正侵蝕台灣運動文化深化的可能。
2023.4.7
體育
時事
性別平權
棒球
文化
社會觀察
Long Game
Fill 1
文化生活
美、日職決戰WBC!經典賽後棒球排名最新變化、台灣世界第四積分怎麼來?數據告訴你
大谷翔平再見三振,日本強壓地主美國第三度贏得WBC冠軍,夢幻的情節比漫畫、電影更熱血。WBC開打前,台灣世界排名其實高居第二,2019年U18更力壓美國奪冠,如今這些選手在哪裡?為何學生棒球與成棒實力無法銜接?
2023.3.21
產業
時事
日本
美國
棒球
科學
心理
Data Reporter
Fill 1
Podcast
曾文誠的棒球小白WBC入門指南:經典賽身世與戰力分析,新世代台灣隊能否再現魔幻時刻?
受疫情影響,第五屆WBC世界棒球經典賽延至今年舉辦,台灣也睽違10年再度成為經典賽預賽地主國。這集球評曾文誠要告訴你世界級棒球賽從業餘到職業的發展歷程、分析「新生代」中華隊球員的戰力亮點。
2023.3.7
體育
棒球
Fill 1
評論
陳子軒/經典賽,如何擺脫「棒球馬戲團」酸名?
世界棒球經典賽(WBC)即將在台灣舉行,從熱身賽就票房長紅。但這號稱世界水準最高的殿堂級賽事,為何會有「世界棒球馬戲團」(World Baseball Circus)的酸名?
2023.3.3
體育
產業
美國
棒球
Long Game
Fill 1
評論
陳子軒/房子不等於家──台灣職業運動與城市的距離
台灣47支運動聯盟球隊裡,目前有31支冠上城巿之名,職業運動的屬地主義目標終於落實了嗎?還是,球隊依舊是企業主的,冠名只是一種行銷,球迷與居民建立都市認同的投射、進而深化運動底蘊,仍是夢一場?
2022.11.11
體育
產業
棒球
足球
行銷
Long Game
籃球
1
2
3
4
5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