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籃球
Fill 1
評論
陳子軒/當職業運動前進「賭城」──線上、線下齊步走
球隊主場進駐賭城、電視台提供以博弈為主觀點的NBA賽事轉播,NFL也授權博弈公司直播比賽⋯⋯美國職業運動、博弈與媒體三位一體的未來圖像,恐怕將匯集成一場完美風暴。
2023.5.19
體育
產業
日本
歐洲
美國
棒球
博弈
社會觀察
Long Game
籃球
Fill 1
文化生活
陳子軒/35歲是新的25歲?運動員的不朽與眷留
35歲的喬科維奇,在年初奪下澳網生涯第十冠,用實績寫下「35歲是新的25歲」。對其他運動員來說,歲月是讓他們邁向不朽,還是將他們困在續戰與退休的掙扎?專欄作者陳子軒細數當前不同領域黃金世代運動員的精彩時刻,與「欲退還休」的難言心理……
2023.2.10
醫療
體育
社群媒體
足球
世界盃
心理
Long Game
籃球
Fill 1
評論
陳子軒/房子不等於家──台灣職業運動與城市的距離
台灣47支運動聯盟球隊裡,目前有31支冠上城巿之名,職業運動的屬地主義目標終於落實了嗎?還是,球隊依舊是企業主的,冠名只是一種行銷,球迷與居民建立都市認同的投射、進而深化運動底蘊,仍是夢一場?
2022.11.11
體育
產業
棒球
足球
行銷
Long Game
籃球
Fill 1
評論
陳子軒/NBA轉播權「壓哨球」,預告了頂級運動轉播大遷徙時代
NBA風靡台灣已久,今年卻出現20多年來首次NBA開季之際,尚無電視台有轉播合約。背後,是北美職業運動又盤算著再引領一波「新」媒體運動移居風潮:OTT的串流平台。
2022.10.21
產業
美國
科技
媒體
Long Game
籃球
Fill 1
評論
陳子軒/穿越時空「在一起」,二手球衣,最高!
一件球衣,能有多少故事,能有多少價值?與其他時尚產業不同,球衣的商品化,與球迷的認同是高度相關的。二手球衣的復興,賦予球迷擁有歷史的幻覺,而這正是運動英雄的魅力所在。
2022.9.23
體育
產業
足球
行銷
認同
社會觀察
Long Game
籃球
Fill 1
評論
陳子軒/亞洲盃男籃的仲夏夜夢與魘:職業賽、國際賽的平行與交錯
亞洲盃男籃賽,台灣被約旦三分球逆轉、無緣八強,對比6月底風光落幕的國內職籃聯盟冠軍賽,在球迷心中形成極大落差。但職業運動的最終極目的,難道是為國爭光嗎?有沒有其他多元的認同和想像可能?
2022.7.22
體育
棒球
足球
世界盃
認同
Long Game
籃球
Fill 1
評論
陳子軒/運動與俄的距離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超過2週,運動世界紛紛表態,在國際奧委會登高一呼下,多數運動組織與聯盟,都加入了實質或是象徵性地抵制俄羅斯體壇的行列。本文回顧了蘇聯時代開始,該國和台灣以及世界體育的交流史。
2022.3.11
體育
時事
外交
電影
棒球
足球
俄羅斯
國際關係
奧運
Long Game
體操
籃球
Fill 1
評論
陳子軒/冷戰:北京冬奧與兩岸夾縫下的台灣運動員
要知道,惡魔最高明的伎倆,就是讓人相信惡魔並不存在。「運動歸運動、政治歸政治」正是挾運動以行惡的終極護身符。作者認為,在此關鍵的2022年,不能再以「只專注在賽場」、「政治敏感度不足」為由而開脫。
2022.2.6
體育
中國
時事
兩岸
認同
奧運
Long Game
籃球
Fill 1
評論
陳子軒/本土與傭兵疆界日益模楜,如何看待台灣運動界的「外人」?
外籍、亞外、歸化、華裔或像「新台灣人」戴維斯,這些在台灣職棒、職籃、校級聯賽以不同名稱登場的「外人」們,一代代衝擊著台灣人對「我族」與「他類」的想像界線。
2022.1.14
體育
產業
時事
認同
Long Game
籃球
Fill 1
影像
隨時上場,一起做選手的心靈隊友
2021年全國運動會在新北市舉行,《報導者》攝影記者在密集的賽事裡,捕捉各項比賽的精彩瞬間,看見運動員追求卓越的精彩表現與為了站上競技場承受的身心壓力。
2021.10.21
體育
在地傳真
攝影
體操
籃球
1
2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