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兒童
Fill 1
評論
【投書】國中小學生接觸多元性別教育,會造成認同的混淆嗎?
在反對中小學實施性平教育的論述中,最常見的論點是「中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接觸同志議題容易使其造成性傾向、或性別認同的混淆」。但事實上,從發展心理學的文獻看來,這樣的擔憂並不受到科學研究的支持。
2019.10.22
同性戀
教育
性別平權
兒童
Fill 1
環境.教育
【921失依兒篇】留下的孩子、擺渡的舵手,一起找家的方向
驚天一震,讓134位兒少痛失雙親,湧現台灣近代最大一批失依兒。20年漫漫長路,他們如何和失親傷痛共處、又是誰幫他們走過來?
2019.9.18
地震
災後重建
兒童
社工
家庭
Fill 1
評論
貧富不均對兒童的侵蝕:從大腦到教育成就,易落入自我欺騙陷阱
較大的貧富差距除了透過影響家庭生活與關係,進而影響兒童的發展,更會對兒童的認知能力、學習效果與職業選擇產生更直接的作用。
2019.8.21
貧富差距
教育
兒童
育兒
社會福利
社會觀察
書摘
Fill 1
評論
陳昭如/「孩子不說謊」背後的性侵疑雲(上)——無盡的控訴
司法的公義應將加害者與受害者的權利一併考量,但事實上未必如此。1980年代的美國社會籠罩在多起兒童性侵疑雲之中,從事件爆發到後續發展均與許倍銘案十分類似...
2019.7.4
司法
身心障礙者
性侵
兒童
書摘
Fill 1
評論
一群爸媽,如何說服政府、帶著兒童規劃真正好玩的公園遊樂場?
一群親職照護者,成為兒童人權倡議運動的一分子。他們以「親職教養術」為基底,發起「遊戲為路徑」的城市改造方法論,說服政府,讓親子一起參與打造特色公園。
2019.5.29
政治政策
兒童
育兒
書摘
Fill 1
評論
異常的正常家庭——向成人暴力說NO,孩童暴力卻OK?
大家能容忍父母體罰子女,但當幼托機構發生體罰,媒體卻大加撻伐。難道社會對相同的暴力行為有雙重標準?
2019.5.10
教育
韓國
兒童虐待
兒童
育兒
家庭
書摘
Fill 1
評論
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能復原嗎?關鍵在於「打造療癒社群」
遭遇虐待與創傷的兒童,最需要健康的社群以緩解幼年時期的痛苦。有些精神科醫師雖然出於好意,但若急著在孩子遭遇創傷後立刻強迫他們「敞開心胸」或「宣洩怒氣」,只會造成反效果。
2019.1.10
醫療
教育
兒童虐待
兒童
社工
書摘
Fill 1
國際.兩岸
跨越難民與公民的隱形界線,共融計畫幫孩子找回「正常」人生
「我想念無聊、正常的人生。很多人愛我或恨我,只因為我是難民,但我需要介在中間的、像一般人的人生。」聽到這樣的心聲,許多德國公民用這些方法讓彼此「共融」...
2018.9.20
難民
戲劇
德國
兒童
Fill 1
國際.兩岸
不讓年幼的他們只是一疊疊檔案——成為小難民的異鄉父母
他們的「孩子」,有文化的障礙、有心理的陰影、更有龐雜的社會壓力和適應障礙。他們是未成年難民的志願監護人,要讓孩子能重新展翅「第二人生」。
2018.9.20
難民
德國
兒童
Fill 1
國際.兩岸
我們不相信你未成年——難民犯罪中連帶「受害」的少年
近年德國數起難民犯罪事件,點燃當地新一波反難民怒火,連帶讓未成年難民年齡檢測與認定障礙加劇。面對撕裂社會的兩極聲浪,德國知識分子怎麼想?
2018.9.20
難民
德國
兒童
1
2
3
4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