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兒少
Fill 1
教育校園
【2021國際閱讀素養調查】台灣孩子分數首度下滑的兩大警訊:低分族群比例擴大、理解情感能力不足
從政府政策、學校老師到親職教養書籍都強調「從小培養閱讀」的重要,但今天剛公布的PIRLS國際評測結果,發現台灣小學生閱讀能力落差擴大、理解情感能力不足。這些現象反映教學現場的哪些問題與思考?
2023.5.15
時事
貧富差距
教育
英國
兒少
閱讀
社會觀察
Fill 1
人權司法
大人的戰爭、被爭奪的孩子──卡在撕裂式離婚裡的家庭
當代離婚家庭搶子的激烈程度,在男女經濟對等、親職意識提升、少子化、名人效應催化等因素交融下,愈來愈高。親權爭訟中,個人受盡了傷,孩子更常是最大的受害者⋯⋯
2023.5.10
人權
司法
性別平權
兒少
社工
育兒
家庭
心理
親密關係
NGO
家暴
婚姻
Fill 1
人權司法
離婚者的告白:放下打仗念頭、輸贏執著,和孩子一起海闊天空
我們訪問藝人柯以柔等4位經歷離婚的父母,在關係的激烈撕扯間,他們決定把自己的執念退後一點,把孩子的需求推前一點,花時間療癒孩子、也與自己和解。
2023.5.10
司法
兒少
育兒
家庭
親密關係
婚姻
Fill 1
人權司法
當離婚案成律師圈新藍海:開放市場與倫理之間的拉扯與辯論
離婚案件因為入門門檻低、需求量變高,近年吸引不少律師投入,但不同的執業風格與專業進入這塊市場後,也激起倫理辯論:如果律師接到家事案後,只管拚命訴訟,會造成什麼問題?
2023.5.10
產業
司法
社群媒體
兒少
行銷
家庭
心理
親密關係
婚姻
Fill 1
人權司法
過載的家事法庭能否攜手社區,好好傾聽、接住離婚案裡的失語兒少?
在家事法庭的離婚案件上,審判不再是主軸,而是由司法人員和社福人員、專家聯手,引導父母協調、看見孩子的處境,並為一個家庭連結資源。但這也意味每階段都需要更細緻的作業,實務上面臨嚴峻考驗。
2023.5.10
人權
司法
兒少
社工
育兒
家庭
社會福利
親密關係
NGO
婚姻
Fill 1
評論
拋開毒殤──一個走出用毒家庭陰霾的年輕見證
阿公阿媽、爸爸媽媽、大舅小舅都是毒癮者,從小學就看著他們陸續入獄的小傑,在廢墟般的家庭裡成長,卻仍努力將自己活得乾淨明亮。剛上大學、穩步朝著消防員夢想前進的他,如何走過毒殤路?
2023.5.1
醫療
消防員
教育
毒品
獄政
兒少
家庭
社會福利
書摘
Fill 1
教育校園
專訪豐原高中生父親:一個好老師可以救學生,但我兒子在豐中沒遇到
「入學後都配合豐原高中的教學與管教,配合到孩子都死了⋯⋯現在我只希望有個公正調查結果,對霸凌孩子的老師教官給予嚴厲的處分。」但為何初份調查報告只能建議涉案人士記過?而從國中就持續有輔導紀錄的案主,為什麼仍被高壓的方式對待?
2023.4.23
台中
時事
高中生
教育
自殺
兒少
心理
霸凌
Fill 1
人權司法
詐騙、強控車、送摘器官:從犯罪工具人煉成無情施虐者的少年們
「我不知道為什麼人要暴力到這個程度⋯⋯尤其記得幾位年輕人的殘酷『樂趣』。」在一處被嘲諷命名為「米奇不妙屋」之地,16名暴力拘禁人頭戶的控員平均年齡約20歲,3名未成年。這些少年不但成為詐欺犯,也更加冷血和暴力⋯⋯
2023.3.15
司法
社群媒體
兒少
心理
仲介
警政
詐騙
人口販運
Fill 1
Podcast
回家了,然後呢?當受虐兒少從「家外安置」回到家庭,「壞掉」的大人真的能修補嗎?
這集,《報導者》資深記者曹馥年將帶大家走進這些曾經破碎的成長經歷。即便在機構、寄養家庭或原生家庭,不同路徑都有著各自的艱難,仍有許多人在努力著⋯⋯
2023.1.12
人權
兒童虐待
安置機構
兒少
社工
家庭
社會福利
心理
寄養家庭
家暴
Fill 1
國際兩岸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的代價?英國「數學必修教育延長」風波
為逆轉過半英國勞工數感能力僅有小學程度的窘況,英國新任首相蘇納克提出「數學教改」,要將數學必修教育延長2年。然而消息一出,引發強烈批評,也反映出英國師資人力嚴重不足的結構問題。
2023.1.12
時事
教育
政治政策
大數據
英國
科學
人工智慧
兒少
經濟
Hello World
1
2
3
4
5
6
…
14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