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自殺
Fill 1
環境.教育
大專心理師耗竭前的SOS:不被納入「正規軍」,如何支撐接住學生的安全網?
近年大學生自殺事件頻傳,校內專業輔導人員被賦予重任,但心理師們的工作現場卻是困難重重,「大家都一樣無助啊!」除了力爭調降師生比、增加薪資,還有哪些結構問題該搬上檯面解決?
2023.2.19
血汗勞工
司法
教育
政治政策
自殺
心理
Fill 1
環境.教育
導師「輔導」行不行?強化校園聯防前線,心理假、學習調整實驗中
導師雖是校園心理健康安全網的最前端,但輔導知能不足、研究教學繁忙,要理解青年學子的內心圖像,對橫跨不同世代的教授是極大考驗。各大學能否扭轉思維「學習調整」?哪些大學已給「心理假」?
2023.2.19
教育
自殺
社群媒體
社會觀察
心理
Fill 1
「我不想當英雄!」警察自殺只是個人問題?聽見藍色警服下、陽剛文化裡那些被噤聲的事
是他們太脆弱?還是,什麼將他們逼上絕境?今年至今,已經有6位警察在警局駐地或執行勤務時自殺,超過過去10年每年平均的5位。警工會連續4年針對警察人員工作壓力調查,超過五分之一「曾有離職甚至輕生念頭」,到精神科領藥(包含失眠、焦慮)的比例也逐年升高⋯⋯
2022.11.10
血汗勞工
勞權
精神疾病
自殺
心理
警政
Fill 1
人權.社會
當槍口朝向自己──今年已6警自殺,警察精神危機亟待正視
今年已有6位警察在警局駐地或執行勤務時自殺。第一線的執法者,為何將警槍朝向自己?隱藏在藍色制服底下的脆弱,為何難以察覺?警察何以對「關老師」等體制內諮商資源裹足不前?
2022.10.31
血汗勞工
勞權
精神疾病
自殺
心理
警政
Fill 1
人權.社會
開槍打死歹徒後,我的世界徹底崩解──一位警察走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告白
「我說我沒事,是因為警察『不能怕』。」背負著陽剛包袱,當警察遭遇日常勤務之外的極端經驗,受到的影響常是毀滅性的。透過真實故事,從個人到警界制度,有哪些求助訊號能被看見?
2022.10.31
精神疾病
自殺
心理
警政
Fill 1
評論
創造能產生新思考的條件──《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的內擴與外延
承擔記憶的責任、找到語言,然後重新敘述,這整個過程,其實也就是找出如何活下去的可能。像這樣的準備過程,可能是所有政治受難書寫,共同回應的一個厚重的主題。一個關於主體修復的問題。
2022.8.18
白色恐怖
轉型正義
出版
自殺
文學
俄羅斯
烏克蘭
歷史
共產黨
納粹
蘇聯
Fill 1
評論
藏人為何自焚?從一座城市窺見西藏的劫難與求生
一個沒沒無名的小鎮阿壩,為何成為藏人自焚之都、中共維穩重點?著有《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的美國記者潛入採訪,以《吃佛》一書見證藏人橫跨三個世代的創傷。
2021.8.2
中國
達賴喇嘛
自殺
宗教
Tibet
社會觀察
書摘
共產黨
Fill 1
環境.教育
走入優秀和多元競爭力的背光處──被頂大魔咒困住的年輕人們
這不是無病呻吟,年輕高學歷族群的心理健康成為跨國現象。「你這麼優秀,一定沒問題的」這句話背後,他們為何被烈日灼身、甚至自傷?
2020.10.18
教育
精神疾病
自殺
家庭
社會觀察
心理
Fill 1
生活.醫藥
如何為情緒受苦者「撐傘」?陪他們走一段聆聽和理解的路
走出學校免費心輔室,有情緒困擾的年輕人求助醫療與諮商體系,卻有哪些障礙?沒受過專業訓練的周遭陪伴者,如何給予最重要的心理支持?
2020.10.18
醫療
教育
精神疾病
自殺
社會觀察
心理
公衛
Fill 1
生活.醫藥
全球自殺率降低,台灣卻年增3%──我們的自殺防治網還缺了什麼?
20年來台灣自殺率一直高於全球平均,甚至在近年以年增3%幅度「逆勢上漲」。台灣早就建立全國登錄及通報系統,制度走得很前面,為何卻無法解決居高不下的自殺率?
2019.10.8
醫療
精神疾病
自殺
社工
社會福利
1
2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