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戲劇
Fill 1
文化生活
神鬼、王權、人間──魔幻寫實的張吉安《五月雪》,以戲曲寓言遙祭大馬禁忌傷口
以《南巫》驚豔影壇的導演張吉安,新作《五月雪》一舉入圍金馬9項大獎。他田調多年,將仍是馬來西亞禁忌的五一三事件,用隱喻巧妙地重新顯影,也召喚事件的倖存者開始說話。片中不見白雪或血海,但情感已靜靜落在觀者心中。
2023.11.20
導演
選舉
戲劇
金馬獎
人物專訪
馬來西亞
宗教
認同
歷史
種族歧視
Fill 1
文化生活
紅過、痛過、脫兩層皮後才演得真實,吳慷仁:「變」是有意識的選擇
從台灣走向大馬、香港,吳慷仁的舞台持續拓展。他在首次入圍金馬影帝的《富都青年》裡和田野對象一起呼吸同樣的空氣、一起泡過泥澇和汗水,假的「演」慢慢轉化為真的「活」。
2023.11.19
戲劇
移工
電影
身心障礙者
金馬獎
人物專訪
馬來西亞
手語
語言
Fill 1
Podcast
玩地獄哏,或者「只有地獄沒有哏」?喜劇演員的創作大冒險,與自剖真心話 ft. Jim、呱吉
單口喜劇(stand-up comedy)近年受到許多人喜愛,帶來笑聲的同時也爭議不斷。這場Live Podcast邀來喜劇演員Jim和呱吉分享,在他們心中的「地獄哏」到底是什麼?以特定族群作為題材的笑話,是否就代表著嘲笑和刻板印象?如果有人因此受傷,或「替他人受傷」,又該怎麼辦?
2023.11.15
人權
原住民
戲劇
教育
性別平權
社群媒體
文化
言論自由
Fill 1
Podcast
謝瓊煖 × 詹傑:國民媽媽與勸世三姊妹,用田調裝滿的靈感百寶盒
今天的節目,是我們新推出藝術文化訪談單元:《他們的魔幻時刻》。這集,聽在表演舞台上不同位置的謝瓊煖與詹傑,如何在創作和演出上練功?而屬於他們的「魔幻時刻」,又是什麼模樣?
2023.10.26
戲劇
藝術
Fill 1
醫療健康
記憶會消散,但感受真實存在──日本、台灣如何用戲劇療癒失智者與照護者?
名導侯孝賢因罹患失智症而退休,再度凸顯高齡社會必然課題。日本「老、痴、死」(OiBokkeShi)劇團來台和兩廳院舉辦工作坊,帶照顧者透過戲劇,找到與失智症的相處方式。台灣近期的《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更是淚眼中亮眼的結晶。
2023.10.25
紀錄片
戲劇
日本
高齡老人
長照
失智症
家庭
照護
Fill 1
文化生活
美式火烤牛肉上桌!當單口喜劇、嘻哈音樂遇上道德爭議,創作者們怎麼想?
調侃性別、弱勢族群、社會悲劇,是挑戰僵化的道德規則?還是加深社會歧視?當創作遇上「政治不正確」的批判,單口喜劇和嘻哈音樂創作者如何回應?
2023.9.6
原住民
戲劇
性別平權
音樂
社群媒體
文化
言論自由
Fill 1
評論
1994年的楊德昌,與他們的《獨立時代》──訪演員鄧安寧、陳湘琪、陳以文
《獨立時代》在1994年問世,是楊德昌「台北三部曲」的起點,也是其電影風格轉向的轉捩點。本文專訪該片三位演員:鄧安寧、陳湘琪、陳以文,將記憶重回九〇年代,談他們各自對楊德昌的印象。
2023.9.1
導演
戲劇
電影
人物專訪
藝術
電影不欣賞
Fill 1
評論
【投書】在這個時代看見那個時代──唐美雲歌仔戲團《臥龍:永遠的彼日》
2023年再演孔明,唐美雲歌仔戲團的《臥龍》不談英雄事蹟,反而呈現諸葛亮面對困境及敗績的情感及反應,並以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的視角回望父親生平,直寫人性中的各種情感。
2023.8.5
戲劇
藝術
歷史
Fill 1
國際兩岸
演員挺編劇!21世紀好萊塢最大罷工:串流與AI如何餓死編故事的人?
美國編劇和演員工會正發起好萊塢63年來最大罷工,除了與肥貓的薪酬公平性之爭,更特別點名串流平台與AI人工智慧的生存威脅──這也被視為真人勞工對抗AI的第一場勞權戰役。
2023.7.18
血汗勞工
勞權
產業
戲劇
美國
電影
AI人工智慧
罷工
COVID-19
Hello World
Fill 1
文化生活
掀開京劇「黑箱絕學」──為關老爺勒頭、替王熙鳳吊眉,一生懸命的戲曲箱管師
如同《舞伎家的料理人》,台灣也有「戲曲家的箱管人」。箱管師傅,是隱身在傳統戲曲舞台後的影武者,台上見不著他們的身影、但他們無所不在。近兩年面臨疫情與退休潮,台灣的箱管師傅有何故事?
2023.6.18
產業
戲劇
文化
1
2
3
4
5
6
…
10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