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憲法
Fill 1
評論
王子榮/《阿凡達:水之道》,那些走過權利蠻荒的原住民
潘朵拉星球納美人和外來地球人的拉鋸與對抗,是《阿凡達》電影系列根本討論的議題。而在台灣,原住民文化與現代法制間的衝撞,從王光祿案到大法官宣告《原住民身分法》違憲,每每引起法律條文適用上的反覆思量。
2023.1.13
原住民
憲法
電影
認同
文化
法律人追劇
Fill 1
評論
林孟皇/《孟買女帝》:置之不理、視而不見,還是正視性產業存在的必要性?
「每個人都有工作,有人靠智慧,我們靠身體,為什麼只有我們被歧視?」法官林孟皇從印度電影《孟買女帝》,談起台灣性產業管制的演進,並指出法律應該擺脫三綱五倫的幽靈,直視社會真實需求。
2022.12.23
人權
司法
印度
憲法
性別平權
電影
性暴力
法律人追劇
Fill 1
政經.產業
34張圖表,帶你看2022九合一大選關鍵結果
2022九合一選舉,六都藍綠版圖和催票率消長如何?地方議會有哪些亮點?18歲公民權複決在各縣市的投票狀況如何?34張圖表帶你一次掌握。
2022.11.27
台南
高雄
台中
桃園
選舉
政府國會
民進黨
憲法
國民黨
台北
新北
Fill 1
人權.社會
許仁碩:18歲公民權的世代集體記憶形塑中,回到日常草根耕耘繼續努力
18歲公民權複決結果投票率不到6成、其中4成多反對,許仁碩認為投票讓社會真實聲音浮現。而修憲推動過程的青年動員,顯現台灣社運組織型態轉變,未來如何透過草根耕耘和橫向串聯累積能量是關鍵,這也將成為這一代青年的集體記憶,但敘事還在成形中。
2022.11.26
選舉
時事
社運
憲法
兒少
公投
Fill 1
人權.社會
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未過、差397萬票,學者:投票年齡下修恐胎死腹中
台灣首次修憲公民複決「18歲公民權」,投票率僅59%,其中同意率約53%。學者認為,2024年以前,朝野立委難再凝聚共識重啟修憲。
2022.11.25
人權
憲法
兒少
公投
Fill 1
政經.產業
18歲公民權複決門檻?青年參政與第三勢力布局?大選關鍵看點一次掌握
九合一地方選舉及18歲公民權的修憲複決案將於11月26日登場,《報導者》與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共同製作資訊圖表,帶讀者快速掌握青年參政情形、第三勢力如何布局地方選舉、候選人財產申報狀況,以及18歲公民權複決門檻等4項關鍵看點,作為選前觀察。
2022.11.23
選舉
政府國會
政治政策
民進黨
憲法
國民黨
Fill 1
評論
許仁碩/當18歲公民權從天而降──日本青年公共參與的困境與希望
日本校園數十年來已徹底「去政治化」,造成18~19歲投票率低迷,但仍有青年嘗試推動、落地實踐18歲公民權。比起選票本身,這過程可能對日本社會的影響更加深遠。
2022.11.3
選舉
日本
社運
教育
政治政策
憲法
社群媒體
NGO
Fill 1
評論
董思齊/從民主幽靈變完整公民──韓國18歲公民權如何通過?有何影響?
歷年韓國學生參與多次改變歷史的社運,卻直至2019年底才獲得18歲投票權,社會一度有「政治不應進入校園、教育不應受政治影響」的爭論。不過,2021年韓國又通過18歲參政權,進而讓青年參政、政黨的青年政策逐成風氣⋯⋯
2022.11.2
選舉
社運
教育
政治政策
憲法
韓國
Fill 1
人權.社會
大法官宣告《原住民身分法》違憲後,西拉雅族人「甘願做蕃」的未竟之路
平埔族是不是原住民?10月28日西拉雅族正名釋憲案,憲法法庭宣判現有法令違憲,為正名奮鬥近30年的族人終成為憲法上的原住民,但這波釋憲爭義點不只在法律定義與文化認同、更牽扯出原民資源分配的討論⋯⋯
2022.10.27
轉型正義
台南
人權
原住民
司法
憲法
文化
Fill 1
國際.兩岸
全球最進步的智利新憲法,為何公投慘敗不過關?一場從捷運燒起的制憲之戰
致力擺脫威權憲政遺緒,且大幅提升性別平權、勞權與原民權利,被稱作「全世界最進步」的智利新憲法草案,在公投複決中,竟遭遇61.86%國民反對。2年前授權同意制憲的民眾,如今為何強勢否決進步新憲?
2022.9.6
轉型正義
人權
原住民
憲法
公投
歷史
Hello World
1
2
3
4
5
6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