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憲法
Fill 1
評論
《異見的自由》:我們憎惡的思想該擁有言論自由嗎?
納粹、種族歧視、謾罵⋯再惡毒的言論,都該擁有言論自由嗎?透過資深司法記者爬梳判例,我們看到美國社會與大法官在每個年代都提出不同見解,並在矛盾和爭議中,試圖找出那把量尺。
2020.10.12
人權
司法
憲法
美國
書摘
言論自由
Fill 1
政經.產業
台灣轉型正義的憲法時刻──專訪黨產案憲法法庭鑑定人黃丞儀
《黨產條例》是否違憲?大法官將首度評價戒嚴時期國家狀態,建立台灣追求轉型正義的價值座標。《報導者》專訪黨產案憲法法庭鑑定人黃丞儀,解析韓國、波蘭多經歷過類似的憲政關卡,台灣又有何特殊難處?
2020.8.26
轉型正義
時事
政府國會
司法
憲法
人物專訪
國民黨
Fill 1
人權.社會
為何替性侵加害人釋憲──逆風法官在社會安全與人權界線間的抉擇
性侵犯的刑後強制治療,是目前唯一可「形同無限期監禁」的保安處分。2015年至今,已有3位法官認為這違反人權與比例原則而聲請釋憲,他們為什麼要逆風提出意見?
2020.8.16
醫療
人權
司法
憲法
身心障礙者
性暴力
精神疾病
Fill 1
人權.社會
性侵、非法處所、無限期隔離──全球最嚴格強制治療模式下,陽光照不到的暗影
為遏止性侵犯再犯,我國立法不論罪行輕重皆需治療,堪稱全球最嚴格,但實際成效如何?《報導者》調查發現,這套制度反而製造新的「受害者」…
2020.8.16
醫療
人權
司法
憲法
身心障礙者
性暴力
精神疾病
Fill 1
評論
林志潔/愛情從來就不是用刑罰能保證的童話──論大法官宣告通姦除罪
如果通姦罪的本質是一種報復,那麼,國家為何要動用警察、檢察官、公權力來滿足私人的報復心?大法官在通姦除罪化的釋字791號解釋中,也正說明了婚姻甚至人生的本質。
2020.5.29
時事
司法
憲法
家庭
社會觀察
親密關係
Fill 1
人權.社會
「通姦除罪化」橫跨20年的挑戰,兩代法官接力點燃釋憲引信
存有高度爭議的「通姦除罪化」是罕見的由法官申請大法官二度釋憲。今(29)日4時,大法官將做出第791號解釋。《報導者》獨家專訪兩位法官,他們在實務現場遇見什麼問題,讓他們各自在不同年代聲請釋憲?
2020.5.28
時事
司法
憲法
性別平權
Fill 1
評論
周奕成/美中關係改變下,蔡總統的3個歷史使命
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台灣與自由民主國家的聯盟關係如何提升?如何在疫後全球分工體系重組中取得優勢?憲改的時機到來,第8次修憲能否成為可能?
2020.5.19
政府國會
外交
政治政策
民進黨
憲法
美國
財政
蔡英文
兩岸
經濟
國際關係
公衛
Fill 1
評論
林孟皇/《你只欠我一個道歉》:對話、真相揭露才能消弭仇恨
當大法官針對公開道歉處分再度討論,如同電影《你只欠我一個道歉》揭示,道歉形式外,更需關切的是仇恨與歧視言論。
2020.4.3
人權
司法
憲法
電影
中東
法律人追劇
Fill 1
人權.社會
真的假的?特別法、緊急命令,不是狀況「緊急」就可以頒?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出國禁令頒布後,引起違憲爭議,有學者建議頒布緊急命令來為其解套。但這種作法可行嗎?
2020.3.22
司法
政治政策
憲法
防災
Mini Reporter
武漢肺炎
Fill 1
生活.醫藥
【法律解析】以防疫之名限制醫療人員出國,國家有權力嗎?怎麼做才合宜?
因應防疫而禁止醫事人員出國,這項命令是否違憲?有法源依據嗎?我們從歷史與法律層面出發,提出法令、人權及緊急防疫任務,達到平衡的可能。
2020.2.24
醫療
人權
勞權
司法
政治政策
憲法
防災
武漢肺炎
公衛
1
2
3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