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親密關係
Fill 1
人權.社會
我們,也是有愛情和成家想望的女人──3位印尼移工的母職心事
「作為一個女人、一個在台灣的移工,常常得做出非常艱難的選擇。」3位在台灣擔任家庭看護工的女性,如何看待移工在台生兒育女的選擇?回到自己的媽媽身分,她們又遇到哪些難題?
2022.9.12
人權
勞權
移工
文學
育兒
家庭
印尼
親密關係
Fill 1
人權.社會
偽單親、無後援、遠距家庭──移工父母的親職難題與地下照顧網
托育資源稀少不只台灣人喊苦,更急煞移工父母。若不忍將孩子送回國,便遁入由同鄉互助、無證保母組成的地下照顧網。失聯移工寶寶,也湧向公部門有限的安置床位⋯⋯
2022.9.12
人權
移工
政府國會
安置機構
兒少
菲律賓
東南亞
育兒
家庭
印尼
親密關係
NGO
收養
Fill 1
生活.醫藥
以藥找愛,讓她們踏上「成魔之路」──女性藥癮者的生命難題
尋求情感連結、渴望被愛與接納,是為數不少女性藥癮者的生命主旋律,但她們也比男性藥癮者,承受更多歧視與標籤。當受到生命創傷的女性用物質找愛,這樣的病,怎麼治?
2022.8.29
醫療
司法
性別平權
性暴力
毒品
獄政
社工
育兒
家庭
心理
親密關係
Fill 1
評論
習近平時代下的「幸福城市」:跳出主旋律之外的成都《洞洞舞廳》
在中國當局對新冠疫情的「歸零」策略和對洞洞舞廳不斷「整改」下,成都的洞洞舞廳現在該還有4、50家,很難得了。所以,我把成都稱為砂舞之都,比起官方宣傳的什麼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這更有意思⋯⋯
2022.8.4
中國
空氣汙染
產業
社會觀察
書摘
COVID-19
親密關係
Fill 1
評論
「個人即政治」:談1990年代以降的台灣女性私電影
從私我出發、看似細瑣的女性個人紀錄片,實則透露主觀認知如何鑲嵌於特定的社會文化脈絡,並建立私領域的自主與女性集體歷史發展的交集。從這些私電影,方能得見家庭及社會文化結構是如何深入到微小而日常的生活肌理及個人的內在意識。
2022.6.24
同志家庭
導演
紀錄片
性別平權
育兒
家庭
社會觀察
親密關係
電影不欣賞
Fill 1
文化.藝術
傾瀉在矽膠娃娃的祕密──從失語到存在,《布洛卡區》對社會的大哉問
房間內的矽膠娃娃無條件接受來客傾瀉壓抑的慾望與祕密⋯⋯紀錄片《布洛卡區》呈現矽膠娃娃旅館的運作,員工和娃娃、客人的互動,導演蘇明彥透過人與娃娃共同的「失語」狀態提問:什麼是存在?
2022.5.2
導演
紀錄片
產業
人物專訪
tidf
經濟
社會觀察
親密關係
Fill 1
評論
好媳婦這個角色,我不演了!《控告婚姻》找回最真的自己
一個家庭的幸福美滿,不該透過壓迫、犧牲媳婦而來。《控告婚姻:妻子的起訴書》寫出對父權制社會的批判與對婚姻的省思,希望女性在婚姻裡不再需要扮演妻子或媳婦,而能自由地活出真我。
2022.5.1
韓國
性別平權
家庭
書摘
親密關係
Fill 1
評論
《我不是不努力,只是做不到你滿意》:大人一句無心的話,如何把孩子推入困境?
「趕快去讀書、你應該能做得更好、為什麼你總是這樣!」父母師長隱含期待與激勵的話語,為何反而讓孩子受挫?只有斥責的輔導只是「假指導」?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宮口幸治分享孩子「不想努力」的關鍵原因。
2022.4.2
日本
兒少
家庭
書摘
心理
親密關係
Fill 1
環境.教育
接毛小孩回家,然後呢?從動物到同伴的當代關係
從領養數、寵物登記數與飼養家戶數增長,突顯現代人對於關係與陪伴的渴求,但台灣人與毛小孩們成為家人的過程裡如何相處、遭遇哪些磨合困難?《報導者》走進動物行為門診診間、新型態的動保園區教育現場,看見不同的思考、建議與獲得。
2022.1.26
教育
動物保護
家庭
社會觀察
親密關係
Fill 1
人權.社會
等待「合法與合格」的家長們:跟著志工,打開同志家庭那本難念的經
這些同志家庭受訪時,談到社會質疑,有無奈有激動,但沒有懼怕。經歷了一輩子自我證明的過程後,經過縝密思考跟規畫而成為家長的他們,展現出保護孩子的決心。
2022.1.25
同志家庭
同性戀
社工
育兒
家庭
親密關係
收養
少子化
家暴
1
2
3
4
5
6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