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親密關係
Fill 1
文化生活
她們的拍片記事──走過90年代狂飆台灣,用電影創作回應性別與時代的導演們
正值台灣國際女性影展30週年,我們專訪4位跟著90年代婦女運動成長、勇於在時代中突破自我、帶動影像敘事體驗的導演賀照緹、陳芯宜、宋欣穎、陳潔瑤,看她們如何用影像回應自己的內心和所處的時代?
2023.11.5
導演
紀錄片
原住民
產業
性別平權
電影
性暴力
家庭
歷史
親密關係
婚姻
Fill 1
評論
許玉秀/時代格局中的女人敘事──電影《惡女》的橫斷面對比
《幸福路上》導演宋欣穎,延續對女性成長故事的關懷,在新片《惡女》中,呈現兩種女人的求生故事。前大法官許玉秀在片中,更看見對於政治、法律、媒體利害與共的社會現實,導演想要說的話。
2023.10.26
司法
性別平權
電影
文化
社會觀察
親密關係
媒體
Fill 1
評論
《我只是想分手而已》:被交往者葬送,親密殺人的警訊和倖存者之聲
親密暴力不是瞬間爆發的,而是非常緩慢侵蝕被害人的情緒和內心,最後才演變成物理性暴力。被害人感受到的恐懼感還包括:那人知道我住的地方、學校、老家及親友,要是他傷害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人怎麼辦?
2023.10.7
性別平權
性暴力
兒少
書摘
心理
親密關係
家暴
Fill 1
人權司法
想逃離家暴,卻帶不走重要的牠:茶茶案後,家暴寵物未解的安置之難
在同伴動物被視作家人的當代,寵物捲入家暴、被加害者拿來要脅受害人愈來愈常見。但在實務上,社政與動保網絡的斷裂,至今難以承接受害人與動物的真實需求⋯⋯
2023.10.3
動物保護
安置機構
社工
家庭
社會福利
親密關係
家暴
Fill 1
評論
寫字療疾,照亮長路──熟悉又陌生的照護者
本文細數鍾文音、蘇偉貞、楊富閔、廖瞇、Loso Abdi、李欣倫等人以肉身為試煉、血淚為筆墨完成的作品,透過照護者的角度,書寫長照過程中的掙扎與徬徨,帶領讀者走一趟「老病死」的人生之途。
2023.9.9
醫療
出版
移工
性別平權
高齡老人
精神疾病
長照
文學
家庭
印尼
書摘
親密關係
照護
Fill 1
Podcast
孩子成了大人復仇「武器」?離婚搶子爭訟中,家調官心痛目睹,孩子的忠誠兩難與無聲求助
爸媽離婚了,孩子怎麼辦?當大人在離婚官司爭吵不休,往往忽略父母衝突場景已在孩子內心造成大片陰影面積,家事調查官如何幫助法官釐清離婚家庭的真實狀況,讓孩子的心聲被聽見?
2023.7.6
司法
育兒
家庭
親密關係
婚姻
Fill 1
Podcast
為何你要這樣做?#MeToo道歉就好了嗎?對於性暴力行為人,可能令你難以理解的5個問題(下)
校園性平會調查後,被強制諮商輔導的未成年行為人,在想什麼?當事人或許也想悔過,卻可能從不了解「道歉」到底意味著什麼……這集節目,專職行為人處遇工作的臨床心理師來到錄音室,談他在第一線感受到的事。
2023.6.28
人權
司法
性別平權
性暴力
心理
親密關係
MeToo
Fill 1
Podcast
為何現在才#MeToo?說了又能怎麼樣?對於性暴力受害者,可能令你難以啟齒的5個問題(上)
本集,有10年諮商輔導經驗的心理師來談她在第一線看見的事:有個案在說出來後,無法第一時間被相信,落下失望的淚水;有個案在MeToo運動發酵的現在,被喚起遺忘的創傷回憶,充滿憤怒與不甘。到底「說出來」對他們而言意味著什麼?心理師又如何看待「說出來」的歷程?
2023.6.27
人權
司法
性別平權
性暴力
心理
親密關係
MeToo
Fill 1
人權司法
台灣#MeToo十問:怎樣算是性騷擾?遇到了怎麼辦、如何存證?申訴機制和法律哪裡不足?
台灣#MeToo運動揭開了社會積習已久的性騷擾言行。面對不同型態的性騷擾或強迫,我們如何做到「不要就這樣算了」,並提高意識、事先預防,打造性別平等的環境?此文是人人必知、關於職場與校園性騷擾的關鍵十問。
2023.6.6
人權
司法
性別平權
性暴力
心理
親密關係
NGO
MeToo
Fill 1
人權司法
離婚者的告白:放下打仗念頭、輸贏執著,和孩子一起海闊天空
我們訪問藝人柯以柔等4位經歷離婚的父母,在關係的激烈撕扯間,他們決定把自己的執念退後一點,把孩子的需求推前一點,花時間療癒孩子、也與自己和解。
2023.5.10
司法
兒少
育兒
家庭
親密關係
婚姻
1
2
3
4
5
6
7
8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