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閱讀
Fill 1
文化.藝術
【獨立書店生與死】什麼才是獨立書店該有的「提案力」?
日本蔦屋書店創辦人提出「提案力」概念,依照顧客需求、主題性的陳列書籍,呈現書店獨有觀點。這個能力或許對未來獨立書店至關重要,但該如何轉化才能更符合獨立書店的核心價值?
2020.9.25
產業
閱讀
文化
獨立書店生與死
Fill 1
文化.藝術
【獨立書店生與死】當連鎖書店與獨立書店的界線模糊化──談誠品和青鳥書店
身為獨立書店的青鳥不斷擴點、而誠品則想汲取獨立書店精神,這兩件事使得連鎖與獨立書店的界線開始變得模糊,或許在新的時代裡,異業結盟、因地制宜,能成為書店的出路。
2020.6.26
產業
閱讀
文化
獨立書店生與死
Fill 1
文化.藝術
【獨立書店生與死】誠品連收6書店,二手書店是書業最後堡壘?
二手書店的興衰,往往反映了書業整體的興衰。在新書發行管道縮減、販售新書的書店消失的時代,二手書店還能維繫一定的閱讀人口,接續著各地的文化命脈...
2020.5.29
出版
產業
閱讀
獨立書店生與死
Fill 1
文化.藝術
【獨立書店生與死】何謂獨立書店的「尊嚴」?從台北銅鑼灣書店談起
當一間書店的性格形成後,店主本人都不一定能違拗它,這種所謂「獨立書店的尊嚴」,在面對疫情、生存威脅、甚至如銅鑼灣書店主人林榮基一般面臨恐嚇時,特別能突顯出來。
2020.4.25
香港
產業
閱讀
獨立書店生與死
Fill 1
文化.藝術
【哲學蟲洞】作品價值觀,等於作者想法嗎?藏身幕後的「隱形作者」
許多人評論作品時,會將作中情緒和心理狀態詮釋為作者的想法;或在作者親身表達觀點後、否定其作品傳達的價值。這樣的想法正確嗎?「假想作者」這項觀念或能為其解套。
2020.4.18
文學
閱讀
哲學蟲洞
Fill 1
文化.藝術
【獨立書店生與死】書離水邊那麼近──7家獨立書店的生存「個別解」
書店經營愈顯困難,除了金石堂北新店與天母店宣布結束營業又撤回、敦南誠品年底熄燈,獨立書店也同樣艱辛。然而,仍有許多小店懂得突圍,尋求「個別解」。介紹7家剛好都在水邊的獨立書店,不論依海或傍河,都努力經營特色,守住一方風景。
2019.12.21
閱讀
文化
獨立書店生與死
Fill 1
文化.藝術
【獨立書店生與死】獨立書店的光明燈:如何判斷書店「獨立」與否?
什麼是「獨立書店」?領政府補助,就不算獨立書店嗎?其實獨立有許多面向,補助與否只是其一。從經營主題、社區整合、到書業結盟,獨立書店仍有許多發展可能。
2019.11.16
出版
閱讀
經濟
文化
獨立書店生與死
Fill 1
文化.藝術
【獨立書店生與死】香港書店在台灣──從「電光影裡書店」到「銅鑼灣書店」
在林鄭宣告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案那天,林榮基「銅鑼灣書店台灣重啟」募資計畫上架並一天達標。港人來台開書店,為出版業、書店業打開什麼不同新扉頁?
2019.10.19
香港
出版
閱讀
反送中
Fill 1
評論
陸穎魚/詩是清醒的夢,夢的曖昧
詩不是用來懂的,詩是用來感受的,而且重點不在感受詩人,而是感受自己。每當世界混亂殘忍,彷彿只剩下詩在扶持我。
2019.8.24
文學
閱讀
Fill 1
評論
石芳瑜/一本作為讀者和書店橋梁的刊物──《閱讀的島》
作為全台灣第一本以書店為主題的獨立雜誌,《閱讀的島》是一本怎樣的刊物呢?總編輯石芳瑜親自來解答。
2019.7.27
書評
閱讀
文化
1
2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