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台鐵
Fill 1
影像
台鐵五一勞動節不加班:抗議公司化草案缺「安全」,表定班次全停駛、僅加開18列次區間車
今年的五一勞動節,台鐵工會發起「依法休假」的不加班運動,對於現行公司化草案缺乏安全改革內容,表達抗議;而凱道之前,勞團組成的「五一行動聯盟」今年也沒有休假,持續為勞工發聲:「要加薪、要職安」!
2022.4.30
勞權
政治政策
在地傳真
職業災害
台鐵
交通
攝影
公共安全
Fill 1
政經.產業
安全計畫消聲、票價機制缺席,台鐵「公司化」改革要解決什麼問題?
行政院「台鐵公司化」草案將在立法院審議,但安全規章未入法、票價調整機制沒討論,令人擔憂這樣的「半套」改革會否如空中樓閣?交通部又如何回應外界質疑?
2022.3.27
時事
日本
政治政策
公務員
台鐵
交通
工安
公共安全
Fill 1
人權.社會
太魯閣的眼淚:在停格的生命裡,家屬誓言監督改革「直到台鐵變安全」
11位在太魯閣事故中痛失親人的家屬成立「太魯閣的眼淚」,走向積極倡議之路。掛著未乾的淚水,在事故一週年前夕,其中4位家屬帶著已逝者的紀念物接受《報導者》專訪。
2022.3.27
政府國會
日本
災後重建
防災
台鐵
交通
家庭
心理
工安
Fill 1
政經.產業
【鐵道學會獨家評析】失真的台鐵體檢報告,半數改善項目未實質完成
政府公告台鐵體檢144項目已近全數改善,為何仍發生太魯閣等15起重大事故?《報導者》與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等專家合作,逐條檢視改善成效,與官方認定有極大落差。原因為何?
2022.3.27
災後重建
政治政策
防災
台鐵
交通
追蹤報導
Fill 1
影像
馬雨辰/如此一來,就會消失的菜市仔──嘉義北興公有零售市場
因鐵路高架化,嘉義北興陸橋在未來幾年將面臨拆除,也連帶影響到橋下北興市場的生存。60年前,此處散市絡繹不絕;如今除了早餐時間,多半只餘攤販的日常對談,或是一陣寂寥。
2021.10.30
嘉義
在地傳真
台鐵
交通
社會觀察
攝影
Fill 1
評論
鍾慧諭/投資更大、爭議仍多,迷失中的北宜高鐵如何解?
高鐵延伸宜蘭設站選址引發中央與地方熱議,然而,交通改善計畫初衷是解決國五塞車、還是改善東部運量?宜花東人需要的是什麼?花1,700億蓋高鐵是最佳解嗎?一切應回歸專業,讓利害關係人參與方案討論。
2021.9.30
宜蘭
時事
政治政策
台鐵
交通
Fill 1
影像
再看她一眼:消失的激情與地景,沒入時光的南鐵抗爭
8年間,南鐵地下化從政策轉折到拆遷者、聲援者起落,鐵道邊的老社區未來勢將成一則都巿傳說,我們重新整理這一場抗爭影像紀錄,為都巿轉型的陣痛留存永恆的證據與記憶。
2021.9.8
台南
人權
時事
社運
民進黨
居住正義
圖文故事
台鐵
交通
社會觀察
Fill 1
生活.醫藥
接住他人的手能如何接住自己?災難過後,救災助人者的心理衝擊和重建
太魯閣號事故救援結束,心理重建之路才剛要開始。無論是在現場救援的警義消、國軍、醫護,或承接家屬情緒的社工,都有諸多心理衝擊。一套常設、獨立、具隱私,讓救難人員無後顧之憂的心輔機制仍未臻健全⋯⋯
2021.4.21
醫療
消防員
災後重建
職業災害
防災
社工
台鐵
追蹤報導
心理
警政
Fill 1
生活.醫藥
【後續調查】台鐵工地與安全管理長期鬆散,太魯閣號事故只是冰山一角
《報導者》從工地現場、法規制度、內控外核層面檢視台鐵安全管理缺口,發現在太魯閣事故相近地點,5年前即有巨石掉落,但台鐵用人工監控2年多才發包興建明隧道。專家呼籲在台鐵體質改善前,要修改施工區的內規,強制行經列車都降速慢行。
2021.4.6
時事
政治政策
台鐵
交通
追蹤報導
工安
Fill 1
生活.醫藥
有形的縫補、無形的救贖──專訪遺體修復師76行者團隊
因猛烈撞擊,台鐵太魯閣號罹難者遺體多有嚴重損傷,76行者遺體美容修復團隊從台灣各地奔赴花蓮殯儀館,「希望家屬來看他時,至少可達到9成期待,有安慰到家屬。」修縫亡者身體的傷,補償來不及道別的憾,便是他們前來的目的。
2021.4.6
時事
災後重建
台鐵
心理
1
2
3
4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