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Reporter
真的假的?台灣國會的「黨團協商」是世界獨有?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關乎婚姻平權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國土規畫的《工廠管理輔導法》等法案,在立法最後階段都送交了「黨團協商」,你是否好奇過,什麼是「黨團協商」?它有正式效力嗎?

黨團協商的法律效力

黨團協商制度的源起,主要是因為1990年代,台灣民主化過程中,國會經常上演立委肢體衝突,打架次數甚至登上世界第一。當時,不論法案爭議與否,政黨都會彼此杯葛,導致通過率僅2成。1995年,時任立法院長的劉松藩裁定,委員會審定的法案須通過「黨團協商」,此一制度正式登上檯面。

1999年黨團協商正式法制化,之後歷經修法,雖然不再是所有法案都須交付協商,但多數到達二讀階段的法案會被送交協商,而黨團協商結論經黨團代表簽署,不但具有法定效力,經過院會宣讀通過後,也不能再反對。除非協商無果,法案才可能會交由院會投票表決。

在其他民主國家,各黨團立法時,也會針對法案內容私下協商,但只有在台灣,這個用來處理立法院爭議的機制,被正式寫入《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的議事規則中,還能直接處理法案結果。

同樣有正式協商制度的南韓,也僅能就議程協商、不能處理結果。所以,台灣國會的黨團協商制度,可以說是其他民主國家前所未見的。

黨團協商等於黑箱作業嗎?

黨團協商常被民眾跟黑箱、密室政治的連結,但目前黨團協商過程已放上立法院的IVOD議事轉播、全程公開。也有政治學者認為,這個制度亦可提供小黨發聲機會,協商過程中與大黨平起平坐、獲得比席次更高的影響力,不全然是壞事。

不過,黨團協商往往讓法案更易被擱置,〈黨團協商機制: 從制度化觀點分析〉研究顯示,以第8屆(2012~2016年)立法院會期5515筆提案分析,交付協商的一千多筆法案中,僅不到四分之一的法案在協商期內完成,42%提案協商都未完成,最後不了了之。

喬王「王金平」的達成率真的超高?

黨團協商的運作,立法院長扮演關鍵角色。一樣以第8屆會期統計發現,時任的立法院長王金平主持協商時,約85%法案都能協商出結論,其他人主持的協商達成率僅42%。

數據看來,王金平真的「喬功」過人,不過,其實有四分之三的協商,是由法案的院會說明人主持,還有些爭議到了王金平主持協商時,已被解決了。不過,立法院長若能靈活運用職位、聲望、資歷、人脈關係,透過勸導、說服,確實會讓兩方或多方協商代表都有了「給與取」 的空間,有助協商達成共識。

諮詢專家/黃士豪(政治大學政治系博士後研究員)

(本次題目由《報導者》讀者yahsinko_41在IG上發問提案,經記者採訪整理而成。我們非常重視讀者的互動,亦歡迎各位留言提問想知道的知識喔!)

向Mini Reporter提問

若您針對《報導者》過去的專題報導或深度文章,有任何想知道的相關小知識,亦非常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提問,請在主旨註明【我要提問Mini Reporter】,我們會選擇合適的題目解答。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