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Mini Reporter
Fill 1
醫療健康
真的假的?台灣也有食腦變形蟲,戲水引發腦炎致死率破9成?如何預防?
台灣出現第二例俗稱「食腦變形蟲」的福氏內格里原蟲引發腦膜腦炎過世案例,引發不少親子對玩水的恐慌。究竟食腦變形蟲是什麼?如何進入人體?有季節性嗎?症狀為何?該怎麼預防自保?
2023.8.23
醫療
時事
Mini Reporter
公衛
水汙染
Fill 1
國際兩岸
真的假的?一位美國護理師,開啟了全球婦女節育、避孕與墮胎的自主權?
懷孕從何時開始成為女性可以自主決定的選擇?第一家節育診所、第一顆避孕藥、影響全世界立法的都是她——瑪格麗特.桑格(Margaret Higgins Sanger,1879-1966)。
2022.7.4
醫療
人權
司法
性別平權
育兒
家庭
Mini Reporter
社會福利
Fill 1
國際兩岸
真的假的?在荷蘭抽大麻其實不合法、只是「除罪化」?
每當提到荷蘭,許多人會聯想到可以吸大麻的「Coffee shop」,但根據荷蘭法規,大麻並不是「合法」毒品、超過政府規定的「容忍範圍」還是會受罰,這是怎麼回事呢?
2022.5.5
司法
觀光
毒品
Mini Reporter
荷蘭
Fill 1
醫療健康
真的假的?病毒也會挑宿主,防範感染COVID-19有些動物也要打疫苗?
P3實驗室助理確診案中,實驗鼠一度成為討論焦點,最後被證實與助理染疫無關。哪些動物會感染COVID-19病毒?有多大機會傳給人類?動物可打疫苗嗎?
2021.12.21
動物保護
科學
防災
Mini Reporter
COVID-19
公衛
疫苗
Fill 1
醫療健康
真的假的?接種疫苗後抗體下降卻仍有保護力,可能是抗體「睡著」了?
COVID-19疫苗該不該補打第三劑?打了疫苗後中和抗體下降,是否等於保護力就消失了?藉由了解體內免疫記憶如何生成,和台灣對B型肝炎疫苗的研究,或能提供一些判斷方向。
2021.10.3
醫療
科學
防災
Mini Reporter
COVID-19
公衛
疫苗
Fill 1
醫療健康
真的假的?參加臨床試驗可隨時退出、大流行期間打到安慰劑也可解套?
前副總統陳建仁參與高端二期試驗後,接獲高端電話告知解盲結果;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則是致電要求聯亞解盲未果,自行接種AZ疫苗。究竟解盲告知受試者的流程是什麼?打到安慰劑的人可以自行要求解盲嗎?
2021.7.27
人權
科學
防災
Mini Reporter
COVID-19
公衛
疫苗
Fill 1
醫療健康
真的假的?COVID-19痊癒者身上藏有解藥「單株抗體」?混合用、早點用才有效
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究竟是什麼藥物,連美國前總統川普染疫COVID-19時也用上?指揮中心緊急採購1,000人份的單株抗體,作為高風險確診者的治療藥物,減少重症機率,它的使用時機和風險又是什麼?
2021.7.11
醫療
時事
科學
科技
防災
Mini Reporter
COVID-19
Fill 1
醫療健康
真的假的?吐口水就可以驗COVID-19,準確性還不輸鼻咽採檢?
鼻咽採檢一定要由穿防護衣的醫護操作,在目前篩檢工具、人力、時間吃緊下,有沒有一種篩檢方式可由民眾自行操作、準確度也不差?唾液篩檢,成為國際討論的一個選項,並已在美國實作。台灣未能擴大引用的原因是?
2021.6.2
醫療
時事
科學
防災
Mini Reporter
COVID-19
公衛
篩檢
Fill 1
醫療健康
真的假的?中央可統籌分配疫苗,法源來自《COVID-19特別條例》?
從法律規定來看,到底誰有資格買疫苗呢?由中央統籌購買的優勢又是什麼?其實人人都能買疫苗,但無論是什麼人申請採購,都需要透過政府審核通過後,才能在台灣使用;如果施打後發生不良反應,疫苗救濟的相關保障也都一樣⋯⋯
2021.5.30
醫療
產業
政治政策
Mini Reporter
COVID-19
公衛
疫苗
Fill 1
醫療健康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
「校正回歸」並非學術專有名詞、也與統計學的「迴歸」分析無關,是指揮中心為了與大眾溝通創新的名詞。在疫情中,回補病例數的調整時有發生,但回補時需要注意什麼?除了每日確診數外,還有哪些指標可以幫我們判斷疫情?
2021.5.24
醫療
大數據
科學
Mini Reporter
COVID-19
公衛
疫苗
篩檢
1
2
3
4
5
6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