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Mini Reporter
Fill 1
環境.教育
真的假的?這隻蟲讓台灣鳳梨外銷吃盡苦頭?
2月底,中國無預警禁止台灣鳳梨輸入,聲稱檢出有害生物「介殼蟲」,不合國際貿易常規的做法引起軒然大波。介殼蟲到底是什麼?國際貿易上又有哪些水果檢疫眉角?
2021.3.7
中國
日本
外交
農業
經濟
澳洲
Mini Reporter
國際關係
Fill 1
生活.醫藥
真的假的?民眾居家隔離1天1,000元,遭院內感染卻「0」補償?
爆發院內感染時,染疫醫護能請領補償金,但一般民眾染疫,卻因不符合法定「相關傳染病工作人員」身分、也不屬於防疫隔離狀態,無法請領任何補償金,僅由國家負擔住院費用。這在法律上是否會引發公平性爭議?
2021.2.3
醫療
司法
政治政策
Mini Reporter
COVID-19
公衛
Fill 1
人權.社會
真的假的?電子圍籬防疫監控,不只COVID-19適用?
疫情指揮中心推出「天網」(電子圍籬2.0),成功揪出數名參加跨年活動的違規者,究竟這套系統怎麼定位個人位置的?又為何會引發人權、法源依據的爭議?
2021.1.17
司法
政治政策
大數據
科技
防災
Mini Reporter
COVID-19
公衛
資訊安全
Fill 1
環境.教育
真的假的?陽明山「命中缺陽」,全台日照時數最短就是它?
這個冬天台灣北部下雨下不停,2020年12月上半旬,宜蘭甚至創下平均每天只有日照5分鐘紀錄。這真的很反常嗎?還有哪些地方雨下得更誇張?從氣象局數據爬梳過去紀錄,我們分析給你看。
2021.1.6
環境
宜蘭
時事
科學
Mini Reporter
台北
Fill 1
生活.醫藥
真的假的?「安全準備金」是健保費率調漲的關鍵?
健保會審查會議預估將做出調漲保費建議,但要漲多少?怎樣才不會對民眾衝擊太大?牽動費率多寡的「安全準備金水位」成了討論焦點。安全準備金到底是什麼?水位設在1個月、還是2個月,為何會影響保費漲幅呢?
2020.11.25
醫療
政治政策
Mini Reporter
健保
公衛
Fill 1
生活.醫藥
真的假的?口罩百百種,但沒有「工業級口罩」這一種?
口罩有幾種?差別是什麼?N95口罩的「95」又代表什麼意義?除了帶大家了解口罩類別的冷知識,《報導者》也要提醒:其實正確配戴口罩,比什麼都重要。
2020.10.4
醫療
產業
科學
防災
Mini Reporter
公衛
Fill 1
環境.教育
真的假的?茶葉不全長在高山,低海拔「港口茶」能耐40度酷暑?
港口茶是台灣目前茶葉分布最南端、海拔最低處,種植在動輒超過30度高溫、又有落山風吹襲、海風鹽分干擾的恆春海邊,港口茶的生命力為何這麼強?
2020.10.1
屏東
農業
食物
Mini Reporter
Fill 1
生活.醫藥
真的假的?收不到地震警報可能是「好消息」?
地震發生時,為什麼有時候會沒收到「國家級警報」?別擔心,這很可能不是因為你是「國家邊緣人」,而是因為你的所在地震度還沒有達到標準!
2020.9.20
地震
科技
防災
Mini Reporter
Fill 1
生活.醫藥
真的假的?血清抗體檢測,是解讀流行疾病的「關鍵密碼」?
彰化萬人血清檢測爭議沸沸揚揚,不過回歸研究本身,抗體究竟是什麼?為何其檢測結果能當作傳染病的研究依據、又為何會有偽陰性、偽陽性的問題?讓我們回歸科學面,全面理解基礎原理!
2020.9.9
醫療
科學
Mini Reporter
COVID-19
公衛
Fill 1
生活.醫藥
真的假的?火車行駛的「匡噹匡噹」聲,是防軌道熱脹冷縮的設計?
為什麼台鐵火車會發出「匡噹匡噹」聲,高鐵卻不會?這個小細節和鐵軌設計息息相關。到底天氣熱脹冷縮如何影響鐵軌?人們又怎麼克服鐵軌變形的問題呢?
2020.8.23
科學
台鐵
交通
Mini Reporter
1
2
3
4
5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