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公投
Fill 1
人權司法
防疫與投票絕非兩難──韓國可以、台灣呢?台權會訴求決戰憲法法庭
2022年11月26日台灣九合一地方大選,指揮中心和中選會禁止確診者出門投票,影響65,000人的公民投票權,引發極大爭議,人權團體將挑戰走憲法法庭。韓國同樣在COVID-19疫情下歷經兩次大選,怎麼做到讓確診和居隔者投票?
2023.3.21
人權
選舉
司法
政治政策
憲法
韓國
防災
公投
COVID-19
2024總統大選
Fill 1
政治社會
許仁碩:18歲公民權的世代集體記憶形塑中,回到日常草根耕耘繼續努力
18歲公民權複決結果投票率不到6成、其中4成多反對,許仁碩認為投票讓社會真實聲音浮現。而修憲推動過程的青年動員,顯現台灣社運組織型態轉變,未來如何透過草根耕耘和橫向串聯累積能量是關鍵,這也將成為這一代青年的集體記憶,但敘事還在成形中。
2022.11.26
選舉
時事
社運
憲法
兒少
公投
Fill 1
人權司法
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未過、差397萬票,學者:投票年齡下修恐胎死腹中
台灣首次修憲公民複決「18歲公民權」,投票率僅59%,其中同意率約53%。學者認為,2024年以前,朝野立委難再凝聚共識重啟修憲。
2022.11.25
人權
憲法
兒少
公投
Fill 1
國際兩岸
全球最進步的智利新憲法,為何公投慘敗不過關?一場從捷運燒起的制憲之戰
致力擺脫威權憲政遺緒,且大幅提升性別平權、勞權與原民權利,被稱作「全世界最進步」的智利新憲法草案,在公投複決中,竟遭遇61.86%國民反對。2年前授權同意制憲的民眾,如今為何強勢否決進步新憲?
2022.9.6
轉型正義
人權
原住民
憲法
公投
歷史
Hello World
Fill 1
政治社會
藍綠都支持,反而沒聲量?「18歲公民權」民調不樂觀,965萬張同意票怎麼催?
「18歲公民權」投票即將登場。然而,相較於朝野政黨以高度共識將此案送出立院,在民調只有不到5成支持下,要過965萬同意票的公民複決高門檻,恐怕困難重重⋯⋯
2022.9.5
選舉
政治政策
民進黨
憲法
公投
國民黨
Fill 1
影像
2021《報導者》年度照片選集:多走一步,示意有光
新興毒品與菸品、網際世界的虛實、土地與法律的探尋、森林與人性的拉扯、海洋漁業的追蹤、真相的挖掘⋯⋯在路徑上灑落些許數位銀鹽和記者意志,在那前方未明之處,示意有光。
2021.12.29
環境
香港
體育
人權
勞權
原住民
產業
教育
能源
緬甸
電影
科學
毒品
農業
藝術
海洋
防災
Tibet
漁業
公投
六四事件
攝影
心理
COVID-19
民俗
公衛
疫苗
LGBTQ+
土地徵收
軍事
電子煙
森林
盜伐
Fill 1
政治社會
公投四案皆未通過,台灣將面臨什麼挑戰?
台灣第一次沒有綁大選的公投結果出爐,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藻礁皆未通過,但不通過代表什麼?將有哪些挑戰?政府能否回應民意?《報導者》完整記錄與解析。
2021.12.18
選舉
政府國會
能源
政治政策
食安
農業
核電
公投
經濟
社會觀察
國際關係
藻礁
Fill 1
評論
【投書】藻礁公投前的省思:「預防原則」是捍衛環境的有效準則嗎?
攸關能源與環境的三接遷離大潭藻礁公投案引發環團內部矛盾,但做出不同選擇,就是背離環境價值嗎?戴興盛認爲這只是反映了在氣候變遷脈絡下,環境運動過往的「預防原則」已無法解決問題,人們必須在各種方案間做出權衡⋯⋯
2021.12.15
環境
時事
能源
公投
氣候變遷
藻礁
Fill 1
Podcast
藻礁、核四同意不同意?公投前的一場小型民主實驗feat.願意傾聽不同意見的首投族
本集,我們節錄2位首投族的聲音,他們分別在這場民主實驗中聽見什麼、做出什麼抉擇?其中一位同學給了我們很重要的提醒——傾聽彼此的想法,或許會找到更多可能。
2021.12.15
空氣汙染
政府國會
能源
政治政策
核電
公投
氣候變遷
藻礁
Fill 1
政治社會
公投四案,同不同意都應思考的問題
公投並非萬靈丹,無論結果是否通過,將各面臨不同問題。《報導者》採訪學者專家,解析正反論述、結果出爐後將衍生的後續議題,提供民眾在政黨動員之外的思考空間。
2021.12.13
環境
時事
能源
政治政策
民進黨
美國
食安
核電
公投
食物
國民黨
國際關係
藻礁
1
2
3
4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