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評論】

第一波大罷免投票揭曉,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左正東認為,國民黨全面守住24席立委的關鍵在於,選民對於無差別式大罷免感到不滿。他強調,藍白合流互相拉抬是關鍵,促使藍、白基本盤不需要組織動員都能出門投票,而藍營縣市首長賣力輔選更成功號召出支持者,最後才讓每個選區的不同意票都高於同意票。
以下為左正東以第一人稱受訪紀要:
第一波罷免結果各選區不同意票都高於同意票,整體來看可歸咎於大罷免本身有幾個明顯的謬誤:一是為什麼要現在罷免,不能等任期結束改選?二是若在野黨立委真的叛國,為什麼不送法院而用罷免?三是以大罷免代替國會改選,為什麼沒有政策訴求?
近期來看,民進黨跟罷團都有很大問題,民進黨救災不力引發民怨,罷團則讓民眾覺得被騷擾而反感。兩者之間關係釐清也是重要問題,大罷免到底是民進黨還是罷團推動?民進黨沒有正面扛起責任,對於罷團來說有種被拋棄的感覺。
投票結果最顯著的現象是,24席立委只有7位同意票達到門檻,原本罷免方以為會更多。這反映出罷團跟民進黨動員力量沒有想像中強,也不排除民進黨部分支持者不認同無差別式的大罷免,而投下不同意票。從歷次民調來看,不同意大罷免都超過50%,同意罷免都是35%左右,而賴清德當選總統時的得票率是40%,代表仍有5%民進黨支持者不認同大罷免。
徐巧芯跟王鴻薇都是高仇恨值、高聲量的指標,最後不同意票也都贏同意票超過1萬票,但兩人稍微有點不同。王鴻薇贏了12個里,都是顯著差距,可能因為王的組織動員稍微強一點;徐巧芯雖贏了37個里,但領先幅度都沒有很明顯,可能是徐巧芯的優勢在於空戰而非陸戰。
李彥秀、涂權吉和葉元之,都是當選時選票基礎比較危險的區域,不是面臨綠營分裂才當選,就是勝選票數差距極低。李彥秀跟涂權吉的仇恨值都不高,李彥秀基層耕耘也很扎實,在選民反民進黨的氛圍下成功守住。葉元之爭議雖很多,但同樣受惠於大環境以及新北市長侯友宜強力輔選,即便選情膠著,最後也能勉強過關。
國民黨這次「母雞帶小雞」策略奏效,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和台中市長盧秀燕都是大力輔選,盧秀燕甚至選前3天還請假力保台中3席。結果來看,3席如先前預估,羅廷瑋最危險、廖偉翔次之然後是黃建豪。羅廷瑋也是3人中唯一同意票過門檻(25%)的人。
「媽媽市長」盧秀燕在投票前一改過去不碰政治的形象,言詞辛辣一邊罵中共一邊罵民進黨,把支持者召喚出來,像是自己要選舉一樣拉票動員,最後才能把原本認為危險的台中3位立委脫離險境。
台中這次辦很多活動,反映出選情緊繃。民眾黨在這邊過去有蔡壁如跟國民黨合作的經驗,因此台中很自然就有藍白有效合作的空間,台中3席藍委也跟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合體拍廣告。對民眾黨來說,藍白在國會現在可說是唇亡齒寒,才會全力輔選國民黨。
新竹市是唯一雙罷的選區,高虹安政治能量大又有全國知名度,鄭正鈐知名度雖不高,但藍白兩邊支持者很明顯合流。國民黨支持者投下不同意罷免高虹安,民眾黨支持者也投下不同意罷免鄭正鈐,兩邊都受益,所以鄭正鈐的不同意票也才會高於他當選立委的票數。
對長期掌權花蓮的傅崐萁來說,光是罷免案進到投票就有一定程度震撼,但傅崐萁經營花蓮很久,再加上現在掛的是國民黨籍,能成功守住算是一如預期。但同意票超過門檻,代表有相當選民不滿,將來反傅勢力不能小覷。
新北市中永和兩選區幾乎壓倒性地獲勝,顯見張智倫跟沙場老將林德福的基層實力,兩位立委本身也沒有太多爭議,才能讓不同意票高過同意票9.8個百分點和13.6個百分點。
台東值得觀察,原本評估上次因綠營分裂才當選的黃建賓很危險,沒想到同意票未達門檻,僅有18.6%,是所有立委裡面同意比例最低的,有點跌破眼鏡。最後能打得那麼漂亮,應該要歸功於台東縣長饒慶鈴大力輔選動員。
桃園6席選前評估最危險的就是牛煦庭,他直球對決的個性引起高聲量,最先要求跟罷團公開辯論的就是他。公辦說明會桃園只有牛煦庭參加,其餘5人都沒有參加。雖然從同意票得票率來看,牛煦庭高過其餘5人,代表「冷戰」還是有效,但牛煦庭的高爭議迫使他只能採取跟其他人不同的策略,尚屬合理。
國民黨這次很多黨部都面臨司法調查起訴的情況,很多黨工被羈押調查,本以為組織票應該會鬆動,但開票卻超乎預期。可以猜測的是,這次組織動員票應該不如以往,只是在選民不滿大罷免的大環境下,很多藍營選民自主投票彌補了組織動員。
這可能是國民黨新的優勢,過去都認為說應該打傳統組織戰,空戰效果有限,但現在看起來,空戰新式打法愈來愈重要,有助於抓住非傳統組織票。
選後憲政僵局要怎麼化解, 還是要看總統賴清德是否願意遞出橄欖枝,開啟朝野對話,讓行政向立法負責,才有可能結束政局持續動盪的局面。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