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台北
Fill 1
環境.教育
真的假的?陽明山「命中缺陽」,全台日照時數最短就是它?
這個冬天台灣北部下雨下不停,2020年12月上半旬,宜蘭甚至創下平均每天只有日照5分鐘紀錄。這真的很反常嗎?還有哪些地方雨下得更誇張?從氣象局數據爬梳過去紀錄,我們分析給你看。
2021.1.6
環境
宜蘭
時事
科學
Mini Reporter
台北
Fill 1
評論
鍾秀雋/百年風華的當代課題──艋舺迎青山王風波,信仰動能的新挑戰
艋舺青山宮迎青山王徹夜放炮至清晨,引發社會高度議論,中研院學者從艋舺地區與青山宮興衰歷史,分析公民社會、社群時代下,宮廟無可迴避的問題…
2020.12.16
時事
宗教
文化
社會觀察
民俗
歷史
台北
Fill 1
評論
【投書】YouBike2.0試辦後,台灣公共自行車要邁向什麼樣的未來?
當台北、新北、高雄、台南紛紛投入無樁式共享單車系統,公共自行車在台灣的發展將會如何變化?作者參與了YouBike2.0在公館台大商圈的試辦,提出不少觀察和建議。
2020.9.15
政治政策
交通
台北
新北
自行車
Fill 1
影像
夜弄土地公,炸翻台北城
今年元宵,內湖梘頭福德祠的「夜弄土地公」傳統習俗也熱鬧登場。土地公被請上神轎,從傍晚開始遶境,店家燃放鞭炮祈福,以隆隆炮聲為今年拉開序幕。
2020.2.8
在地傳真
觀光
圖文故事
攝影
民俗
台北
Fill 1
人權.社會
打開康樂市場時光膠囊──台灣首場反拆遷運動,20年後怎麼了?
從14、15號公園到華光社區、紹興社區、大觀社區,各種違建迫遷案不斷發生,針對居民生活衝擊、安置方案,「這20年來,國家有沒有盡力提出一個相對的替代方案,把這個衝擊最小化?」
2019.10.2
社運
政治政策
居住正義
拆遷
歷史
台北
讀者投稿
Fill 1
評論
石芳瑜/書店不死,只是凋零:台北重慶南路書街百年記憶
閱讀《台北城中故事》,可認識重慶南路上的老書店們。從日治時期的新高堂、到蔣渭水的文化書局,這一條路,飽含了台北的文化歷史。
2019.8.30
出版
書評
歷史
台北
Fill 1
影像
張家瑋/五月十三人看人──2019霞海城隍祝壽遶境
台北有句俗諺「五月十三人看人」,旨在形容霞海城隍爺聖誕當天熱鬧的盛況,今年的祝壽遶境不僅熱鬧、更在新舊文化交融下,迸出無數火花。
2019.7.6
在地傳真
宗教
文化
民俗
台北
Fill 1
人權.社會
我想有個家──精神病患入住台北洲美社區家園風波
儘管台灣簽署多項國際人權公約,但近日洲美社區家園遭在地抵制,再次讓人看到成見從未改變,融入社區的理想難如登天?
2019.6.18
人權
居住正義
精神疾病
社工
台北
Fill 1
影像
張家瑋/傳統與現代的頂下郊拼──2019霞海城隍文化節
過了一百多年,在大稻埕再次發生的這場「頂下郊拼」,沒有死傷,只有文化碰撞出的多元景象。
2019.6.13
在地傳真
圖文故事
宗教
文化
民俗
台北
Fill 1
影像
張家瑋/穿越繽紛罩袍,走入台北清真寺的齋戒月
全台僅有6座清真寺,卻有高達6萬穆斯林信徒。開齋節這天,信徒穿著自己最美的服飾來到清真寺,鮮豔繽紛;無論你來自何處,每人見面時都會互道Assalamu Alaikum。
2019.6.8
在地傳真
宗教
台北
1
2
3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