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整理專家意見,圖解公館圓環事故熱點集中於車流交織處,認為不填平地下道、試辦圓環路線改良,減少車流變換車道,可能是現階段成本最低與維持效率的最佳解方。
這場馬拉松式訴訟中,工會方面臨長久的資方和官司壓力,12名被告中半數選擇淡出工會,僅剩4人擔任幹部,凸顯台灣在《工會法》與《勞資爭議處理法》上的不足。
《國民體育法》修法8年後,再傳體育協會與選手之間的選訓出賽爭議,桌球協會未經妥善溝通,就代選手葉伊恬回絕WTT美國大滿貫賽邀請,引發輿論譁然。為什麼體育協會可以代替選手做決定?在國際賽事與選手之間,體育協會又扮演什麼角色?
陰錯陽差,台灣意外成為亞洲第一個舉辦世壯運的國家。雖然賽事執行上有所不足,年過30站上賽場的的選手們,即時落敗後也多少有沮喪、失落與淚水,只有完賽後滿臉笑容地感謝場地、感謝觀眾與感謝對手⋯⋯
三峽車禍讓社會輿論沸騰,但需要評估回訓的高風險駕駛只有高齡者嗎?還有哪些改革也很重要?台灣的駕照監理制度到底有哪些最關鍵的問題?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